最早的原始宗教祭祀遺址
遼寧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城所在地大城子鎮東南約4公裏、大淩河南岸的東山嘴村,在1979年,省文物工作者在這裏發現了紅山文化時期的建築群遺址。東山嘴村的東、西、北三麵被一條弧形黃土山梁環抱,遺址恰恰在山梁正中一塊緩平突起的台地上。
遺址內的建築群,中心部分有一個大型方形基址,是一座祭壇。四周有用石塊堆砌的牆。祭壇南、北兩翼還有石牆或石堆。祭壇的前端有石圈形台址和多圓形石砌基址;後端已遭破壞,情況不明。
在遺址內出土了許多遺物,如陶器、石器、骨器等。其中與原始宗教關係較密切的是陶塑人像。這些人像都是泥質紅陶胎,形體有兩類。
一類是小型孕婦塑像。裸體,直立,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如在石圈形台址東側黃土層中出土的一件孕婦塑像,通體打磨光滑,似塗有紅衣,體肥碩,腹部圓腹非常明顯,下肢稍彎曲。體殘高5厘米。
一類是大型人物坐像,出於石圈形台址東南側和西南側的黃土中。坐的姿態為盤膝正坐式,右腿搭在左腿上,雙手交叉放在腹部。因為殘缺過甚,尚不清楚完整形象。
陶塑女像在世界各地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早期青銅時代遺址中都有發現,作為當時人形象的再現和偶像崇拜物,是研究原始社會物質文化的珍貴實物資料,尤其被當作判斷母係氏族社會的直接證據。東山嘴陶塑人像群的發現,可貴的是,由於這些人像是同具有某些祭祀活動的大型遺跡聯係在一起,其所處時代又正是原始氏族公社一個大變動時期,這就擴大了對人像,尤其是陶塑孕婦像的理解範圍,不局限於直接理解為母係氏族社會證據的傳統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