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發展(1 / 2)

這日清晨,雨過天青,路邊的一間茶館,也如同往日一般,早早開門迎客。雖然現在天色尚早,但在館內已經聚集起不少的顧客。

一名身材高大的漢子走進館內,老板連忙上前,熟絡地招呼道:“老趙來了,還是老三樣?”眾人也紛紛打招呼,老趙也一一回應,顯然,這老趙是茶館的熟客。

眾人見老趙滿麵春光的模樣,甚至走路都有些飄飄然,不由問道:“呦,老趙這是遇到什麼好事了,怎麼一大早就這麼喜氣洋洋?”

此時老趙剛坐下,還不及回答,便有知情人士爆料道:“你還不知道?去年老趙的黃晶米賣瘋了,昨天又是收米的日子,十幾家米莊去老趙家搶米,嘖嘖,那場景,可惜沒直接打起來。”

所謂的“黃晶米”,乃是一種特殊的米種,不但對生長環境的要求十分苛刻,其本身也是十分的脆弱,稍有不慎便會死亡。

如果想要種植成功,不但要求種植者對它的習性非常的了解,澆水施肥都不能馬虎敷衍,還需要有數百普通人又或是數名高手時刻守在一邊,進行維護,否則隨時可能功虧一簣。

當然了,既然這黃晶米付出的心血如此之大,獲得的回報自然也是不菲。黃晶米不但在味道上甩出普通米種幾條街,對人身也有巨大的益處,長期食用,絕對是強身健體。

對武者來說,這黃晶米對內功的修行更是有小小的加成。這一點加成雖小,但是若是一日三餐均是以此為食,那效果可就十分可觀了,也難怪黃晶米會受到如此推崇。

當然了,黃晶米的市場如此之好也是有原因的。因為普通的糧食種植,如今已經全都被藍翔書院承包了。對,你沒看錯,就是承包了。藍翔書院所有六、七年紀的學生,除了學習,還需要下地耕種,沒有例外。

藍翔書院的六七年級學生,不管招式如何,至少內功基本都肯定早就大成,接近圓滿了。不管是力量、速度、體力、眼力、學習能力都不是普通人可比的,耕種的效率更是誇張。

至少,如今的乾朝境內,糧食已經有點泛濫的趨勢。在大家都能吃飽飯的情況下,有更高的追求也不奇怪了。

大家恍然大悟,紛紛起身恭喜。聽到眾人的恭賀聲,這老趙更是樂得見牙不見眼,開始嘚瑟道:“老趙我好歹也是從神農學院的優秀畢業生,這點小事情還不是小菜一碟,我跟你們說······”

此時距離蘇誌航推行義務教育,已經有了六年時光。當初的發展果然不出蘇誌航所料,在蘇誌航推行義務教育時,無數百姓交口稱讚,但是世家大族卻是各種抵製。

不但朝中有不少人辭官離開,而且那一年開始,每年都有無數的豪門子弟“被各種意外”後雪藏起來,就是為了躲過被蘇誌航強製送到藍翔書院的命運。甚至還有數大勢力選擇隱世,乃至將小輩送至海外。

對於這些人的小動作,隻要對方沒有阻擾其他人的機會,蘇誌航就冷眼旁觀。因為蘇誌航相信,隻要等到下一代,這些人就會悲哀的發現,自己已經被時代的車輪遠遠拋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