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領導比較獨斷,遇事往往不做調查,便貿然發作。在一次會議上,因為某件小事的安排不合心意,便大發雷霆。他追究每個人的責任,要他們立即作出明確回答。下屬們都被他的暴怒所震懾。當他問到一位青年職員時,大聲嚷道:“你,你又在幹什麼呢?”這位職員卻平和溫婉地反問道:“您是指今晚,還是我這後半輩子?”會場一片寂靜,人們都為青年的機智感到欽佩,但又擔心領導火上加油,更加惱怒。然而,領導聽了以後卻一仰而笑,眾人也都哄然大笑。幽默就這樣把專橫的僵局變成了輕鬆的氣氛。這位領導意識到了自我的人性弱點,以後便很少有類似情形發生。
世界需要和諧,任何破壞和平穩定的行為都不受人歡迎。然而,在人際關係處理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無事生非、製造事端、化玉帛為幹戈的低魅商行為。
一位工商管理人員來到市場,看見路邊的欄杆上掛了一溜豬腸子。他立即大聲吆喝起來:“誰的腸子,誰的腸子?”一位姑娘紅著臉說:“別喊了,是我的東西。”這位管理人員毫不留情地說:“你的腸子?你的腸子為什麼要掛在欄杆上?”姑娘惱羞成怒,憤而反擊:“這是豬腸子!你的肚子裏才長豬腸子!”如果管理人員出語溫和魅商很高,富有幽默感,就不會造成愚蠢的吵架局麵了。
6.因為幽默:被動變主動
充分利用自己幽默的高魅商,往往能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當你與人爭辯一件事時,幽默常常能夠使你反客為主,獲得驚人的勝利。
不相信嗎?當美國議員約翰·愛倫競爭一場極艱難的國會選舉時;就因為用了幾句幽默的話,而獲得最後的勝利,並揚名全國。
愛倫的競爭的對手,是一位與他旗鼓相當的人物陶克將軍。這位陶克將軍曾在內戰時有卓著功勳,並曾任過數屆國會議員。
競選時,陶克將軍在其演講結束時說:“諸位親愛的同胞記得,就在17年前的昨夜。我曾帶兵在山上與敵人經過猛烈的血戰。在山上的樹叢中睡了一晚,如果諸位沒有忘記那次艱苦卓絕的戰績,諸位在預選時,請不要忘記吃苦頭、風餐露宿的那個造成偉大戰績的人!”
這種演講辭,在當時最能打動人心,但是愛倫卻能夠在眼看對手快要成功時,用幾句輕鬆言詞把對手那篇演講的功效一筆勾銷,穩獲勝券。
他說:“同胞們!陶克將軍說得不錯,他確實是在那場戰爭中享有盛名。但那時我是他手下的一員無名小兵,代他出生入死、衝鋒陷陣還不算,在他在樹叢中安睡時,我還為他站崗,直立荒郊,飽嚐寒風冷露保護他。諸位回想那時的情景,如果是同情陶克將軍,當然應選舉他,反之,如果同情我,我可對於諸位的推選當之無愧!”幾句話說得聽眾心悅誠服,最終在選舉中獲勝。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總經理卡普爾,有一次在他主持股東會議時,許多人批評抱怨他,質問他。其中有一個女人厲聲提出質問:“去年一年中,公司在慈善事業方麵花了多少錢?”卡普爾說出一個幾百萬元的數字。這個女人說:“我想我快要暈倒了!”卡普爾不動聲色地解下自己的手表和領帶,放在桌上,對女人說:“在你暈倒之前,請接受這筆投資。”這使在場的大多數人笑了起來。
卡普爾的行為說明這樣一個意思:企業很重視人生需要,他本人也很關心。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可以犧牲自己,可是公司資金有限也是事實。他采用幽默的形式,戲劇性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在極短時間內就使人對他產生信任和同情。
林肯在會見某國總統時,開頭話就說:“啊,原來我的個子還沒有你高,當總統的滋味怎麼樣?”那位總統有點拘謹的說:“你說呢?”
“嗯,如同吃了火藥似的,總想放炮。”
這段“開場白”,使兩位總統間的戒備立刻解除了。
幽默可以獲得交際對象的好感。獲得對方的好感是交際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願意與富有幽默感的人交往,人們絕沒有喜歡哭臉的嗜好。有人說,一張笑臉,可以引起無數人的笑臉,但是一張哭喪的臉,卻永遠孤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的。
美國著名律師曹特是一位善講自己笑話的人。有一次,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在他登台演說時,先將他介紹給聽眾:“他算得上我國第一位公民!”
