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己來判定是否成功(2 / 2)

(3)通過努力實現了預定的目標就是成功

既然無法說一個人是成功的,就隻好退而求其次討論做某一件事是否成功。生活中總會產生無窮的欲望,每一個受欲望引誘的人都會定下某個打算實現的目標。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目標,有的人幻想“行掌天下權”,有的人則隻想“醉臥美人膝”,有人願意富可敵國,有人隻求衣食無缺。

某一天早上你從床上醒來。你對自己說,今天我要向某位小姐求婚,這是一天的目標。你說三年內我要混出個人樣兒來,這是中期目標。如果說這一輩子我要像遠古哲人那樣“修身、養家、治國、平天下”,要“為來世開太平,為往聖繼絕學”。這是終身目標。

然後你會采取行動。行動過程中你會非常努力,也許會有許多波折與困難,但你依然執著,依然那麼努力;雖然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但如僥幸實現了目標,這就叫成功。你理所當然應該感到滿意。因為你或許在太陽下山時已經“抱得美人歸”,或許在三年後已步入中產階級的行業,或許在白發之際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師,這些都叫成功。

成功就是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預定的目標。

這樣,當你決定要作一件事時,就像我們的先祖立誓要永久站立下去一樣,如果做成了,即取得了外在的成功。同時內心也應感到成功。我們多數人都是這樣:成功不單單意味著名聲與財富,更重要的是由此而獲得內心的寧靜。

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成功”呢?恐怕沒有一個人能一下子全麵地回答這一問題。

有些人羨慕他人的成功,因為他們擁有自己的豪宅、汽車和金錢。這就是“利”上的“成功”,也是最為一般人所肯定的“成功”,而絕大部分人每天追求的也就是這種“成功”。有了“利”上的成功,在人群中的地位立即高升起來,哪怕你是個不識字、滿口粗話、低級下流的人!這是社會的現實,沒什麼道理好講。

另外一種成功是“名”上的成功,像政府官員、著名演員、社團負責人等。這種“名”也是很多人追求的,一旦有了名,“地位”也會隨之高升,哪怕他的名是不擇手段得來。這也是一種社會現實!

我們並不反對人們追求“利”和“名”上的成功,但一個事實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去追名逐利,因為追求“利”的成功必須要有相當不錯的理財能力;追求“名”的成功則必須要有相當的公關能力,並不是想得到就能得到。這麼說,缺乏這兩種能力的人就失敗了?不成功實際上有很多種,關鍵是你如何看待成功。有一位麵包師傅,他手藝很好,每逢去看他,他總是得意地向人介紹他做的麵包,好像每個麵包都是他成才的小孩。朋友問他為什麼不自己開家麵包店,或是到大飯店去,他說:“這個地方可以讓我自由發揮,而且聽到客人稱讚我的麵包好吃,我就感覺很爽!”這位師傅算不算“成功”?他和足以令人“尊敬”的“名”和“利”的成功離得很遠;在世俗的眼光裏,他是個小人物,談不上“成功”。但在他自己的世界裏,他成功了,因為他的自我得到了滿足!

沒錯,人需要的正是這種“自我滿足”,也就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過自己喜歡過的生活,並從中獲得滿足,這就是成功!換句話說,在名利場中獲得滿足是“成功”,在平淡生活中獲得滿足也是“成功”;在服務他人的工作上獲得滿足是“成功”,在專業領域上獲得滿足也是“成功”!這種“成功”是由自己判定,而不是由別人打分數的!

因此,“怎樣才算是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都在各人的心中。不過,絕大多數人在初入社會時都不能體會到這一點,看到別人有“名”有“利”便眼花繚亂,不能自已,一頭撞進去,非到撞得滿頭包不能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