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蘇誌航這個疑惑終於在此刻得到獨孤求敗精神意念後豁然開朗,原來原先自己走入了大誤區。
獨孤求敗所說的“木劍”,與蘇誌航理解中的“木劍”是截然相反的兩回事!
可能是諸多武俠小說裏麵高手們飛花摘葉皆可傷人的描述先入為主,蘇誌航理所當然的認為原著裏“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說的是獨孤求敗內力深厚之後,即便是草木灌注內力之後也能不遜色於長劍,威力不減。
這種說法乍一聽合情合理,不過,蘇誌航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這是高手的境界而非劍道的境界,獨孤求敗的稱號是“劍魔”而非“神魔”,蘇誌航理解的“木劍”實際上與劍道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前文已經提過,蘇誌航先天功大成後就已經可以凝氣為劍,但是劍法雖然達到“精通”,連“大成”都算不上,難道蘇誌航這也算是成功修成“木劍”境界了嗎?
顯然不是,這隻是蘇誌航深厚的內力起了作用,與劍道沒有半毛錢關係,所以那是蘇誌航隻能算得上“高手”而非“劍道高手”。
直到此刻,感悟了獨孤求敗留在劍塚的意念之後,才恍然大悟,驚覺自己的想法甚至與獨孤求敗背道而馳。
無限空間的武學世界多不勝數,但是大體的發展可以歸為五類:體,技,氣,心,勢。(*注一)
獨孤求敗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指的自然是力隨勁走,借重劍之勢以達霹靂之效,雖然說是借勢卻屬於“技”之一道,與氣勢無關,而“草木竹石均可為劍”同樣屬於“技”之一途,隻不過比之更進一步。
相信大家都有過不小心被紙片劃破手指的經曆,但如果想刻意去做卻無能為力了,獨孤求敗所悟“木劍”就與此類似,即便是身無內力之人,手中不管是紙片還是樹葉,隻要能夠把握時機運好勁力,紙片也能劃破手指,樹葉也可割破喉嚨,看似不奇怪,但若是能夠自如把握這些時機,絕對是駭人聽聞,這才是真正的“木劍”境界,絕非蘇誌航理解的那番淺薄。
現在看來,笑傲裏令狐衝雖然身無內力,隻憑一把長劍與獨孤九劍就能發揮莫大威力,不僅不是沒有理解獨孤求敗,反而誤打誤撞間摸到了“木劍”的邊緣,得了獨孤九劍的真正神髓。
注一:
“體”即走的是煉體之路,最典型的就是洪荒中的巫族,隻修肉身,一力降十會;“技”指的便是各式招式,就像《笑傲江湖》裏五嶽劍派,所修劍招就屬於“技”的分支;
所謂的“氣”不必贅言,大家都懂;“心”的方麵就有些飄渺了,可以理解為《大唐雙龍傳》中各大宗師,出手之時都有其獨特意境,這便是“心”了;
最後的“勢”,看似與“心”重疊,卻截然不同,而是指人將自身氣勢融入武功之中,代表世界是《陽神》,所有人的神通武道,拳意都帶有強烈的自身的“勢”。
當然,大多數世界都不是單調的,更多的是百花齊放。好比《風雲》世界,聶風、步驚雲自帶的風雲命格,雄霸的霸主命格屬於“勢”,而劍聖的“毀天滅地劍二十三”則屬於“心”,絕無神的不滅金身屬於“體”······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