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你為什麼不幸福——人類本質的異化(5)(1 / 3)

而如果,你已經買到自己心儀的美容護膚品,可是皮膚出現了過敏不適時,那麼當務之急是想方設法讓化妝品適應你的臉,而不是讓你的臉適應化妝品。因此,當女性讀者和男友之間出現摩擦時,這些文章永遠是不分青紅皂白的站在作為時尚雜誌主要讀者群體的白領女性這一邊,給女性讀者提供各種攻略指南。

這些攻略指南包括:當你和老公因為你的某種惡劣行為而與你爭吵時,這些文章教你應該如何將自己打造成受盡委屈的無辜者的形象向他父母告狀,讓老公在他父母的責罵下主動來向你道歉;如果老公下班以後總喜歡與哥們一起談天說地,那麼這些文章教你如何在服飾裝扮和言行舉止上更加性感撩人以挑動起老公想和時刻不離的強烈欲望,讓他從此以後重色輕友;在你即將過生日的時候,那些文章教你如何通過恩威並用的戰略戰術來讓男友心甘情願地送給你垂涎已久的禮物;當你和男友準備訂婚時,這些文章教你如何給男友製造壓力,讓他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得手,除非在房產證上隻署你一個人的名字,否則他會發現還有很多比他更高、更富、更帥的家夥正在“磨刀霍霍向新娘”。

總之,無論這些“愛情36計”是否行之有效,它們都是在向女性讀者們灌輸一種極端自私自利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表麵上情感專欄裏麵的這些文章是在幫助白領女性讀者,但實際上是在毒害她們!因為,如果女性讀者們長期在這些精神毒品中尋找樂趣甚至將裏麵所謂的愛情攻略付諸實踐的話,那麼逐漸學會了在感情中工於心、不擇手段的“她”即使得到了理想的結婚戒指也永遠無法補償“她”為此付出的慘重代價——“她”已經徹底失去了原來那個擁有真實個性,曾經以自由的情感價值尺度和倫理價值尺度來擁抱愛情的自己!如果女人輸掉了自己,光贏個好老公又能如何?

而對編輯來說,由於資本邏輯要求他們必須做一個消費主義代言人,他們自己真實的社會認知價值尺度早已經被時尚雜誌界所通用的標準化操作規程給徹底閹割掉了!於是,寫作這一異化勞動過程的產物隻能是一篇篇“去人格化”的消費主義宣傳稿。

其實,翻開大多數市麵上的時尚雜誌,你都會發現,不管它們的攝影圖片有多麼精美,欄目設置有多麼豐富,每一期雜誌的主題口號有多麼標新立異,但雜誌裏占據重要版麵的文章在思想內核上其實都是千篇一律的“消費指南”!而隻要是“消費指南”,文章的思想內核就始終難以超越那種試圖“以名牌商標兌換生命價值、以投資心態度量情感關係”的消費主義意識形態。於是,作為資本邏輯驅動下的標準化操作規程的產物,不僅越來越多的讀者被消費主義所洗腦,就連時尚雜誌的編輯們自己也在異化勞動過程中逐漸失去了反思能力——忘記了“消費主義”隻是資本邏輯在追逐經濟利潤的漫長旅途中所建構出來的一套自我美化的商業修辭而已。

被閹割了個性的藝人文案宣傳:我是一把炒勺

最後,我們來看下“藝人文案宣傳”這個職業。

作為藝人炒作團隊的成員之一的藝人文案宣傳,其主要工作內容有兩個:第一,撰寫新聞稿;第二,負責專業粉絲的管理。這種每天和“娛樂圈”打交道的工作也會被標準化的操作規程所“去人格化”嗎?當然會!因為,統治娛樂傳媒公司的仍然是資本邏輯,公司要想通過藝人賺取更多的廣告代言費用和商演費用,就必須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藝人的知名度,所以對於娛樂傳媒領域來說,產品的生產效率就是藝人的媒體曝光率。為了提高藝人的媒體曝光率,藝人炒作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必須像變形金剛一樣化身為一把沒有自由個性的“炒勺”,因為表達藝人文案宣傳自身真實個性的超功利性價值尺度,特別是審美價值尺度和倫理價值尺度都被藝人媒體炒作的標準化操作規程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給炸得灰飛煙滅,藝人文案宣傳幾乎每天都不得不製造“去人格化”的垃圾信息。譬如,無論我們發新聞來報道藝人出席的某媒體見麵會,還是在各大網絡論壇上貼圖展出公司給藝人拍攝的性感寫真集,藝人文案宣傳都隻能壓抑自己真實的審美價值尺度,在內容標題和網絡推廣關鍵詞中反反複複地使用能引發大家關注的肉欲的詞彙,將藝人身體上的“性符號”從藝人豐富多彩的生活過程中徹底“肢解”下來,在概念上使藝人從一個完整的“人”變成一條“乳溝”或者一條“事業線”等。而使用這種“將人肢解為器官”的生物性語言無非是為了吸引目標網民的眼球,以增加關於藝人的新聞報道和論壇帖子的點擊率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