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自己的路
如果你追求的幸福是處處參照別人的模式,那末你的一生都會悲慘地活在別人的價值觀裏。生活中的我們常常很在意自己在別人的眼裏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因此,為了給別人留下一個比較的好的印象,他們總是表現得事事都要爭取做得最好,時時都要顯得比別人高明。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人們往往自己把自己推上一個永不停歇的痛苦的人生軌道上。
事實上,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一定要壓倒別人,也不是為了別人而活。人活在世界上,所追求的應當是自我價值的實現,和自我人生的成功。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一個人是否獲得了成功並不是在於他比別人優秀多少,而是在於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滿足。隻要你能夠得到別人所沒有的幸福,那麼即使表現得不高明也沒有什麼。在這方麵,珍妮做得非常好。
有天下午,珍妮正在彈鋼琴時,7歲的兒子走了進來。他聽了一會說:“媽,你彈得不怎麼高明吧?”
不錯,是不怎麼高明。任何認真學琴的人聽她的演奏都會退避三舍,不過珍妮並不在乎。已有多年珍妮這樣不高明地彈,彈得很高興。
珍妮也高興不高明地歌唱和不高明地繪畫。從前還自得其樂於不高明地縫紉,後來做久了終於做得算不錯。珍妮在這些方麵的能力不強,但她不以為恥。因為她不是為別人而活,她認為自己有一兩樣東西做得不錯,其實,任何人能夠有一兩樣就應該夠了。
不幸的是,不為別人而活已不時興。從前一位紳士或一位淑女若能唱兩句,畫兩筆,拉拉提琴,就足以顯示身份。可是在如今競相比擬的世界裏,我們好像都該成為專家——甚至在嗜好方麵亦然。你再也不能穿上一雙膠底鞋在街上慢跑幾圈做健身運動。認真練跑的人會把你笑得不敢在街上露麵——他們是每星期要跑30多公裏,頭上縛著束發帶,身上穿著60美元的一套運動裝,腳上穿著花樣新奇的跑鞋。鞋子真是一件大事。不論是說考慮參加哪一種運動,那些運動迷頭一件事要問你的就是你打算買什麼鞋子。哪一種鞋底?什麼牌子?這時,你便不能說你高中時代的網球鞋還沒有穿破。
不過,跑步的人還沒有跳舞狂那麼勢利。也許你不知道,“去跳舞”的意思已不再是穿上一身漂亮服裝,星期六晚陪男友到舞廳去轉幾圈。“跳舞”是穿上緊身衣褲,紮上綁腿,流汗做6小時熱身運動,跳4小時芭蕾舞,上4小時爵士音樂課。每星期如此。
你在嗜好方麵所麵對著的競爭,很可能和你在職業上所遭遇的問題一樣嚴重。“啊,你開始織毛線了,”一位朋友對珍妮說,“讓我來教你用卷線織法和立體針法來織一件別致的開襟毛衣,織出12隻小鹿在襟前跳躍的圖案。我給女兒織過這樣一件。毛線是我自己染的。”珍妮心想,她為什麼要找這樣多麻煩?做這件事隻不過是為了使自己感到快樂,而並不是要給別人看和取悅別人的。直到那時為止,珍妮看著自己正在編織的黃色圍巾每星期加長5-6厘米時,還是自得其樂。
你可曾注意到不為別人而活這種事對我們子女有何影響?有一個女孩擔心進不了最好的健身學校。
她說:“我著手得較遲,而且每星期隻能練五六個鍾頭,因此,我的技巧可能達不到他們的標準。”這孩子隻有9歲,她長大後根本不想成為體操專家,她想做護士。有人問她閑暇時間做什麼。她說:“家庭作業、健身體操、橫笛練習,把時間全給占滿了。現在我每星期練三次橫笛,所以,我很有希望加入全州樂隊。”
這位女孩子的自我改進沒什麼錯。壯誌、幹勁和好勝心,在合理範圍內都值得欽佩。可是,現在我們已不知道何謂合理範圍。難道為了表現得比別人高明一點,我們就必須不顧自己的喜好而痛苦地向所有事業的最高目標攀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