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敘戰場——《西江月·井岡山①》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②在望,
山頭鼓角③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④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誌成城⑤。
黃洋界⑥上炮聲隆,
報道敵軍宵遁⑦。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1956年8月出版的《中學生》雜誌上,是謝覺哉在《關於紅軍的幾首詞和歌》的文章中提供的。
題解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發動了著名的秋收起義,但由於敵強我弱,在與國民黨的激戰中,起義隊伍損失嚴重。9月19日,隊伍退至瀏陽文家市,毛澤東說服眾人向江西萍鄉撤退。10月,起義隊伍在毛澤東的帶領下來到井岡山,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7月,湖南省委代表杜修不顧邊界特委和紅四軍軍委堅持井岡山鬥爭的建議,強行命令二十八團和二十九團進攻郴州,結果造成戰鬥失敗。毛澤東聽到這一消息,便親自帶領部隊去接應,隻留人數不足一個營的隊伍堅守井岡山。這時,湘贛兩省敵軍趁紅軍主力不在井岡山之際,大舉向井岡山進犯。麵對比我軍多十幾倍的兵力,井岡山守軍憑借黃洋界天險奮勇抵抗,與敵人激戰一天,最終擊潰敵人。這是一次以少勝多的偉大勝利,它保衛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毛澤東在9月率軍返回時,聞喜讀後,寫下這首詞來紀念這次保衛戰。
注釋
①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裏羅霄之腹”之稱。
②旌旗:旗幟,這裏指山下部分紅軍和井岡山一代的暴動隊等地方武裝。
③鼓角:戰鼓和號角。古代軍隊用鼓角發號施令,指揮行軍,這裏指我軍守軍的軍號聲。
④巋然:高峻獨立。
⑤眾誌成城:萬眾一心,用決心築起堅固的城防。《國語·周語下》:“故諺曰:眾心成城。”
⑥黃洋界: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外四個分別是八麵山、雙馬石、朱沙衝和桐木嶺,黃洋界兩側是懸崖,地勢十分險峻,易守難攻。
⑦宵遁:連夜逃跑。
賞析
這首詞的詞題為“井岡山”,但是全詞的內容卻不是寫山景,而是描寫為了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我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因此這首詞也可以說是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戰場速寫圖。
詞的上闋主要寫戰鬥場麵,開頭兩句以精致的對仗領起,分別從視覺和聽覺上描寫了我軍士氣高漲,嚴陣以待敵軍的雄壯氣勢,不僅為全詞奠定了昂揚的基調,也為詞的結尾寫我軍的勝利作了鋪墊。黃洋界位於井岡山上很高的位置,從這裏向下望去到處可見迎風飄揚的紅旗,山上也可以聽到軍號陣陣,可以說,這完全是一幅壯觀雄偉的人民戰爭圖景。
那麼,為什麼說開頭兩句不是寫敵人的囂張氣焰呢?這主要是因為毛澤東在1964年曾對《毛主席詩詞》的英譯者解釋:“‘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軍,黃洋界很陡,陣地在山腳,指揮在山頭,敵人仰攻。山下並沒有都被敵人占領,沒有嚴重到這個程度。”
接下來作者先從敵方寫起,“敵軍圍困萬千重”,這說明敵人在數量上占很大的優勢,並且是氣勢洶洶,耀武揚威而來,把我軍一層一層地包圍起來。麵對如此強大的敵人,早已嚴陣以待的我軍並不把敵人放在眼裏,他們是“巋然不動”,這充分表現出我軍戰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下闕主要寫戰鬥經過,“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誌成城。”這兩句寫出了我軍戰勝敵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根據地的軍民同仇敵愾,齊心抗敵。其次,我軍事先早就構築好了工事,戒備森嚴地等待敵人的到來,我軍打的是有準備之戰,因此戰鬥的勝負早就有了結果。
接著作者並沒有寫戰鬥的具體過程,也沒有渲染戰場的慘烈景象,而是充分發揮短歌小令寫意抒情的特長,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了這次戰鬥的地點和勝利的必然結果。“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這兩句巧妙地嘲笑了敵人,有力地鼓舞了根據地軍民,同時與上闋根據地軍民的備戰與巋然不動的情景相照應,前後貫通。當時敵人派出四個團從井岡山西北麵最險要的黃洋界對我軍發起進攻,根據地軍民堅守陣地,奮勇抗敵,連續打退敵人四次衝鋒;後來我軍調來一門迫擊炮,向敵人發射炮彈,敵人聽到炮聲後,誤以為紅軍主力已經回來,連夜就倉皇逃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