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長老私行羊角洞 長老直上東天門
詩曰:
白雲羊角石門開,人向蓬萊頂上來。
四麵峰巒排劍戟,九重煙霧幻樓台。
水清潭底龍常宅,風靜鬆梢鶴又回。
一覺長眠天未曉,吸魂瓶底隻相催。
卻說長老說道:“貧僧自有個安排。”道猶未了,一道金光徑到羊角山羊角洞口。收了金光,早有個本山的山神接住,看見是個佛爺爺,繞佛三匝,禮佛八拜,說道:“不知佛爺爺降臨,未曾遠接,接待不周,望佛爺爺恕罪。”長老道:“羊角道德真君可在這個洞裏?”山神童:“在這個洞裏。”長老道:“此時可在洞裏麼?”山神道:“因為佛爺爺把他寶貝兒搗壞了,他方才進得門來,氣衝衝吩咐徒弟有底洞,看守了那個水火花籃兒,叮囑道:‘花籃兒裏麵有許多的寶貝,不可輕易。我下山去采些藥草回來,補煉吸魂瓶底。’因此上下山去了,不在洞裏。”長老道:“羊角大仙今日下山,怎麼樣打扮?”山神道:“他今日下山,挽的雙丫髻,穿的白道袍,係著一條黃絲絛,麻窩子暑襪高不高。”長老道:“手裏拿著甚麼?”山神道:“手裏提的另是一個小籃兒。”長老道:“你們且回避著。”山神回避了。好長老,搖身一變,就變做一個羊角真人一般無二,挽的雙丫髻,穿的白道袍,束著一條黃絲絛,麻窩子暑襪一般高。手裏提著一個小籃兒,搖搖擺擺,擺進洞去。
適逢得那個有底洞的徒弟正在(目充)盹,長老裝做一個羊角道德真君,叫一聲:“有底洞!”把個有底洞唬得他好夢忙驚醒,顛狂不自由。長老又故意的罵上兩聲,說道:“著你看水火花籃兒,原來隻在這裏打盹!”有底洞說道:“方才把個眼皮兒睜一睜,那曉得師父就來。”長老故意的說道:“我不曾下山去哩!”有底洞說道:“原來不曾下山去?卻就折將回來。”長老故意的說道:“是我下山去,走了幾步,忽然間想起來,那個碧峰和尚本領高強,他倘或到這裏做個‘犬吠雞鳴潛度關’,卻不坑殺了我?不如帶在身邊,萬無一失。”那有底洞正然要去瞌睡,巴不得個冤家離眼前,說道:“師父說得有理,不如你拿去罷,省得弟子耽驚受怕的。”長老又故意的說道:“拿過藍兒來。”有底洞雙手捧著個藍兒。長老取了個吸魂瓶,又故意的叮囑道:“這一件寶貝是我拿去,籃兒裏麵別的寶貝還多哩!”你再打盹,我回來和你講話。”有底洞心裏想道:“騎馬不撞著親家公,騎牛便就撞著親家公。方才打得一個盹,惹得師父說了這許多嘮叨。”卻說金碧峰長老得了仙家這一個寶貝,金光一道,早上了寶船。三寶老爺說道:“適來國師為甚麼匆匆而去?”長老道:
“也隻為著個吸魂瓶兒。”老爺道:“怎麼為著個吸魂瓶兒?”長老道:“也隻為著個吸魂瓶兒。”老爺道:“怎麼辦著個吸魂瓶和?”長老道:“貧僧料定了那個仙人去下山采藥,是貧僧弄了一個術法,誆得他的瓶兒來了。”老爺道:“在那裏?”長老道:“在這裏。”老爺道:“借與俺學生瞧一瞧。”長老即時把個瓶兒遞與三寶老爺。老爺道:“原來這等一個瓶兒,隻有三寸來長,三寸來圍,就象白玉石碾成的一般。”馬公道:
“這等一個小瓶兒,如何裝得一個老大的人在裏麵?”長老道:
“此乃仙家妙用。可以大,大則包山吸海。可以小,小則針鼻子不能容。可以輕,輕則無一毛之力。可以重,重則這等一個寶船,也可以裝載得寬兮綽兮。”馬公道:“原來這等妙,借俺學生看一看。”各公公俱看了一看,說道:“可將此瓶傳示眾將,今後遇著這等一個瓶兒,叫你名字切不可答應。”長老道:“善哉,善哉!傳示各將官俱看一看。”這一看不至緊,中間就有一段古怪蹺蹊的事出來。
