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2(1 / 3)

從8月初開始,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商人先後開市,學生因放暑假紛紛離校,工人隻能孤軍奮戰。為了保存力量,鞏固既有成果,上海總工會決定改變策略,以經濟的要求及地方性質的政治要求為最低條件,有領導地有組織地複工。8月10日,上海總工會發表宣言,提出了9項複工條件:

(一)無條件交回上海會審公堂;(二)租界內(有)出版、言論、集會、結社之自由;(三)租界華人須與外人有同等參政權利;(四)承認工人有自由組織工會之權,並承認工會有代表工人之權;(五)工人複工,不得因此次罷工開除工人;(六)發給罷工期間工資50%;(七)增加工資15%,工資一律發給大洋;(八)優待工人,尤須改善女工、童工工作條件;(九)賠償死傷學生、工人。

當時,有些工人對複工想不通。劉少奇便深入工廠,耐心地做說服解釋工作。8月29日,劉少奇出席華商紗廠代表會議。他在會上講話時指出:華商紗廠快要開工,開工以前,必須對廠主提出一些要求,否則,廠主將會有不利於工人及工會積極分子的舉動,但是,所提條件應當能夠做得到,與其提出厲害的條件來不得解決,不如先提較低的條件,以得到勝利。

9月間,經各廠工會同廠方交涉,複工條件得到部分實現。大多數工廠先後複工。

這時,劉少奇又進一步提出了加強工會組織建設的任務。9月12日,他在召集日商工廠代表會議時說:我們這次罷工取得了勝利,現在要進廠做工了;但各工友不要以為有了工會就驕傲起來,因為現在我們的工會還未十分穩固,現在資本家還是想使用種種手段來破壞。所以,我們要對工會加以整頓,努力使工會更加堅固。

9月18日,奉係軍閥封閉上海總工會,並下令通緝劉少奇。麵對反動派的鎮壓、迫害,劉少奇毫不畏懼,更是出生入死,繼續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英勇戰鬥。旋因工作繁重,積勞成疾,患了肺病,但仍然抱病堅持工作。11月間,他的病情加重,不得不離開上海,回原籍湖南養病。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夥人在1968年提出的對劉少奇的所謂《審查報告》中,誣蔑劉少奇在五卅運動後“畏懼鬥爭”,“借口養‘病’,躲開上海總工會”,“私自從上海潛逃長沙”。這是毫無根據的捏造。

劉少奇當時離開上海去長沙的原因,從當時報刊上的大量報道即可以得到回答。

1925年10月16日出版的《上海總工會三日刊》發表了題為《劉少奇的奮鬥》的報道:

“本會總務科正主任劉少奇在本會未被封以前,早就患重病在身,但因工人利益要緊,寧肯犧牲個人,抱病工作。自本會被封後,因工作過勞,病勢更重。而劉少奇不僅不因病辭工,更日夜不休息片刻,檢閱各種稿件,親往工人群(眾)家中接洽各項事件。

昨日劉君與某工友雲,如果真正為工友奮鬥,替工人謀利益的人,並不在平日工人組織公開的時候,看他的工作如何,而在最緊急的時候,看他努力不努力為斷,而某工友異常欽佩劉君奮鬥的精神。”

另有1925年11月19日上海英國(租界)工部局《警務日報》(英文報紙)刊登的一份情報說:

“昨晚6時約7名罷工鼓動者,包括劉華(當時上海總工會副委員長——引者注)在閘北譚子灣三德裏31弄32號碰頭。劉華說:原總工會成員劉少奇在罷工鬥爭中很積極,現在病的很重。已經和他的家眷回湖南去了。”

這些記載,足以戳穿林彪、江青一夥人的謊言,從側麵證實劉少奇在革命鬥爭中的表現。

劉少奇回長沙後,於1925年12月16日被軍閥趙恒惕逮捕。中華全國總工會及全國各地各界團體紛紛通電救援。這樣的通電,有時一天多達40多分。全總致電趙恒惕說:劉少奇“曆年盡瘁愛國運動,為工人群眾所愛戴”。在五卅運動中,他“更廢寢忘餐從事奔走,號召國人為救國運動,以全力為罷工工人後盾,愛國熱誠,舉國同欽。”電報譴責趙恒惕,要求即速釋放劉少奇。

