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門裏麵左邊閃出兩個青臉獠牙的鬼來,右邊閃出兩個牛頭馬麵的鬼來,一齊吆喝著,說道:“你們是那裏來的?一味生人氣。”五個將官看見這些鬼,又聽知說道“生人氣 ”,心上都有些不穩便。唐狀元道:“敢是個鬼國麼?”眾官道:
“像個鬼國的模樣。”唐狀元道:“我和你也怕他不成。”道猶未了,隻見青臉鬼喝聲道:“唗!你們竟自進去,過關錢兒也沒有些?”唐狀元也喝聲道:“唗!你是甚麼關?敢要過關錢兒。”青臉鬼說道:“虧你還有一雙眼,連鬼門關也認不得。”唐狀元轉眼一瞧,果真是那一座小小門上寫著“鬼門關”三個大字。唐狀元說道:“列位,我和你怎麼撞到鬼門關上來了?”張狼牙說道:“怕他甚麼鬼門關!”金都督說道:“那管他甚麼關,隻是殺上前去。”胡遊擊說得好,說道:“昔人但願生入玉門關。我們今日生入鬼門關,也是一場異事。”雷遊擊說道:“今日中間,且不要談玄。進了鬼門關,卻是個國,人與鬼鬥殺,全靠拿出些主意來。”唐狀元道:“我們須索個抖擻精神,殺到他底。”眾官齊齊的應聲:“是!”隻說得一聲“是 ”,你看他五員將,五騎馬,五般兵器,一湧而進。怕他甚麼青臉獠牙鬼,怕他甚麼牛頭馬麵鬼,轉嚇得都走過一邊,都隻認做一起鬼,那裏曉得還是個人,都說道:“好狠鬼也!我們隻當他的鬼孫兒!”五騎馬,一會兒就跑到城門之下。隻見城上有一麵牌,牌上寫著“古酆都國”四個大字。眾官一齊說道:“來得好,恰好是個酆都鬼國,卻是個鬼窩兒裏。”道猶未了,城門裏湧出一群小鬼來,當頭一個大鬼,站著地上就有一丈多長,頭上一雙黃角金晃晃的,兩隻手攢著一雙拳頭,喝聲道:“唗!你們是那裏來的?早早下馬磕頭。快通名姓,少待遲延,就教你認得我哩!”金都督喝聲道:“鬼奴!你是甚麼人?就認不得你!”大鬼說道:“我有名的金頭鬼王,你豈可還不認得我麼?”五個將官聽知得是個金頭鬼王,齊齊的一聲喝,一片的刀槍。
莫說那些小鬼,把個金頭鬼王就嚇破了膽,舍命就跑。遞跑連跑,早已背心窩裏吃了三十六節的簡公鞭,一鞭打做個四馬攢蹄的樣子,仰翻著在地上。金頭鬼王吃了這一虧,也隻說是個甚麼凶神惡鬼,那裏曉得是陽世上活人!五個將軍打翻了這個鬼,一湧而進。
將軍是將軍,馬是馬,一會兒又跑到一座城門之下。這一座城較矮小些,這一座城門較窄狹些,陰風颯颯,冷霧漫漫。
眾將抬頭一看,隻見城上也有一麵牌,牌上寫著“禁城”兩個字。唐狀元道:“‘禁城’二字,卻是閻羅天子所居之處,我和你可好進去麼?”張狼牙說道:“怕他甚麼閻羅天子,怕他不寫下一封降書。”唐狀元道:“且莫講降書,不知前麵是個甚麼出處?”雷遊擊說道:“閻羅王不怕鬼瘦,我們今日也不怕閻羅瘦,少不得要(革乞)鞳他一番。”道猶未了,隻見禁城裏麵湧出一群小鬼來,吆吆喝喝。當頭也有一個大鬼,也有一丈之長,也有頭上雙角,隻是頭麵上白淨淨的,不像頭裏的黃,高叫道:“你們是那裏來的?或是奉那裏的公差,快通名姓,怎麼撞入我這禁城之中?”唐狀元喝聲道:“唗!我們五虎將軍,日戰陽間夜戰陰。你是個甚麼野鬼?敢攔我去路!”那鬼也還認不得是個陽人,隻說陰司裏有此一等惡煞,也就狠起來,攢著一雙拳頭,高叫道:“你說甚麼五虎將軍,你那裏認得我銀頭鬼王麼?”眾官齊齊的一聲喝,說道:“你是怎麼銀頭鬼王?饒你那個金頭鬼王,險些兒打折了脊梁骨。”一片的馬響,一片的刀槍,把個銀頭鬼王又撈翻了在地上。那些小鬼卻就走得無影無蹤。五個將軍也不管他,又是一湧而進。
一會兒卻進到一個處所。這卻不是城牆,這卻不是城門,隻見無限的朱門高敞,殿宇崢嶸,儼然是王者所居的氣象,宮門上也有一麵牌,牌上寫著“靈曜之府”四個大字。唐狀元道:
“今番卻到了閻羅王宮門上,我和你也要仔細一番。”兩個遊擊說道:“狀元之言有理。”道猶未了,隻見金都督就跳將起來,說道:“今日之事,有進無退,怎麼說得‘仔細’兩個字?恰好張狼牙起來狠起來,說道:“天下事,一不做,二不休,怕他怎麼閻羅王!”五個將官,齊齊的一吵,滿口吆喝道:“要捉判官!要見閻王!”故此有許多小鬼,報進靈曜府裏去。
卻說閻王聽知這一報說道:“五個將官,五騎馬,五樣兵器,舞進靈曜之府。”連閻王也蕩了主意,隻不曉得是個甚麼來曆,叫聲判官問道:“你幾時錯發了文書,錯勾甚麼惡鬼?”判官想了一會,說道:“並不曾發甚麼文書,並不曾錯勾甚麼惡鬼。”閻王道:“既不錯,怎麼有這五個猛漢到府門前來廝少?”判官道:“今日的日神不利。適來是五個鬼大鬧一場,怎麼又有五個將軍,五騎馬,又來大鬧?”閻王道:“敢是天上吊下來的?”判官道:“不應吊得這樣凶。”閻王道:“地上長出來的?”判官道:“不應長得這樣凶。”閻王道:“水裏蕩將來的?”判官道:“不應蕩得這等凶。”閻王道:“地獄裏走出來的?”判官道:“不應走得這等凶。”閻王道:“適來告狀的鬼帶將來的?”判官道:“不應帶這等凶。”道猶未了,五條猛漢,五騎馬,五般兵器,一湧而入,已是進到靈霄府閻羅王殿下。閻羅王看見來得凶,也無法可治,叫聲:“崔玨,你快下去問他一個來曆,你切不可鬥他。”道猶未了,閻羅王轉身進到後殿去了,止剩得一個崔判官在殿上,嚇得隻是抖衣而戰。一時又尋不見巾兒,一時又換不著袍兒,一時又穿不著靴,一時又尋不著筆,一時又尋不到文簿。殿下五條猛漢齊齊的吆喝道:“你那殿上站的快下來,我問你一個來曆。少若遲延,一齊殺上殿,教你命染黃沙,那時悔之晚矣!”崔判官不敢違拗,隻得走下殿來。
不知這一下來問個甚麼來曆?有個甚麼吉凶?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