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分離(1)(2 / 3)

世界各民族有關大洪水的記載有許多驚人的一致性:

首先,逃脫大洪水的人都受到了神的警示。中國的伏羲,受到雷公的警示;《聖經》中的諾亞受到了上帝的警示;印度的鳥神依休努同樣向人們提出了關於大洪水降臨的警告;在緬甸的《編年史》中,一位穿黑衣服的僧人,向人們發出近期有災禍的警告。比倫的敘事詩中,也有神對人的警告;秘魯印第安人有大神巴裏卡卡的警告;在太平洋諸島中,也存在著很多這樣的傳說,即出現了一位不知從哪裏來的使徒,向人們發出了災變即將降臨的警告。

其次,逃脫大洪水的人無一例外都是坐船一類的東西,而且人們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的方式也很相似。聖經中的諾亞,為了知道洪水是否結束了,經常從方舟中向外放鴿子。他一共放了3次,當鴿子嘴裏銜回橄欖枝後,這說明洪水已經退去了。比這更古老的蘇美爾洪水傳說中的主人公,同樣用方舟逃得性命,也為了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而向外放鳥。在西印度群島、中美洲以及北美洲的錢第安人中間所流傳的洪水傳說中,主人公也是采取了與聖經中諾亞和蘇美爾傳說主人公完全相同的行動逃脫洪水,到水退下去時,鳥嘴裏銜著樹枝回來了。

第三,關於大洪水的結果——少數人幸存下來的記載完全相同,而且絕大多數是一男一女。《聖經》中諾亞和他的妻子;希臘德卡裏奧恩夫妻;墨西哥娜塔夫婦;維爾斯傳說中的丟埃伊溫和埃伊巍奇;愛爾蘭敘事詩中的比特和比蘭;加拿大印第安族的埃特希;印度神話的瑪努;加裏曼丹的特勞烏;巴斯克人的祖先夫婦;中國的伏羲兄妹,等等。

從以上記載來看,記述大洪水的地區幾乎遍及全世界各大洲,涉及到許多民族。麵對如此廣泛、如此相似的記載,你能說世界關於大洪水的傳說都是杜撰出來的嗎?

我們肯定人類曾有過一次大洪水的記憶,並非僅僅依據上述的神話和地區傳說,在地質考古方麵,我們同樣能夠得到許多證據。

大洪水的地質考古證據

如果地球曾發生過一場毀滅人類的大洪水,不管它持續多麼長的時間,必定會在地質層上留下痕跡,否則神話和傳說中的記載就沒有確切的證據,來證明它的真實性。

本世紀以來,地質學家陸續在各大陸發現了一些確信是大洪水留下的痕跡,我們應該感謝這些地質學家,他們的辛勤工作為我們的假設提供了科學的證據。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倫納德·伍利爵士,開始對巴格達與波斯灣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沙漠地帶進行考察挖掘。結果發現了蘇美爾古國吾珥城的遺跡,並發現了該城的五族墓。正是在這個墓穴之下,伍利和他的助手們發現了有整整2米多厚的幹淨粘土積層。在這層沉積層之上是吾珥王族的墓穴,其中有各種陪葬品,如頭盔、樂器、刀劍,還有各種工藝品和刻在粘土書板上的曆史記載,下麵則是原始石器時代的文化層。

這層厚達2米的幹淨粘土是哪裏來的呢?經過對粘土的分析研究表明,這層幹淨的粘土層屬於洪水沉積後的淤土。由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在遠古的時期,這一帶曾發生過一場巨大的洪水,這場洪水足以摧毀整個蘇美爾文明。

本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兩條美國海洋考察船對墨西哥灣海底進行鑽探考察,從海底鑽出了幾條細條的沉積泥芯,這等於截取了海底的一些地層剖麵,其沉積的形成所代表的時間有1億年。也就是說,在這些沉積剖麵中記錄了墨西哥灣海底1億年來的沉積情況,由沉積泥芯的特點還可以推測當時海水含鹽度和地球氣候變化的情況。

當地質學家研究這些沉積泥芯的時候,竟意外發現,在大約距今1萬多年的沉積層中存在大量孔蟲甲殼。孔蟲是一種微小的單細胞浮遊生物,其甲殼中氧同位素含量的比例可以代表其生活期海水的鹽度。科學家通過對這個沉積中的孔蟲甲殼的分析,證明其生活期間,墨西哥灣一帶海中鹽份很低,這說明,當時有大量的淡水湧入墨西哥灣。洪水從何而來呢?科學家們一致認為,這些突如其來的淡水就是洪水。

最近,人們在美洲安第斯山脈發現一條千米高的海洋沉積線:它起於秘魯,經過600公裏的延伸,在玻利維亞終止。這無疑證明,在地球史的某個時期,這裏曾經是一片汪洋,海水比現在高出千米。