經多方營救,劉少奇於1926年1月16日獲釋出獄,但被趙恒惕驅逐出湖南省。

2月19日,劉少奇抵達廣州,受到省港工人和各工會團體的熱烈歡迎。這時,為響應上海人民反帝鬥爭而發起的省港大罷工仍在繼續。3月3日下午,中華全國總工會舉行歡迎劉少奇大會,到會群眾有1500多人。全總宣傳部主任鄧中夏在會上做了熱情洋溢的演說,介紹了劉少奇為工人階級英勇奮鬥的曆史,稱讚劉少奇是“我們工人階級的最奮(發)最勇敢的一位戰士”。接著,劉少奇講話,對工友及各界的歡迎表示感謝。他著重講了領導工人運動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第一、帝國主義要來解決省港罷工,一定要與我們工人來訂條約;第二、我們要嚴守秘密;第三、我們要打破帝國主義的陰謀;第四、我們內部應該團結得像鐵一樣,將來勝利一定是我們的。劉少奇講話後,全場掌聲雷動,高呼口號:“中華全國總工會萬歲!”“省港罷工勝利萬歲!”在這期間,因全總委員長林偉民身患重病,由劉少奇代理全總委員長職務。他和鄧中夏、蘇兆征等共同擔負起領導省港大罷工的重任。

這時,省港大罷工雖已持續近10個月,但廣州、香港的工會組織渙散、派係很多,行動不統一,直接影響到工人階級戰鬥力的發揮。為促成各工會組織的聯合,劉少奇做了大量工作。1926年4月1日,他出席廣州工人第一次代表大會,在致詞中明確指出:你們以後的責任,是應該怎樣整理自己的內部,鞏固這個戰線,延長這個戰線,以及於全中國全世界。會後不久,廣州各派工會成立了統一的工人代表會,加入的工會組織有210多個。香港原來有100多個大小工會,分屬於工團總會、華工總會和無所屬的三個派係,在劉少奇的具體指導下,也正式成立了香港總工會。4月9日,香港總工會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劉少奇在會上強調了組織統一工會的重要性,指出:香港工人甚多,但是沒有係統,如果我們不能統一力量,就不能一致地與帝國主義奮鬥,就不能戰勝敵人,所以,要組織這個統一的總工會。

1926年5月1日,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在廣州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共502人,代表全國699個工會團體和124萬有組織的工人。從第二次全國勞動大會到第三次全國勞動大會,正好是一年時間。5月4日,劉少奇在大會上作題為《一年來中國職工運動的發展》的報告。他說:一年來,中國職工運動有極大的發展,尤其在五卅運動中,更有長足的進步。

工人階級在國民革命運動中,能領導一切民眾向帝國主義與軍閥進攻。“在各種奮鬥事實中,足以證明工人階級在國民革命運動中之領導地位,是確鑿不移的。”他指出:中國工人階級在組織上已有極大的進步與發展:全國工會會員不但在數量上有很大的增加,且能改良他們的組織,比如香港、廣東工會的統一運動,及上海工人群眾在嚴重壓迫之下,尚能有20萬工人在秘密組織之內,且能不時為各種問題而奮鬥。“以此即可證明,中國工人階級之組織已非反動勢力所能消滅的了。”他認為:工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離開要求其經濟上的利益。經濟問題,工人在所必爭。經濟鬥爭的發展,即為中國職工運動的發展,因此,“今後職工運動之方針,應加強各種經濟爭鬥”。大會選舉蘇兆征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劉少奇為全總秘書長。

在領導工人運動的實踐中,劉少奇堅決保護工人利益,支持工人的正義要求,逐步成為深受工人愛戴的工人運動領袖之一。

在革命的危急關頭1927年,是中國革命浪潮大起大落的一年。繼上年10月北伐軍攻占武昌後,1927年初春,北伐軍又打到南京、上海一線,革命區域由珠江流域擴展到長江中下遊,形成了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次人民大革命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