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山水詩(2)(1 / 3)

與前兩句重點描述自己觀潮的視角不同,後兩句轉換了描寫的角度。“人山紛讚陣容闊”,作者在這句裏突出了其他觀潮者的反應,通過人們對江潮的稱讚歎賞,寫出了江潮如千軍萬馬一樣,向前奔騰推進的壯闊景象。“鐵馬從容殺敵回”化用陸遊的“鐵馬冰河入夢來”,寫出了作者觀潮後的總體感受和想象,回落的江潮波光閃耀,就像一隊隊披掛鐵甲的戰馬殺敗敵人後從容歸去一樣。

總的來看,這首詩雖然隻是一首即興之作,並且篇幅短小,但是卻寫出了錢塘江湧潮時潮起潮落的全過程,並且前兩句寫錢塘潮來勢迅猛,後兩句寫錢塘潮從容回落,前後映襯,首尾呼應。首句和末句都化用古人的詩句,這表現出毛澤東非凡的藝術創造力。

雲橫九派浮黃鶴——《七律·登廬山①》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②。

冷眼向洋看世界,熱風吹雨灑江天。

雲橫九派浮黃鶴,浪下三吳③起白煙。

陶令④不知何處去,桃花源⑤裏可耕田。

這首詩最早發表於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詩詞》。

題解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廬山先後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7月2日至8月1日)和八屆八中全會(8月2日至16日)。會議由毛澤東主持,在會議中總結了1958年“大躍進”的經驗教訓,糾正了高指標、浮誇風、共產風等“左”的偏差,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會議之前,毛澤東登上廬山,觀賞美景,在下山後不久寫下了這首詞。詩前原有一篇小序:“1959年6月29日登廬山,望鄱陽湖,揚子江。千巒競秀,萬壑爭流,紅日方升,成詩八句。”由此可見毛澤東當時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

注釋

①廬山:位於江西省北部,北臨長江,南靠鄱陽湖,風景壯美,氣候宜人,是馳名中外的避暑勝地。相傳公元前600多年周定王時期,有匡姓兄弟七人結廬隱居在山上而得名。

②四百旋:廬山盤山公路35公裏,有近四百處轉彎。

③九派、三吳:毛澤東1959年12月29日致鍾學坤的信中曾寫過“九派,湘、鄂、贛三省的九條大河。究竟哪九條,其說不一,不必深究。三吳,古稱蘇州為東吳,常州為中吳,湖州為西吳。”

④陶令:即陶潛(公元365~427年),一名淵明,字元亮,東晉詩人,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曾經做過彭澤縣令,所以又被稱為陶令他曾經多次登臨廬山,他辭官後的歸耕之地,離廬山也不遠。

⑤桃花源: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設想的一個沒有租稅,沒有壓迫的理想世界。

賞析

廬山之美天下聞名,因此歌詠廬山的名篇佳作也非常多,淳厚的文化氛圍為廬山的自然美增添了異彩。1959年6月底,毛澤東也登上了廬山,站在山頂,他遠眺山景、水勢,由景及情,為廬山留下了這首豪放之歌。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開篇橫空一個“飛”字,氣勢磅礴,而且靜景動寫,描繪廬山突兀而來,就仿佛是從天外飛來一樣,巍然聳立在長江邊上,以“大江”與“飛峙”的廬山相映襯,使廬山的雄姿更加鮮明突出。緊接著,作者用一個“躍”字表現出他登山的輕快神速,“四百旋”則寫出了環山道路的盤旋曲折,這句將作者登上廬山時那種興奮而輕鬆的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首聯開門見山,點明題意,廬山的飛峙和作者飛躍登山的豪情,都體現出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讓我們不禁聯想到新中國就如同雄偉壯麗的廬山一樣,屹立在世界的東方,而祖國的建設也正在以一日千裏的態勢飛躍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