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提高魅商之源(3 / 3)

(3)要提高文學修養

文學藝術是想象的結晶,它是人類生活的最生動、最形象的表現形式。正如前蘇聯心理學家捷普洛夫所說:“閱讀文藝作品——這是想象的最好學校,這是培養想象的最有力的手段。”例如:船下廣陵去,月明征虜亭。

山花如繡頰,江水似流螢。這首詩是李白的《夜下征虜亭》。這首詩的語言如詩,意境如畫,詩人坐在小舟上,回首觀望征虜亭,隻見那古亭在月光映照下,輪廓格外分明。亭旁的山花在朦朧的月光下,好像一群天真爛漫的少女,佇立江頭,為詩人送行。那江上的漁火和江中倒映的萬家燈火像無數螢火蟲飛來飛去。詩人寥寥數筆刻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使人回味無窮,充分體現了詩人的豐富想象力。多多接觸這類文學藝術品,也能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豐富自己的想象力。

(4)要善於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有助於發展想象力。對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由於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們不能人雲亦雲,應該凡事要用腦子去想一想,是否符合事實?這個結論有無可靠的根據,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又是如何?如果一個人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則就能促進自己想象力的發展。

6.透過現象看本質:觀察力提高

(1)要有目的地觀察

無目的地觀察是不會有收獲的,常常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例如參觀展覽會,有的人參觀展覽會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參觀後有很多收獲。有的人漫無目的地參觀,走了一圈兒後,什麼也沒得到。一般講,觀察的目的越具體、越明確,觀察的效果就越好。

(2)要掌握觀察的方法

有這麼一個小故事:有兩個小孩爭論雞是什麼顏色的,一個說雞是黑色的,因為我家養的全是黑雞;一個說雞是白的,說他家附近養雞場的雞全是白的。兩個小孩爭論得麵紅耳赤。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都隻看到自己所看到的雞,而沒有看到別人所養的雞,所以都犯了片麵觀察的錯誤。比較好的觀察方法有如下幾種:

①有序地觀察。觀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般觀察有從上到下,從左(右)到右(左),從前到後,從遠(近)到近(遠),從整體——部分——整體等多種形式。隻有這樣才能使觀察有條有理,不會疏漏。

②重點地觀察。根據觀察的目的,觀察應抓住主要的、關鍵的特征,進行仔細、反複的觀察;其他特征,一般地觀察,這樣的觀察既省時又省力。

③對比觀察。這種觀察方法是指對觀察對象進行比較,達到認識事物的普遍特征與個別特征。這種觀察方法可以對兩個以上的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其共性與個性差別。也可對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麵進行比較,找出該事物的主要特征。

④全麵地觀察。觀察時要觀察對象的各種特征,對各種特征逐一地進行觀察。觀察的事物還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數量。隻有這樣才能防止和克服觀察中的片麵性。

上述各種觀察方法不應該孤立地使用,應與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當然,觀察時可以重點選擇一種方法為主要觀察方法。

(3)要注意知識的積累

觀察的效果與觀察者的知識關係密切。毛澤東曾經說過,隻有理解的東西才能更好地感知,感知的東西不一定理解。例如,蘋果落地是常見的現象,為什麼牛頓觀察到這種情況會啟發他發現萬有引力呢?這是因為他具有紮實的力學基礎,並且正在研究思考這個問題,所以這樣的觀察才能起作用。

(4)要養成記觀察筆記的習慣

筆記在觀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觀察筆記有利於觀察資料的積累和保存。其次,觀察筆記有利於觀察有條不紊,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使之更具有邏輯性。此外觀察筆記有利於思維的發展,有時還能悟出新的靈感。

記觀察筆記應該寫得具體、真實、準確,要抓住觀察對象的主要特征。在記觀察筆記時也可對事物的初步研究寫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觀察筆記的內容可以記錄一次性的觀察,也可以記錄連續性的觀察。

隻要能持之以恒,你的洞察世事的能力就會提高,魅商也隨之而增。

7.鐵杵也可磨成針:意誌力錘煉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其魅商要高出常人,而每個有成就的人,都有堅強的意誌品質。成就來自勤奮,勤奮來自意誌。那麼意誌是如何錘煉的呢?下麵談幾點看法以供參考。

(1)自覺確定目標,形成巨大而持久的動力

偉大的目標,產生偉大的毅力。周恩來同誌少年時期就有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在學校讀書時就能自覺學好各門功課,鍛煉了良好的意誌品質,以至於在後來參加革命的實踐中表現出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百折不撓的頑強意誌,為中華的崛起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2)克服困難,不斷進取

意誌行為總是與克服困難相聯係的。我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困難,如身體一時不適,注意力不集中,一時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等。遇上這些情況,就要有一種披荊斬棘、堅持不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前蘇聯有一位女英雄,叫卓婭,在衛國戰爭中英勇地犧牲在法西斯的屠刀下,她經曆種種酷刑,毫不屈服,除了她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外,還有堅強的意誌。她在中學讀書階段,常常碰到難題解不出時,總是堅持獨立思考。她的弟弟舒拉比她聰明,看她絞盡腦汁而解不出題時就主動提出要幫她解題,但卻遭到卓婭的拒絕,她一定要自己解出為止,不達目的,決不睡覺。她就是以這種頑強的意誌,出色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正是這種堅強的意誌,才使她後來在衛國戰爭中經受住法西斯的種種殘酷刑罰,成為反法西斯的英雄。

(3)堅持不懈地苦練基本功

意誌行動是以隨意動作為基礎的行動。隨意動作經過反複練習,就成為“自動化”的動作,“熟能生巧,巧能生鮮”。被人稱為“活武鬆”的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說過:“要學驚人藝,須下苦功夫。”這是他的自我寫照。由於他具備了堅強的意誌,狠練基本功,因而能為京劇表演藝術作出卓越的貢獻。文化學習也是一樣,古人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就是說隻要勤學苦練,學習上的隨意動作越多,學習就越能學得主動、學得活潑、學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