是個甚麼古怪蹺蹊的事出來?瓶兒遞與眾將官,眾將官看完了,仍複遞與金碧峰長老。長老拿在手裏一看,仰天大笑一聲。三寶老爺道:“國師大笑,笑著那一件事?”長老道:“這個吸魂瓶兒不是真的了。”三寶老爺吃了一驚,說道:“怎麼不是真的?”長老道:“是那一個抵換去了。”老爺道:“國師差矣!眾將官俱是我帳下的人,正叫做南來一路雁,豈有個抵換之理!”長老道:“不是我這裏人抵換,就是那羊角道德真君抵換去了。”馬公道:“羊角真君過來,眾將官豈不從得?”長老道:“那大仙的本領不小,他必然是變做我的南朝軍士,混在帳前,撮撮弄弄,弄將去了。”馬公道:“那裏變得這等一象兒廝象。”長老道:“我怎麼變得象羊角大士?”王爺道:“查問他送官便知端的。”傳送官說道:“隻見船頭上提鈴的花幼兒,他說道:‘隻怕明日我也上陣,錯答應了他,不如借我看一看。’想必就是他了。”長老道:“就是他了。”三寶老爺道:“怎麼來得這等快?怎麼變得這等象?俺心上到底有些不準信。”長老道:“你不準信?”把個手指頭望西一指,隻見西上吊將一位尊神下來,素巾素袍,素靴素帶,看見佛爺爺繞佛三匝,禮佛八拜,說道:“佛爺爺呼喚有何使令?”長老道:“你是何神?”其神道:“小神是西方揭諦神。”長老道:“羊角山羊角洞在你西方麼?”揭諦神道:“是在小神西方。”長老道:“洞裏有個羊角大仙,你可曉得?”揭諦道:“小神曉得。”長老道:“他方才下山采藥,可曾回來麼?”揭諦道:
“方才采藥回來,為著老爺的事,鬧了這一會。”長老道:“他怎麼鬧哩?”揭諦道:“他采了藥轉回洞中,叫聲:‘有底洞拿過吸魂瓶兒來,待我來補著。’那有底洞道:‘師父拿去了,怎麼又問我要?’仙人道:‘我下山采藥交付與你的,你怎麼就沉沒了我的?’把個有底洞口裏隻是叫屈。仙人道:‘叫屈也枉然,我要我的寶貝。’有底洞說道:‘你先前是交付與我,我便與你看守著。然後你下山去,去不上一盞熱荼時候,翻身折回來。我又問你,怎麼就來了?你說是我方才下山去,走了幾步,猛然間想起來,那個碧峰和尚本領高強,倘或他走將來撮弄得我的去了,卻不是坑殺了我。不如帶在身邊,萬無一失。我便連忙的遞與你,你怎麼又來問我要,反賴我沉沒了你的?’師徒兩個你賴我,我賴你,賴了一會兒。羊角仙人袖占一課,早知其情,即時駕起祥雲,來到老爺寶船之上。可可的老爺船上都在看寶貝,他就搖身一變,變做個船頭上提鈴的花幼兒。帶的是花幼兒的綠紮巾,穿得是花幼兒的黃披掛,故意的說道:‘隻怕我明日也上陣,錯答應了他,不知借我也看一看。’他拿到手裏來,就抵換去了。”長老道:“是了,你去罷。”揭謗神駕雲而去。
長老一手拿了瓶兒,一手叫左右的取過無根水一鍾來,用指甲水一彈,彈在那個瓶上,遞與老爺。老爺看時,原來是張白紙剪成的。老爺道:“怪哉,怪哉!看此異事,傳下將令,叫過花幼兒來。”傳令的回複道:“花幼兒連日發了絞腸痧,不曾起來,遞得有病伏在軍政司。”王尚書道:“這都是逼真的,再不須查究。隻一件來。”馬公道:“那一件?”王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