不可否認,目前人類在大陸上找到的大洪水的痕跡和證明並不很多,造成這一情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從曆史記載來看,大洪水持續的時間並不長。雖然各民族的神話記載不相同,但可以確定,大洪水大約僅維持了40多天,然後退去,整個過程最長不超過120天。這樣短的時間,雖然對人類來說足夠毀滅一次,但對地球地質來講,還不足以造成很明顯的痕跡。二是,大洪水距今已有1萬多年,歲月的流逝已經將本來就不明顯的痕跡統統地給抹去了。因此,不可能企盼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考古學家把一大堆證明材料都擺在你麵前。所以,以上來自上古神話和有限的地質考古足夠說明問題:在1萬多年以前,確實發生過一場毀滅人類的大洪水。

大洪水的時間和次數

現在雖然從地質考古、神話研究中我們基本可以肯定地說:在我們這次文明之前,地球上的確曾有過一次毀滅人類的大洪水。但研究者卻發現,人類關於史前洪水的記載十分混亂,無法確定洪水發生的時間,也無法確定洪水暴發的次數。

比如說,《聖經》中記載的大洪水發生在公元前5000年;蘇美爾人的泥板文書卻宣稱這場大洪水出現於公元前3500年前後;中國的上古神話基本上沒有確定的時間,都是以神名來代表大致的曆史時間,有的記載說大洪水發生在女媧時期,而有的記載又說大洪水泛濫於先帝時期。美洲等地的印第安民族的神話裏,雖然有大洪水的記載,但絕大部分根本沒有時間記載;人們甚至發現有公元350年的大洪水記載;而根據現在的地質考古資料,這場大洪水大體發生在距今15000年左右。如此混亂的記載,很容易使人產生大洪水發生過不止一次的印象,有的人就主張,人類被大洪水毀滅過多次。

在不能確定年代的多次洪水中,我們發現,就其性質來說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毀滅人類的大洪水,其勢可以淹沒整個高山,象《聖經》記載中的洪水:一類是給人類帶來巨大損失的洪災,它發生在人類可以躲避、甚至治理的範圍內,像中國先帝時的大洪水。由此我們推測:毀滅人類的大洪水隻有一次,它發生在距今15000年左右。

我們的這個判斷是以人類進化為其根據的。試想,從上一次毀滅性的大洪水到現在,人類已有1萬多年的曆史,才發展成現代這樣的文明,如果這其中發生過多次毀滅性的大洪水,可能人類現在還處在原始時期,因為近代文明史加起來不過6000年,而孕育文明則需要更長的時間。或許有人說:上古記載的多次洪水,是指150O0年之前,那麼請問,我們連最近一次大洪水的情況都無法確定,而在這以前的大洪水又由何考之?因此,我們才推測:在往昔的15000年裏,毀滅人類的大洪水有一次,而且隻能有一次。

那麼,為什麼上古神話傳說中又有多次洪水的記載呢?我們認為,這是人類文明史前口述曆史階段造成的必然結果。古人把他們自己親身經曆過的特大洪災情況加入本部落的古老傳說中,一代一代傳下來。在長期的曆史演變之中,後人已經搞不清哪一次洪水是哪一個年代的,不得不將同類歸並,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神話傳說。

如果我們仔細地研究這些混亂的傳說,你會發現,所謂的大洪水許多都是較大的洪災,與毀滅人類的大洪水根本就是兩回事。例如,在希臘的敘事詩中,對洪水這樣寫道:“有的人在土丘上避難,有的人坐著小船,有的竟在最近剛耕過的土地上劃開了船槳,還有的人從榆樹頂上捉魚……。”這則記載的洪水水位並不高,連土丘和大樹頂都沒有被淹沒。在古代伊朗人的經典《讚繼·阿維斯塔》中記載說:“洪水時期什麼地方的水都有一人深。”這與《聖經》中淹沒了高山的洪水根本就是兩回事,隻能看作是一次較大的洪災而已。

中國的上古神話裏有多次關於洪水的記載,但仔細考證,絕大多數屬於洪災的範圍。比如說,發生在先帝時的大洪水水位隻有半樹高,人們“下者為巢,上者營窟”就能躲避這次洪水,因此充其量是一次較大的自然災害。再比如說,發生在大禹時代的洪水,也是一次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洪災,因為它發生在人類可以治理的範圍內,這本身就說明它不是遠古時毀滅人類的那次大洪水。但我們必須清楚,並非所有關於先帝時的大洪水記載都是洪災,古人由於口傳曆史的失誤,將毀滅人類的大洪水與後來發生的較大洪災混淆在一起,這樣,在記載先帝洪水中有些記載有人類劫難的那次大洪水的痕跡,象《尚書·堯典》所記。

根據以上的法則,我們逐條去考證上古時期有關大洪水的記載後發現,雖然以大洪水為主題的神話幾乎遍及世界各大陸,但真正屬於滅絕人類的大洪水的神話並不多。以劫難發生後極少數人幸存下來為標準去劃分,記載這次大洪水的有以下一些地區:歐洲、墨西哥、加拿大、印度、加裏曼丹、埃及、希臘、中國。有趣的是,這些地區幾乎都在赤道以北,現在還沒有確切發現0緯線以南地區存在大洪水的記載,在危地馬拉和巴西西部雖然有人類在洪水發生中毀滅記載,但這些地區的人類並非滅絕於洪水,大多數是由高山崩塌造成的。因此,我們基本可以肯定,這場大洪水主要發生在0緯線以北,具體原因我們在後麵要詳細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