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石油化工總廠(3 / 3)

其他煉油裝置的節能改造,效果也很好。如第二套常減壓裝置改造後,能耗由22.67萬大卡/噸原油降為13.04萬大卡/噸原油,並使總拔出率提高了1%。熱裂化裝置經過改造,能耗由45.97萬大卡/原料降至34.29萬大卡/噸原料。鉑重整裝置在改造中增加了聯合煙道,使加熱爐熱效率提高17%,裝置能耗下降到13.5萬大卡/噸原料。延遲焦化裝置先後進行34項改造,能耗由68.43萬大卡/噸原料降至36.6萬大卡/噸原料。

在節能改造中,他們還從全廠著眼,開展餘熱回收,綜合利用能源。首先是利用高溫餘熱發生蒸汽,全廠安裝了廢熱鍋爐18台,每小時產汽能力達到110噸,這一項措施每年可節省燃料油5.2萬噸。一九八二年開始把裝置改造和生活福利設施的節能工作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完成了低溫餘熱利用工程。這項改造利用各煉油生產和合成氨等裝置的低溫餘熱加熱采暖用水,使22萬平方米民用住宅實現了熱水采暖,每小時節汽65噸左右,一個采暖期可節汽28萬多噸。其中,化肥廠對引進的合成氨脫碳係統進行改建,利用低溫餘熱,使每個冬季可回收餘熱7488百萬大卡,可供11萬平方米建築采暖,相當於每年增加經濟效益237萬元,同時還使尿素裝置夏季滿負荷運行,每天可多產尿素20噸。

通過上述技術改造,大慶石化總廠的節能工作取得顯著的成效。一九八五年,該廠的煉油單位能量因素耗能已降低為16.53萬大卡/噸原油,低於石化總公司規定的18萬大卡/噸原油的指標;化肥廠生產1噸純氮能耗降為17.04百萬大卡,化纖廠生產1噸化纖能耗降為2540萬大卡。

在技術改造中,大慶石化總廠還開展了治理“三廢”、保護環境的工作。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四年,全廠累計用於環保技措的投資達2669萬元,完成治理項目72項,使環境質量有了明顯改善。煉油、化肥、化纖係統各汙水處理場相繼建成投用後,汙水排放合格率逐年提高,繳納的排汙費逐年下降。從一九八三年三月和十一月起,煉油汙水、化肥汙水分別達到了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停止繳納排汙費。一九八五年底,化纖含氰汙水處理場也建成投用,日處理汙水2400噸。全廠釋放瓦斯從前每小時約13820立方米,經過治理,回收利用的已達12909立方米,回收率達93.4%,“黑龍”(煉油放空瓦斯)和“黃龍”(硝酸銨尾氣)已被消滅。廢渣,包括白土廢渣、酸渣、堿渣等,也已經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噪音的治理,也基本上符合國家要求了。

為了充分利用原油資源,提高煉油經濟效益,大慶石化總廠結合技術改造,在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一年的三年間相繼新建了丙烷脫瀝青、酮苯脫蠟、糠醛精製、潤滑油加氫等7套潤滑油生產裝置,形成了年產25萬噸潤滑油的生產能力,使煉油生產由燃料型發展為燃料、潤滑油型。另外,還新建了氧化瀝青裝置,形成了年產10萬噸瀝青的生產能力。這些裝置的建成投產,使原油中的潤滑油、瀝青組分得到了合理利用,增產了國家建設需要的短線產品。

與此同時,根據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和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的需要,大慶石化總廠加強了科研開發和技術革新。為了解決出口石蠟顏色發黃問題和生產食品蠟及食品包裝蠟,他們開展了石蠟低壓加氫工藝的研究工作,並於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建成了年設計能力為6萬噸的石蠟加氫工業裝置。用它生產的石蠟係列產品,質量大大提高,其中新產品食品蠟一九八一年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經過部級鑒定,認為該項工藝技術是先進的,產品質量和綜合效益均優於白土精製工藝。為了解決催化裂化汽油的臭味問題,他們結合催化裂化裝置的節能改造,增設了汽油脫硫醇設施,采用固定床方法,使催化裂化汽油的硫醇含量由13—18PPM降至5PPM以下,給生產高辛烷值汽油提供了高質量的組分。為了生產寒區需要的低凝固點柴油,研究成功了在柴油、煤油組分中加入柴油流動性改進劑的新方法。采用摻入這種改進劑的柴油經寒區行車試驗,性能與不加劑的同類產品相當,從而擴大了輕柴油原料來源,並可以節省煤油組分。為了擴大石油焦的產品品種,他們應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開發的技術,對延遲焦化裝置進行了改造,試製成功了製造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的優良材料——針狀石油焦,質量達到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水平。此外,配合煉油廠的質量管理和生產自動化,大慶石化總廠還研製成功了包括反應分析儀、航空煤油冰點分析儀、比重分析儀、油品閃點分析儀、凝固點分析儀、硝酸PH分析儀等在內的在線質量分析儀表和適用於高寒地區重質油計量的靶式流量變送器等自動儀表,並應用微型電子計算機實現了油品貯運係統的自動控製。