曹特似乎很可以立刻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大模大樣地開玩笑說:“諸位靜聽,第一位公民要開始演講了!”但是他如真那樣做,他就是一個沒有人瞧得起的傻瓜了。
那麼該如何說呢?他不但要利用這個介紹詞幽默一下,並且還要從中獲得聽眾的好感。他說:“剛才校長先生說的一個名詞,我起初有些聽不太懂。第一位公民——是指什麼呢?現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亞戲劇中常常提到的公民。這位校長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戲劇極有心得的人,他在介紹我時,一定又在想到他的戲劇了。諸位聽眾一定知道莎士比亞是常常把許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戲劇中,充任無關緊要的角色,如第一個公民,第二個公民之類,這些配角每人所說的話大都隻有一兩句,而且多半是毫無口才,沒有高明見識的人。但他們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第二的地位交換一下,也根本不會顯示有何不同之處。”
這真是一篇聰明絕頂,竭盡幽默能事的妙論!他把校長先生替他戴上的高帽子,丟給大家去戴,顯示自己是與聽眾站在一樣的地位。同時他的言語措詞也是高人一等。如果他改用一種莊重的態度,簡括地說:“校長先生說我是第一位公民,大概是在說我是一個舞台上的配角。”結果決不會那樣生動有趣,使得聽眾笑逐顏開。
7.幽默,巧妙給人台階下
幽默的轉危為安和化幹戈為玉帛的妙用都是在對方居於主要地位即為衝突的製造者的情況下發生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是幽默者居於有利地位而對方則失去進攻性、顯得比較被動的情形。此時,幽默者主動權在手,如果是高魅商者,就會設身處地,為對方的尷尬處境著想,大開方便之門,使對方能就坡騎驢,適時地擺脫困境。這對於雙方的形象都是有利的。
在人際關係中,一旦發生上述情況,我們就應該學會相應辦法。如果乘人之危,故意和對方過不去,就會使對方的處境更為難堪,不但產生厭棄心理,而且會影響雙方的正常交往降低了自身的魅商。這是違背人際關係準則的逆反心理現象,是人際交往的大忌。
幽默,是給對方以“台階”下的一種好辦法。在對方騎虎難下,左右為難的時候,我們的幽默會使對方有大旱逢甘雨之感。這不但會使對方對我們的慷慨相助大為感激,而且還會加速雙方感情交流,增進以後的合作。
一位名叫布蘭德的紳士和林肯總統會麵的時候,發生了一樁令人不快的事情。正在談話的時候,有一個連隊到來,要求林肯給部隊講話。林肯很親切地邀請布蘭德,請他同去。在連隊熱烈歡迎他們到來的時候,一個副官跑到布蘭德的跟前,叫他退後幾步。這使布蘭德感到很難堪,但林肯卻很機警地說:“布蘭德先生,哪一邊是大總統的位置,他們恐怕還弄不清楚呢!”在這尷尬的時候,林肯用滑稽的口吻解了布蘭德的窘境。
給對方“台階”下,目的在於使對方體麵地改變尷尬的處境。因此,幽默的運用就得不露聲色,既讓對方心領神會,又讓旁觀者難以察覺。
某著名作家訪問美國時,一位美國朋友帶著兒子來他下榻的飯店看望他。在作家與朋友談話的時候,朋友那四歲的兒了爬上床去,拚命地又跳又叫。如果作家直接阻止這孩子的玩法,會使朋友感到不安和歉意,也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幽默地說:“請你的兒子回到地球上來吧!”朋友會意地笑笑,說:“好,我和他商量商量!”通過幽默,作家的目的達到了。在人際關係中,也有這樣的情形,即,由於某種慣性作用,人會身不由己地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最後落到一種難以自拔的困境之中。隻要我們有誠意,願意同對方合作,就不能等著看對方的笑話,而應設法解救對方。此時,如果當眾揭出對方的失誤或者直率地揭露對方的隱私,那就會使對方惱羞成怒,不但破壞了現有的關係,而且也會降低你的魅商使你們之間新的合作不再可能。有一個“酸酒”的笑話,有個人去酒店喝酒,告訴客人們說酒是酸的。店主聽後火冒三丈,把此人捆起來,吊到房梁上。又一個客人路過酒店,看到這一情景,便問這是什麼緣故。店主說:“我店裏的酒醇香醉人,這個人卻說酒酸,你說該不該吊他?”客人說:“你先借一杯來,讓我嚐嚐!”店主倒了一杯酒遞給他。客人嚐了一口,皺皺眉頭,對店主說:“你把這個人放了,把我吊起來吧!”同樣批評酒酸,第一個客人遭到了懲罰,第二個客人終於受到善待。第二個客人的聰明之處,在於不直接說酒酸,而用幽默的高魅商方式使剛愎自用的店主改變了態度,承認了錯誤。
判斷失誤。也能使人走火入魔,不可自拔。在不損害己方利益的情況下,繞個圈子,委婉地向判斷錯誤的人發出勸告和建議,也是一種比較高雅的提高魅商的幽默方式。
一位演說家對著台下僅剩的惟一聽眾說:“老朋友,我每次演講,你總是最後一個離開,看來,最後走的,一定是最忠實於我的聽眾。”這位聽眾說:“不;當別人陸續走的時候,我是想,下一個該輪到我了。”“為什麼?”演說家不解地問。“因為關演講廳的燈,是我最後的職責。”原來這惟一的聽眾是演講廳的管理人員。當他道明了身份,演說家不由啞然失笑,尷尬感也消除了。
可見,幽默會使你減少敵對者,減少尷尬的場麵,增進彼此的友誼,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