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友情詩(3)(2 / 3)

尾句“妙香山上戰旗妍”一句,形象鮮明,極富情致,不僅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和自豪感,而且也預示著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最後一定屬於中國人民。

這首詞從大處著筆,境界宏遠,從舊社會說到新紀元,從新紀元說到妙香山,在短短的六句裏闡釋出戰爭與和平這樣宏闊的命題,由此可見毛澤東那獨特的思想和寬廣的胸懷。

莫歎韶華容易逝——《七律·和周世釗同誌》

一九五五年十月

春江①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

風起綠洲②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

尊前③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④可哀。

莫歎韶華⑤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⑥。

這首詩隨信最早發表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毛澤東書信選集》。原來沒有標題,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選》為這首詩加上了現在的標題。

附:周世釗原詩

七律隨從毛主席登嶽麓山

滾滾江聲走白沙,飄飄旗影卷紅霞。

直登雲麓三千丈,來看長沙百萬家。

故國幾年空兕虎,東風遍地綠桑麻。

南巡已見升平樂,何用書生頌物華。

題解

1955年6月,毛澤東回到湖南長沙視察工作。在少年同窗好友周世釗等人的陪同下,興致勃勃地重遊了湘江和嶽麓山等地,陪同的老友周世釗回來後,寫下《七律·從毛主席登嶽麓山至雲麓宮》

一詩,記述了他與毛澤東同遊的情況。二人分手後,周世釗將此詩和其他幾首詩抄寄毛澤東。10月4日,毛澤東給他回信說:“讀大作各首甚有興趣,奉和一律,尚祈指正……”毛澤東奉和的詩作,便是這首《七律·和周世釗同誌》。

周世釗(1897~1976年),字悖元,別號東園,湖南寧鄉人。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的同學,新民學會成員。1927年,毛澤東走上井岡山從事革命鬥爭,周世釗則一直從事教育工作。他們走的道路雖然不同,但二人一直情意拳拳,肝膽相照。新中國成立後,曆任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校長、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湖南省省長等職。他與毛澤東常有書信來往,並有詩詞唱和。

注釋

①春江:指湘江。

②綠洲:指橘子洲。因其景物蒼翠,在春天時呈綠色,所以稱“綠洲”。

②尊前:酒席前。尊同“樽”,古代的一種酒器,這裏指酒杯。

③雞蟲事:唐代杜甫有《縛雞行》一詩,“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④韶華:美好的年華,指人的青年時代。

⑤赫曦台:在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山嶽麓書院。朱熹曾稱嶽麓山頂為赫曦,所以後來稱山上的台為赫曦台。清朝時因為山上的台已被毀壞,所以將原“赫曦台”匾額懸於嶽麓書院“前台”,由此更名為赫曦台。

賞析

這首詩是毛澤東寫給周世釗的“和詩”,與周詩不同的是,毛澤東並沒有順著周詩的思路去歌頌太平盛世,而是以輕快活潑的文字抒發了自己和家鄉老友之間濃濃的情意以及與其久別重逢後的喜悅。

首聯“春江浩蕩暫徘徊,又踏層峰望眼開”,作者舊地重遊,先是在湘江流連,然後又重登嶽麓山,可見其遊興非常濃。出句“春江浩蕩暫徘徊”描寫了作者與友人一道暢遊湘江時愉悅的心情,但是由於時間有限,所以他們隻能做短暫的停留。對句“又踏層峰望眼開”寫作者和友人又登上年輕時不知登臨了多少遍的嶽麓山,站在山頂放眼遠眺。

那麼,作者登高後看到的景色是什麼樣的呢?頷聯給出了我們答案。“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這兩句描寫了作者登山後極目遠望所看到的自然景色,從而把我們帶進了一個生機勃勃、充滿希望的綠色世界。這種美景雖然可見但卻難以言表,可是作者卻把它寫得非常輕鬆、自然、美不勝收。

前四句描寫完風景後,作者由景生情,開始抒發自己的感慨。“尊前談笑人依舊,域外雞蟲事可哀”,這兩句寫作者與友人在山間把酒臨風,暢敘友誼,回憶往事的情景。朋友們現在全都健在,今天又都聚到一起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國際那些像雞蟲得失一樣渺小的事件又算得了什麼?人們為這些小事而鉤心鬥角實在是太可悲了。作者在這裏把國際事件通過朋友的談笑聯係在一起,既增添了詩的內涵,又表現出他博大、寬廣的胸襟。

尾聯“莫歎韶華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這兩句既是對友人的勉勵,同時也是作者的自勉。古往今來,許多詩人都哀歎韶華易逝,流露感傷之情,但是作者卻告訴友人:“不要感歎青春流逝得太快,三十年後的今天,我們這些好友不是又重新聚在一起,登上嶽麓山頂的赫曦台,所以我們要保持青春的朝氣,振奮精神,從而再作出一番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