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艾森豪威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尼克鬆和克林頓。尼克鬆曾在競選期間派人潛入民主黨總部水門大廈的會議室安放竊聽器,事情敗露後,他不敢勇於承認,欺騙了全美國,結果在證據確鑿後又百般抵賴,最後因可能遭彈劾而被迫辭職,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被迫辭職的總統,政治生涯遭到了重大失敗。還有克林頓,這位英俊瀟灑的美國總統年輕有為,政績不俗,可萊溫斯基案件使克林頓遭到了致命的一擊。他與白宮實習生萊溫斯基的性關係被曝光後,克林頓在電視中頻頻出麵,信誓旦旦地表明自己絕對沒有做過這種對不起家庭和人民的醜事,並且聲色俱厲地譴責那些“無中生有”、“敗壞他名譽的人。”但是,當有人提供了克林頓與萊溫斯基的談話記錄時,克林頓傻眼了,而全國人民也被激怒了:總統欺騙了美國!一位中學生說:“總統是偉大的,然而他卻對我們撒謊。”一位雜貨鋪的老板也對記者說:“我們熱愛總統,但他不應該欺騙我們!”克林頓的政敵們終於找到了一個“擺平”他的機會,又是要求他辭職,又是威脅要彈劾他。為了“信”,克林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若他一開始就誠實地交待錯誤,並懇請美國人民的原諒,也不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麵。這無不說明對於領袖來說,把握好魅商的“度”從而贏得大眾的信任,實乃至關重要。
3.他獲得了下屬的支持
工作中善於運用自己“誠信”的魅商就能得到下屬的支持和信任。
解放戰爭的昌維戰役中,為配合作戰,譚震林領導的政治機關起草了《昌維戰役政治工作指示》和一個瓦解敵軍的電報。起草和發出文件的用意自然是很好的,想盡快讓昌維的敵軍投降。這份材料主要是講對敵方人員的寬大政策,提出該地區的國民黨黨政軍各種人員一律“既往不咎”,立功可以受獎等。在作為電報發出的同時,兵團政治部把這個內容的材料印成傳單,下發縱隊,開展了對敵廣播。隨著電波,消息傳到了中央大本營。第二天,一份措辭嚴厲的批評電報送到了兵團機要室。電報明確指出對罪大惡極分子和其他敵方人員不加區別地一概宣布既往不咎,是直接違反我黨政策及人民解放軍宣言“首惡者必辦”——23條規定的。兵團政治部接到電報,氣氛頓時有些緊張。這可是中央明令批評啊!因而政治部的一些同誌心情十分沉重。他們私下議論著,認為這次處分輕不了,說不定要給有關同誌黨內嚴厲處罰。兵團政治部主任謝有法深感責任重大,立即收回傳單,停止對敵廣播,同時準備向中央檢討。
當時任華野副政委兼東線兵團政委的譚震林知道這事若落到政治部一些同誌頭上,對他們個人十分不利。於是他在會上果斷地說:“你們檢討什麼?電文是經我簽發的,由我個人向中央作檢討,不要你們政治部負責。你們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人們還不知道,此時譚震林同誌寫給中央的檢討信已經擺到了中央領導同誌的案頭。他深刻檢討了自己的錯誤,沒有一句責怪政治部的話,更沒有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這件事,使謝有法等人對譚老總肅然起敬。
曾國藩曾說過,無論何人、何官、有無才能,危急之際言而無信,便一錢不值矣!在軍事行動中,展現自己的誠信魅商取信於士卒,是勝利之寶,聰明的將帥都格外珍視部卒的信任之情;在領導管理活動中,取信於人是成功之閥,卓越的領導都特別注重對下屬的體恤。諸葛亮之所以能驅使士卒奮勇殺敵,臨敵之日,拔劍爭先,以一當十,關鍵在於他能夠充分展現自身誠信的素質,從而取信於軍,贏得軍士信任,把“信”作為治軍之寶而用於統兵打仗的實踐中。
工作中,若能以“信”的魅商為本,那麼信就外化於人格、辦事能力和優良的品質之中。成功的為官者不是建立在資本和權力之上,而是以人格內涵魅力為托載體的。以“信”為官,則就像陳年老酒,愈久彌香。
4.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風有外力的推動,會刮得更快、更猛。一位有魅商的員工,一旦被老板發現會很快獲得信任,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