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提高魅商之源(2 / 3)

(2)做好準備

目的明確以後,要注意收集有關資料,學習有關資料,這一步對促進思維取得成效有很大的作用。學生在做作業前應先將有關作業的知識複習一遍,做到先複習後做作業。這樣做,看起來好像比直接做作業慢了些,實際上不是慢而是快,這就好比“磨刀不誤砍柴功”。

(3)安排順序

有順序地思維十分重要,它使思維少走彎路。其一般做法是:首先分析問題,排出主次關係;其次分析材料,把握可利用的內容;再次解決問題。最後再進行檢驗。平時同學們做作業,特別是做數、理、化的應用題或難題均可以遵循這種方法。

(4)遵循規律

思維與其他客觀事物一樣,是有規律的。分析和綜合是思維的基本過程,也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分析過程就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也是動腦思考、深刻理解的過程。綜合是由此及彼、由表及裏的過程,也是揭示事物本質規律的過程。

(5)加強訓練

①發散性思維力訓練。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的。它是“從給定的信息中產生信息,其著重點是從同一的來源中產生出各種各樣的為數眾多的輸出。”這就是舉一反三,靈活多變的意思。平時我們解數學題可自覺地運用多種方法去解一道題,這就是一題多解的方法。

②敏捷性思維訓練。這種訓練可提高思維的速度。學生平時做作業,在準確解題的基礎上,要加快解題速度。如做數學題就要利用速算法加快計算速度;對一些常用數字的平方要背得滾瓜爛熟,以利提高解題速度。

③創造性思維訓練。不要滿足於已有知識的掌握,要善於突破,敢於突破舊的陳式、舊的框框。如伽利略突破了亞裏士多德關於“兩個不同重量的物體,同時下落時,重的物體先著地”的錯誤結論。創造性的思維方法不少,其中逆向思維就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好方法。對有些問題、命題、結論,有時可故意反過來想想,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意。

4.令人矚目的發明者:創造力培養

勇於創新的人是勇士,是智者,是引人注目的人。創造是指人們在實踐中,運用自己的智慧,發現新事物,研究新問題,解決新矛盾,開辟新道路,從而產生精神或物質的成果,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活動過程。

創造的特點是創新,是推陳出新,是對一種舊傳統思想的突破。人類社會的發展曆史,從頭到尾赫然寫著“創造”兩個大字!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人類從祖先開始就一直不敢創造,那麼我們現在還隻能住在天然的山洞裏,過著披獸皮、吃野果的原始生活。

縱觀人類發明創造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

(1)核查表法

核查表法是根據需要解決的問題,或者圍繞需要創造發明的對象,列出有關問題,然後逐一核查對照,從中獲得解決問題的設想。這種方法幾乎適用於任何類型的創造發明活動。因此,人們賦予它“創造技法之母”的美稱。創造學家奧斯本提出的核查表法,簡易且適用範圍廣,深受人們的歡迎。核查表法主要從下麵幾方麵進行核查。

①組合法。組合法是指將兩件物品組合起來成為一件物品的方法。例如將錄音機與收音機組合起來,變成收錄機,橡皮和鉛筆這兩件物品組合起來變成橡皮頭鉛筆。

②縮減法。縮減法是指在原有東西的基礎上,減少一些因素的方法。例如,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體積有籃球場那麼大,後來科學家將集成電路代替電子管,現在最小的計算機體積隻有一個香煙盒的大小。

③替代法。黃金為人人喜愛,可用來作裝飾品,但它是一種貴金屬,價格昂貴,人們就設法用其他便宜的金屬來代替它。現在有一種鍍假金的手表,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畫家的替代法運用得很普遍,如水墨畫、油墨畫、樹皮畫、漆畫、蠟畫、金屬畫……,由於替代得當,收到了特殊效果。

④顛倒法。顛倒法是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即倒過來想的方法,來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司馬光見到一個小孩掉進大水缸,一般救人的方法是把人從水裏撈出來,即“使人離水”。而司馬光卻從相反方向考慮,用石頭砸破大缸,“使水離人”,巧妙地救出了小夥伴。“電流能夠產生電磁”法拉弟把這一原理顛倒過來,實現了“磁能變成電能”的設想。

(2)綜攝法

所謂綜攝,就是有目的、有選擇地攝取已知各種新產品的長處,把它們綜合起來,從而創造出新的產品。

綜攝法的基本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異質同向法”;另一種是“同質異向法”。

異質同向就是從異中見同。如美國謝皮羅教授發現放浴池水的時候,水的漩渦是按逆時針方向向左旋轉的。他打電話到一個水壩閘口詢問那兒水的漩渦是朝什麼方向旋轉的。回答也是逆時針方向。謝皮羅就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很快揭示了漩渦旋轉的秘密:漩渦的旋轉與地球有關。如果在北半球,則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水將按順時針方向旋轉;在赤道,水不會形成漩渦。

同質異向法就是從同中見異。水泥是用於建築上的材料,但你是否知道水泥還可以作肥料用?在澳大利亞一塊甘蔗田裏,原來土質很差,收成不好,在一次偶然的事故裏,一車水泥被倒進了甘蔗田裏,雖然經過認真清理仍有不少水泥留在田裏。本來擔心甘蔗田的土質會更糟,但事實卻相反,這塊甘蔗田的產量卻提高了50%,獲得了甘蔗大豐收。什麼原因呢?經科學家研究,正是水泥中的矽酸鈣使那酸性土壤得以改良,從而提高了甘蔗產量。於是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水泥肥料”就發明出來了。

(3)仿生法

由於自然界裏各種生物的啟迪,人們依照生物的一些自然特點進行了創造發明。比如,人類從鳥兒會飛,想到了發明飛機;從青蛙的遊水,發明了蛙泳。法國園藝師約瑟夫·莫尼埃,受到植物的盤根錯節、交叉成網狀結構的根係使鬆軟的泥土變得堅硬的啟發,發明了鋼筋水泥。

5.讓智慧插上翅膀:發展想象力

想象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培養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呢?下列建議可作為參考。

(1)要打好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

根深才能葉茂,古今中外很多人對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這與他們有較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分不開的。世界著名繪畫大師達·芬奇初學畫的時候,老師先叫他畫蛋,一畫就是成千上百隻,極其枯燥無味。正是這樣的苦苦磨練,才使他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礎,日後成為畫壇巨人。紮實的文化基礎知識有利於再創造想象能力的提高。

(2)要培養廣泛的好奇心

好奇心與想象密不可分。對某種事物有好奇,就會樂於去想象。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一生中有1328項專利發明創造,這也可歸功於他興趣的廣泛,對什麼都產生好奇心。有一次,他好奇地問母親“那隻大母雞蹲在幾隻雞蛋上幹什麼?”他母親告訴他,這是老母雞在孵小雞。過了幾天,到了吃飯的時候,愛迪生不知到哪兒去了。結果家人費了好大功夫,才在倉庫裏找到了他。原來愛迪生聽了母親關於母雞孵小雞的話後,就想,“人能不能孵小雞呢?”於是他就在倉庫裏的一堆雞蛋上“孵”小雞。此事看起來幼稚可笑,但幼稚可笑的背後卻是愛迪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正是這種好奇心與想象力,日後使他成為偉大的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