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宜注意科學服藥方法:
不管那種降壓藥,其最佳服藥量都是因人而異的。注意調整藥量使血壓平穩下降,不要突變性的忽高忽低,血壓降低過快,易誘發心腦缺血;也不要隻憑自己的感覺來服藥,有的人對高血壓沒有特別難受的感覺,但過高的血壓對心腦血管的損害卻確實持續進行著。
7.宜常食下列食物:
芹菜:中醫學認為,芹菜味甘苦,性涼,有平肝清熱、祛風利濕、健腦醒神、潤肺止咳等功效,可用於防治高血壓和血管硬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芹菜含有豐富的生物類黃酮,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可用鮮芹菜搗汁加白糖飲用,對高血壓有防治作用。
茄子:中醫認為,茄子味甘、性寒,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止血等功效。近來研究發現,茄子所含的生物類黃酮具有降低毛細血管脆性、防止出血、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和降血壓作用。高血壓、動脈硬化症、咯血、紫斑症患者,常吃茄子有輔助治療作用。
胡蘿卜: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胡蘿卜中含有槲皮素、山萘酚等物質。這類物質與生物類黃酮的作用有關,具有促進維生素C的作用和改善微血管的功能,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降低血壓、強心等效果。
薺菜: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和脾、利水、明目、健胃、解毒等功效,連花帶果均可食用,對調治高血壓、眼底出血、牙齦出血以及腎炎水腫等均有一定療效。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薺菜含有較豐富的乙酰膽堿、薺菜酸、鉀等成分,具有降低血壓的功能。所含的黃酮素、芸香甙等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因此,薺菜可列為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保健食品。凡高血壓、眼底出血、眩暈頭痛者,可用鮮薺菜6克~9克,煎汁代茶飲;或用薺菜花15克,墨旱蓮12克,水煎服,1日3次,連服15日為1個療程。複測血壓,如無明顯降低可繼服1個療程;如血壓已有明顯降低,可酌情減服,每日2次,每次量略減少。
發菜:發菜含有多種人體的必需氨基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對改善人體血液循環和器官功能有重要作用。因其具有補虛除熱、降低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所以是高血壓、動脈硬化患者的保健佳品。
海帶:中醫認為,海帶味甘、鹹,性寒,有利尿作用,可用於預防和輔助治療高血壓。實驗表明:堅持每日食用2克以上的海帶,對預防高血壓病有作用,還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和高脂血症;每日堅持食用10克以上海帶,對高血壓病有治療作用,可降低血壓,並使血壓穩定。
蕎麥:蕎麥麵中含有尼克酸和維生素P,這兩種成分是其他糧食中很少具有的。尼克酸和維生素P具有降低血脂和血壓作用,還可保護血管,是治療心血管病的良藥。蕎麥葉搗爛外敷,可用於外傷出血的止血;蕎麥秧、葉含有較多量的維生素P,以其做食品或煮水常服,可預防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
柿子:中醫認為,柿味甘、澀,性寒,有清熱去煩、止渴生津、健脾等功能,同時也能降低血壓。實驗證實,柿液汁所含鞣酸成分及柿葉中提出的黃酮甙能降低血壓,並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從而有利於心髒的正常活動。
金橘:金橘含大量維生素C,還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油中成分為檸檬醛、橙皮甙等,可降低毛細血管的脆性,是成藥“脈通”的原料之一,可治療中老年常見病,如高血壓病、冠心病、脂肪肝等。
大棗:大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近年來還發現含有治療高血壓的有效成分維生素P,並有保護肝髒,補血安神的功效。患高血壓和慢性肝炎的中老年人,經常吃些大棗,也是一種很好的食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