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信任,憑依魅商
1.外交領域顯風采
魅商的作用,是可以穿越國界的。一位富有魅商的首相或者是總統,總是能夠在出訪中贏得他國民眾的信任。
1954年6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英美關係緊張的狀況下,毅然飛往美國,企圖打破對峙,促成合作。在機場上,丘吉爾發表了演講。他的演講不帶公文式的套語,而是以鄉情感動人,用自己的母親曾經是美國人這一事實來贏得聽眾。他演講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為從我的祖國來到母親的國家而感到由衷的高興。”話一出口,掌聲雷動,讓美國人感到很親切,為他的訪美提供了良好開端。
菲律賓總統科·阿基諾應邀來中國訪問,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見之前,先是訪問了自己的祖籍——福建省龍海縣鴻漸村。每到一處,科·阿基諾都流露出對故裏對鄉親的深厚感情。科·阿基諾對隨行人員和村民們說:“我來中國不僅是為國事,也是為個人家事,因為我既是一國首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這個村莊的女兒。”女兒回娘家,自然情深意長,祭祀祖先,拜會長輩,結識新交,共敘情誼,格外親切。
科·阿基諾在前往北京之前,先去訪問自己的故裏,攀敘鄉情,追念故舊,以此作為此次外交活動的先導。這次活動,縮短了中菲兩國之間的感情距離,為她北京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到,首相和總統正是運用了“柔”的魅力,打動了公眾的心、獲得其信任從而獲得了訪問的成功。
2.展現魅商,眾心歸一
對於領袖人物來說,把握好魅商,適時適地展現自己就會贏得人心。
1960年5月1日,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弗朗西斯·鮑爾蓁駕駛一架U—2間諜飛機飛入蘇聯領空,被蘇軍發現後擊落,並活捉了飛行員。這架飛機在此之前也曾多次侵入蘇聯領空,但因蘇聯軍事能力所限,一直未曾發現。此事發生得很不巧,因為不久,赫魯曉夫與艾森豪威爾將在巴黎舉行旨在緩解“冷戰”局勢的會談。為了能使會議順利進行,赫魯曉夫在擊落“U—2”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非常願意假定美國總統對派遣這樣一架飛機入侵蘇聯的事是一無所知的……我忘不了我與美國舉行的會談,他們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仍然相信那些與我見過的人是要和平的,也是要與蘇聯保持友好關係的。但五角大樓的帝國主義分子及其同盟者、壟斷資本家顯然不能抑製自己的戰爭努力。”赫魯曉夫把艾森豪威爾與這個帝國主義集團區別開來,完全是為了給艾森豪威爾一個麵子,以達成他的與美國“合作主宰世界”的目的。艾森豪威爾麵臨的選擇是:要麼承擔責任,公開宣布自己是U—2飛機事件的主謀;要麼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出現,把此事推到別人頭上。但若選擇前者,他就成了有史以來第一位承認其政府搞了間諜活動的總統。隻要中央情報局局長引咎辭職,總統也就萬事大吉了。
但這位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國歐洲戰區總司令的總統卻把赫魯曉夫遞過來的橄欖枝踩到了腳下,他從來不會找替罪羊的。他不願解除部下職務,因為這就表明總統已對他的政府失去控製,世人將擔心一位美國低級軍官就能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政府將在全世界名譽掃地。權衡之下,他對世界宣布:承認四年來U—2飛機一直在根據總統的一項總的命令飛行,以便對蘇聯軍事工業聯盟集團有充分了解,以保衛美國不受蘇聯帝國的突然襲擊,從而保衛世界和平。赫魯曉夫對此咆哮如雷,發出戰爭叫囂,6月15日,蘇美首腦會議不歡而散。6月20日,艾森豪威爾從巴黎回到美國,受到了20萬美國百姓的夾道歡迎,很多標語上寫著“感謝您,總統先生!”中央情報局的官員們對他更是感激涕零。
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寧願自己承讓不光彩也不讓部下代替受過,寧願以自己的威信去換取美國國家的尊嚴,取信於民,贏得了30萬公民的支持,這正是他富有魅商而產生的威力所致。孫子兵法有言:“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將帥率三軍之眾,組織士卒,拚殺疆場,重要的條件是將帥平時以“信”帶兵,平時信而不欺,因而能在緊要關頭做到有令則行,無令則止,無往而不勝。倘若艾森豪威爾以巴黎會議為要務而推諉責任,就會使自己的魅力失去光彩。那麼他失掉的將是整個國家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