大慶石化總廠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的技術改造,還體現在推廣應用各種現代化的管理技術與方法上。為了使管理工作適應現代化需要,他們在計劃工作上已開始應用目標管理、線性規劃和預測技術等手段,優化生產方案,並在石油化工研究院的協助下應用計算機編製優化生產方案,建立了633個約束方程、879個變量的數學模型,應用這個方案在加工量不變的情況下可增加收益1152萬元。在財務管理上,應用了目標成本、成本控製、投入產出法,確保增收節支,提高效益。在質量管理上,建立管理信息體係,加強市場調查和售後服務,開展質量管理小組活動。先後有5個質量管理小組被評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優秀小組,3個被評為省優秀小組,16個被評為市優秀小組。在裝置大檢修和技措改造施工管理方麵,推廣應用了網絡計劃技術、優化施工方案、統籌法等,用以指導施工的已有132項。在設備管理上,應用了綜合管理工程、全員生產維修等方法,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效能。到一九八五年,全廠17637台設備中,完好率達到98.2%,598台主要設備完好率達到98.06%,靜密封點的泄漏率為0.34‰。

不斷深入發展的技術改造,為大慶石化總廠的生產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九八五年同一九七七年相比,在原油加工量基本上沒有增加的情況下,原油加工深度有很大提高,煉油、化工裝置由25套增加到36套,產品品種由42種擴大到61種,並新增潤滑油年生產能力25萬噸;化纖生產係統經過改造,實際年生產能力由3500噸提高到5500噸,丙烯腈收率已接近上海石化總廠引進裝置的水平;全廠實現的工業總產值由11.6億元增加到14.69億元,增長了26.4%,利稅總額由5億元增加到7.33億元,增長了46.5%。

四、進一步發揮優越條件

大慶石化總廠建廠二十多年來,生產建設取得巨大的成績。隨著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它必將作出更大的貢獻。

大慶石化總廠進一步發展的條件是優越的。首先,它地處大慶油田,離最近的原油集輸庫站隻有5.5公裏。長期穩定和輸送便利的原油供應,以及大慶油田豐富的油田氣體資源,是該廠發展石油化工得天獨厚的條件。其次,它已建立了比較齊全的原油一、二次加工裝置。煉廠氣體產量多,可以發展經濟效益較高的氣體加工工業。氫氣資源豐富,有相當的加氫裂化、加氫精製能力,具備深度加工的基本條件。再次,它還有比較齊全配套的公用工程係統,並有一定的潛力可以加以利用。如供水和供蒸汽能力,鐵路運輸站場,以及消防、通訊和生活服務係統,不必大規模擴建即可滿足更大發展的需要。第七個五年計劃期間,裝置擴建和挖潛改造也不需要大批增加勞動力。另外,與大慶石化總廠毗鄰的大慶30萬噸乙烯工程,是“六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工程之一,已於一九八六年上半年建成試運。這兩個廠可以發揮聯合的優勢,促進石油化工的發展。在統籌規劃下,大慶石化總廠將把燃料重油、輕烴、正己烷等16種物料直接輸往乙烯廠,乙烯廠也將把裂解加氫汽油、油田幹氣等6種物料輸往石化總廠;石化總廠可為乙烯廠提洪生產、生活用水,乙烯廠多餘的電力可以滿足石化總廠新增負荷的需要。

根據這些有利條件,大慶石化總廠按照上級的要求,編製了“七五”發展規劃。總的規劃設想是,依靠技術進步,充分利用現有物質技術基礎,挖掘內部潛力,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增加輕質油品收率,降低能源消耗,並發揮油、化、纖結合的優勢,實現少投入、多產出,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

按照長遠規劃,“七五”期間大慶石化總廠將新建常壓渣油催化裂化、氣體分餾、液態烴脫硫、烷基化、聚丙烯等二次加工裝置及其配套工程。這些裝置建成投產後,全廠輕質油品收率將由一九八五年的60.82%提高到一九九○的66.82%,煉廠氣體利用率將由一九八五年的16.89%提高到一九九○年的70%以上,石油化工產品品種將由一九八五年的61個擴大到84個,汽油的辛烷值將達到90—97號。其他如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等水平也將有進一步的提高。那時的大慶石化總廠,將發展成為技術先進、生產配套、環境優美、效益顯著的現代化石油化工企業,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