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障礙性疾病。是由於不同病因,不同發病機理引起體內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的作用障礙,導致的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異常,以及水、鹽代謝的紊亂,並以持續高血糖為特征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典型的表現是多飲、多食、多尿的三多和體重下降的一少。但早期和輕症可無任何症狀,多在正常體檢中發現。嚴重者可表現為糖尿病的急性代謝並發症,如糖尿病的酸中毒,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或以糖尿病的慢性並發症,如糖尿病眼病、腎病、足病或心腦血管病等疾病為首現症狀。隨著社會工業化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的改變和人口的老齡化,糖尿病患病人數呈全球性上升。我國更是如此,1980年患病率0.67%,1985年上升到2%~3%,增加了3~4倍。糖尿病與心、腦血管及腫瘤並稱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

原發性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包括兩型即Ⅰ型和Ⅱ型。後者多見於成年人,占所有糖尿病人的90%以上,有明顯的遺傳性。可以呈家族性發病。繼發性糖尿病病因清楚,多是內分泌疾病,胰腺病或藥物性等引起的血糖升高。妊娠糖尿病主要表現為妊娠期血糖升高,分娩後可以恢複正常,但也有的不能恢複或以後發生Ⅱ型糖尿病。第四種為糖耐量低減,屬於正常人與糖尿病患者之間的一種過渡狀態,舊分類法稱之為隱性糖尿病或化學性糖尿病。長期臨床追蹤證明,糖耐量低減者隻有1/3進展為糖尿病,1/3恢複至正常,1/3保持在這種狀態下不變。

診斷標準如下:

1.凡符合以下標準之一者即可診斷糖尿病:

(1)有明顯的糖尿病症狀,一日內任何時候測定的血糖的≥11.1mmol/L(200mg/dl靜脈血漿真糖法),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

(2)有糖尿病症狀但血糖值未達到上述標準者,做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

(3)無糖尿病症狀者要求糖耐量試驗2小時及1小時血糖均≥11.1mmol/L(200mg/dl),或重複1次糖耐量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

2.糖耐量低減診斷標準:

空腹血糖<7.8mmol/L(140mg/dl),2小時血糖≥7.8mmol/L(140mg/dl),但<11.1mmol/L(200mg/dl)。

治療

糖尿病的治療是綜合性的。這裏隻介紹藥物治病,其他療法將在家庭調治內敘述。

口服降糖類藥物目前臨床使用的有四類:

1.磺脲類

甲磺丁脲(D860)及氯磺丙脲:

為第一代磺脲類藥物。前者降糖作用弱但安全,後者易於在體內蓄積而致低血糖。加之已經有了第二代磺脲類藥,所以臨床上少用。

格列本脲:

又稱優降糖,為第二代磺脲類降糖藥,降糖作用最強。磺脲類藥物的降糖作用主要是刺激胰島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適用於輕度、中度的Ⅱ型糖尿病人,尤其是胰島素分泌低下和分泌遲延者。市售的中成藥“消渴丸”每10粒內含優降糖1片,使用時應按優降糖對待。優降糖對老年患者易引起低血糖,應慎用。尚有一種德國進口的微粒型優降糖,吸收比普通型快,利用度也增加了1倍多。

格列吡嗪:

商品名有美比達、迪沙片、優達寧等,亦屬第二代磺脲類,其代謝產物已無生物活性,所以比優降糖安全。磺脲類降糖藥均應在餐前半小時服用。

格列齊特:

商品名達美康,為中等強度的降糖藥。還有甲磺二丁脲,商品名克糖利,也均屬第二代磺脲類藥,作用稍弱於達美康,但同時有抑製胰高血糖素分泌和降脂作用,更適用於老年人使用。

格列喹酮:

又名糖適平,雖同屬第二代磺脲類藥,除代謝產物失去生物活性外,代謝產物的排泄不似上述磺脲類藥從腎髒排泄,而是從膽汁中排出,故特別適用於伴有腎髒損傷的糖尿病人。

格列美脲:

為新一代磺脲類藥,所不同於其他磺脲類之處是其化學結構上含有一個-S-H基,所以適用於對磺脲類藥物失效的患者,降糖作用相當於優降糖。

2.雙胍類口服降糖藥

苯乙雙胍:

亦叫降糖靈,60年代國產降糖靈就問世了,但副作用多,胃腸反應重並可引起乳酸增高,甚至導致乳酸性酸中毒,國外已停止使用。如果使用應限製其條件。

二甲雙胍:

俗稱降糖片,進口的名稱也很多如迪化糖錠、格華止、立克糖等,國產的有美迪康等,但不論名字叫什麼都是二甲雙胍。雙胍類藥降糖作用不是增加胰島素分泌,是通過增加糖的無氧酵解,減少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抑製肝糖原分解,改善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抵抗,也就是說增大胰島素的作用。因此該藥成為目前Ⅱ型糖尿病,尤其是伴有高胰島素血症的糖尿病人的首選藥物。可與磺脲類藥物或胰島素合用,相互加強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