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商的審美原則
1.魅商獨特的審美原則
托爾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中是這樣描寫吉提·薛傑巴茲卡雅公爵小姐第一次參加盛大舞會時的情景:
吉提剛到18歲,這正是有資格可以出入社交界的年齡。聽說在社交界以美貌出眾的貴婦人安娜也將要出席這次舞會,年輕好勝的吉提決心在舞會上與安娜比美,使自己成為舞會中令人傾倒讚歎的女王。於是她為了這次舞會,事先作了精心的設計和安排,她極力模仿上流社會貴婦人的打扮,從衣料的質地、色澤以及服裝的款式到發髻,甚至對衣服的花邊都作了精心的考慮。她估計安娜也會精心打扮的,可是,在舞會上,當安娜出現在眾人麵前時,吉提看到她並沒有作任何的修飾,好象與平常沒有什麼兩樣。安娜隻穿了一件她平時喜歡穿的黑色天鵝絨的長袍。可正是這件平常的衣服,卻把安娜白嫩的皮膚襯托得格外潔白而優美,使人無不為之傾倒,在那珠光寶氣、姹紫嫣紅的色彩世界中,安娜顯得是那樣的奇特,具有一種超群脫俗的樸素美。吉提看到了穿著這身黑色衣裳的安娜,她才感覺到自己從前並沒有看出安娜的全部魅力。端祥著安娜迷人的身軀,吉提在心裏想:她那穿著簡樸的黑衣裳的姿態是迷人的,她那戴著手鐲的圓圓的手臂是迷人的,她那掛著一串珍珠的結實的頸項是迷人的,她那鬆亂的鬈發是迷人的,她那生機勃勃、美麗的臉蛋是迷人的。相形之下,吉提小姐精心的打扮與穿著,卻顯得異常的俗氣。
為什麼吉提精心打扮反而失敗,而安娜看似隨便、漫不經心的裝束,反而獲得了成功,具有極大的魅力呢?
這就涉及到魅商的審美原則了。作為魅商主體來說,必須遵循這些魅商審美原則,才能使自己的潛在魅商得以實現;對於魅商欣賞者來說,隻有遵循這些魅商審美原則進行審美認識與評價,才能真正發現魅商主體的本質,也才能得到最大的愉悅。吉提的失敗,並不是因為她本人不美,而是因為她違反了魅商審美原則的緣故。
那麼魅商到底有哪些審美原則呢?
2.充內形外謂之美
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是魅商審美的一個原則。
形式美,人們一般統稱人的外在美;而內在美,人們一般稱之為人的心靈美。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拍成電影後,引起了人們廣泛的注意。其中有兩個人物的麵孔和服裝都很美,一個是國王的衛隊長菲比恩,一個是神父富洛婁。可是由於他們兩個人的內心世界十分醜惡,服飾等外形越美,就越反襯出他們內心靈魂的醜惡。因此,美的外形並不能無條件地產生魅力。
氣質是介於形式與內容之間的一種魅商因素,它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它主要表現為知覺速度的快慢、思維靈活性的強弱,注意力集中的長短,情緒體驗的靈敏程度,意誌的強弱以及動作的反應能力。它是在人的生理素質的基礎上,通過社會生活實踐,在後天社會環境的影響下形成的,受到性格和世界觀的製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氣質是典型的穩定的心理特點的綜合;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說,氣質則通過一定的行為表現出來,它的表現往往不以實踐活動為目的,又受內容和動機的左右。因此,氣質是人的內心世界見諸形式的一種魅商因素。與氣質處於同樣狀態的還有風度這一魅商因素,體態的美和雍容華貴的風度,如果不反映人的內心美,也不會有什麼魅商。《巴黎聖母院》中的菲比恩與富洛婁都有體態的美和華貴的風度、氣質,可是他們有什麼魅力呢?這隻能使他們的罪惡更加突出。在同一部電影中,雨果還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相貌奇醜、耳聾嘴笨的敲鍾人伽西莫多的形象,他的服飾與他的人一樣難看。伽西莫多也沒有什麼氣質與風度,可是他有一顆純潔美麗的心靈,使人不但不感到他的醜,反而覺得他心地可愛。伽西莫多同菲比恩、富洛婁在形式與內容上恰好完全相反,其魅商效果也大相徑庭。
可見魅商的要求遠勝過美與醜的要求,因為魅商要求內容與形式統一。沒有內容的形式不可能對人產生魅商,同樣,沒有形式的內容,也不可能對人產生魅商。神父和衛隊長對人們不具有魅力,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可是麵貌醜陋身體殘缺的敲鍾人伽西莫多卻常常被美學家當作人的魅力在於內心美的事例。這就會引起誤解,以為魅商隻在於內容而不需要形式,更不需要有什麼完美的形式。伽西莫多內心的美,也是需要通過他對愛斯米娜達的關心、愛護、保護等形式,才能反映出來的。《巴黎聖母院》中的吉普賽女朗愛斯米娜達最富有魅力。在她身上,魅商的形式與內容達到了完美的統一。愛斯米娜達有一個迷人的臉龐,又能歌善舞,加之她恰到好處的服飾,使觀眾從她一出場就直覺地感受到了她那種形式的魅商。通過她給伽西莫多喝水及救人等的情節,觀眾又看出了她內在的魅商。對她的死——魅商的毀滅,全場觀眾無不感到痛苦。
周恩來在世時,不論是穿中山裝還是穿西服,不論是新的還是舊的,總是那樣整潔精神,莊重大方,充分體現了他那平凡而偉大、樸實而高尚的氣質,受到中外人士的敬重。這與周恩來具有高尚的情操、卓越的政治素質與高深的文化修養分不開的。宋慶齡無論在少女時代,還是在晚年,所表現出來的氣質都十分高雅。國際友人認為她集中國婦女的美德於一身,是中國婦女魅商的集中體現。這當然與宋慶齡舉止大方、禮節合度,具有高度的文化修養和恰如其分的談吐有關。周恩來與宋慶齡都堪稱是魅商的形式與內容完美結合的典範。他們的內在魅商靠外在的形式魅商來表現,而他們的外在形式魅商,也由於他們的內在魅商而生輝。古人曾說過:“充內形外謂之美。”這也就是強調內容與形式之間統一的魅商。
形式與內容的對立統一關係,也可簡化為形與神之間的關係。形是神的外觀,神是形的中藏;形依附神而存在,神通過形而表現。無形之神猶如無本之木,無神之形猶如行屍走肉。作為人體的魅商,形神合一是最基本的審美原則。首先,形體是魅商主體占有欣賞者的具體形象方式,隻有形體美,才能一下子抓住欣賞者的心,給人以光彩奪目的魅商印象。不重視形體的修飾,就意味著否定人體作為自然美中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具有形象性的審美特征,人體的魅商就會變為不可捉摸的東西了。其次,形體的魅商固然重要,但是它必須與傳神配合,這樣的形體才能被賦予感人的內在品質,才是活生生的人的魅商。以形體神,形神兼備,這才是人的真正魅商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