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擊浪從茲始——《七古①·送縱宇一郎東行》
一九一八年四月
雲開衡嶽積陰②止,天馬鳳凰③春樹裏。
年少崢嶸屈賈才④,山川奇氣曾鍾此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⑥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⑦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裏⑧。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⑨。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
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這首詩最早非正式發表於《黨史研究資料》1979年第10期,是由羅章龍在《回憶新民學會(由湖南到北京)》一文中提供的。
題解
這首詩寫於1918年,當時作為新民學會會員的縱宇一郎(即羅章龍)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準備赴日本留學。離開長沙前,新民學會會員在長沙北門外的平浪宮聚餐,為其餞行,毛澤東以詩相贈,表達了自己真摯的惜別之情。
毛澤東之所以贈詩給羅章龍,是因為他們曾有一段不同尋常的交往。1915年9月,毛澤東用筆名“二十八畫生”(“毛澤東”三字的繁體共二十八畫)向長沙各校發出“征友啟事”,尋求誌同道合的朋友。首先響應的就是羅章龍。後來毛澤東在俄國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創建新民學會,羅章龍又是最早成員之一,可以說兩個人的友誼非常深厚。
羅章龍(1896~1995年),湖南瀏陽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被開除黨籍,後曆任河南大學、西北聯合大學、湖南大學等校教授。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
注釋
①七古:中國古體詩的一種,句數不限,每句七字,通常偶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不像格律詩那樣講究平仄對仗。
②衡嶽積陰:衡嶽,即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中部,有七十二峰。這裏泛指湖南的山巒。積陰:山間的雲霧。
③天馬鳳凰:傳說中的靈異動物,古人以它們象征聖賢的出生,這裏指嶽麓群山中的天馬山和鳳凰山。
④年少崢嶸屈賈才:崢嶸,高峻的樣子。常用來比喻人的才能、品格超乎尋常。屈原是戰國時愛國詩人。賈誼則是西漢時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兩人都才華橫溢,並且都曾被貶到長沙。
⑤山川奇氣曾鍾此:奇氣,靈異之氣。鍾:聚集。古人有人傑地靈的說法,認為山川靈秀之氣所聚集,便產生傑出人物。此,指衡嶽,但實指長沙。
⑥鯤鵬擊浪:《莊子·逍遙遊》說,鯤魚所化的大鵬鳥,從北溟飛到南溟時,“水擊三千裏,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裏。”
⑦艟艨:通“艨艟”。指古代大型的戰船,這裏指輪船。
⑧東風吹萬裏:這裏指被春風吹得無影無蹤。東風:春風。
⑨宇宙看稊米:把世界看做一粒小小的米。稊米,一種草的種子,形如小米。
滄海橫流:大海之水四處漫流。常以之比喻天下混亂、社會動蕩不安寧。
從君理:跟你一同治理。
名世於今五百年:語出《孟子·公孫醜下》:“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
諸公碌碌皆餘子:語出《後漢書·禰衡傳》:“餘子碌碌,莫足數也。”諸公:指當時的當權人物。碌碌:平庸。餘子:通“餘”,其餘的人。
崇明對馬衣帶水:崇明:島名,在長江入口處。對馬:日本島名。衣帶水:隻相隔一衣帶寬的水,比喻距離很近。
東瀛濯劍:東瀛,本指東海,這裏指日本。濯劍:喻指留學磨煉革命意誌。
我返自崖君去矣:化用《莊子·山木》之語:“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君自此遠矣!”崖:岸邊,岸。反:通“返”。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但是卻沒有半點哭哭啼啼的情調,而是表現出強健的氣度和瀟灑的風采。全詩中既有激勵也有關懷,在殷切的囑咐中既有依依不舍的留戀,也有革命的激情,其中許多話雖然是對朋友的勉勵,其本質上也是詩人的自勉。這首詩直抒胸臆,充分體現了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那巨人般的胸襟以及“風華正茂”的英邁豪氣,大大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送別詩。
全詩的開頭四句為我們點明了送別的時間、地點,描繪了送別的環境和氣氛。據說,那幾天連日陰雨,直到輪船將要開啟的時候,天空才開始放晴,因此就有了“雲開衡嶽積陰止”的句子。“天馬”、“鳳凰”表明了送別的地點是湖南長沙,而“春樹”則表明此時的時間是春天。接著作者以一句“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鍾此”來說明湖南長沙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山川奇麗、人傑地靈的地方,屈原和賈誼都曾光臨這裏,這也是作者對羅章龍的讚美,說他的才華可以與屈原和賈誼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