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殺人刀:比喻屈原與小人鬥爭的“筆”。
③艾蕭:即艾蒿,臭草,這裏比喻奸佞小人。
④椒蘭:申椒和蘭草,皆為芳香植物,這裏比喻賢德之士。
賞析
屈原是毛澤東最為崇敬的一位詩人,以屈原作品為代表的《楚辭》是毛澤東喜愛閱讀的書籍之一,這首七絕詩就是作者再讀《楚辭》後的感懷之作,它藝術地概括了屈原悲劇的一生,熱情地讚頌了他的文學成就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屈子當年賦楚騷”,首句開門見山,直陳其事,說明屈原當年寫下了許多以《離騷》為代表的“楚辭體”、“騷體”形式的詩歌,這是作者對屈原創造精神、創作成果的總讚。
“手中握有殺人刀”寫得既通俗、形象,又很有力,“殺人刀”本來是指在戰場上的戰鬥武器,這裏把屈原手中的筆比做殺人的利器,是作者對屈原作品戰鬥力的高度讚美。在屈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的忠君愛國以及憂民的感情,他希望君主能聽從他的意見,使國家強盛起來,並痛斥那些蒙蔽君王、危害國家的奸佞小人,用手中的筆與他們進行頑強的鬥爭。
“艾蕭太盛椒蘭少”,這句用兩個相對立的比喻描繪了屈原當時所處的政治環境。讒害屈原的小人太多,而能幫助屈原的賢德之人太少,通過對比說明反動勢力已經占了上風,所以“殺人刀”也就無用武之地了。
既然理想不能實現,品格上又不肯妥協,那麼“賦楚騷”者隻能“一躍衝向萬裏濤”。“一躍衝向”表明屈原為堅持真理義無反顧投向江中的無畏形象,這句除了表達了對屈原的讚美和憑吊之情外,也說明屈原所堅持的真理是永遠不會消亡的,這也使屈原的悲劇結局變得壯烈。
一篇讀罷頭飛雪——《賀新郎①·讀史》
一九六四年春
人猿相揖別②。
隻幾個石頭磨過③,小兒時節。
銅鐵爐中翻火焰④,為問⑤何時猜得,
不過幾千寒熱⑥。
人世難逢開口笑⑦,上疆場彼此彎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⑧。
一篇⑨讀罷頭飛雪,
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
盜蹠莊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東方白。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紅旗》1978年第9期
題解
毛澤東非常喜歡讀曆史著作,即使在革命戰爭年代,他也不忘讀史書。新中國成立後,日理萬機的他更是以驚人的毅力通讀了《二十四史》。在逝世的前一年,他還曾兩次閱讀《晉書》。他不僅喜歡讀正史,還喜歡讀諸如“演義”、“筆記小說”等野史。他提倡讀史不是因循守舊,不是頌古非今,而是從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指導今天的鬥爭和建設。可以說,毛澤東不僅從曆史中讀出大學問、大智慧,還讀出了中國革命。1964年春,毛澤東讀完舊史,心潮澎湃,腦海中浮想聯翩,於是拿起筆寫下了這首雄偉的詩篇。
注釋
①賀新郎: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後來將“涼”字誤作“郎”字。
②揖別:作揖而別,也就是拜別。
③石頭磨過:把石頭磨成石器,這裏指石器時代。
④銅鐵爐中翻火焰:銅器和鐵器都要用爐火來冶煉和翻鑄。所以這裏指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
⑤為問:請問。
⑥寒熱:一年中隻有一個冬天(寒),一個夏天(熱),所以用寒熱指代年。
⑦人世難逢開口笑:唐代杜牧《九日齊山登高》:“塵世難逢開口笑”。
⑧流遍了,郊原血:倒裝,也就是郊原流遍了血。
⑨一篇:一部。
(10)頭飛雪:鬢發花白
(11)五帝三皇:“三皇五帝”的倒裝,傳說中國上古有三皇五帝,具體名稱說法不一。
(12)過客:過往的客人,這裏泛指古往今來的人。李白《擬古十二首》其九:“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13)盜蹠:春秋戰國之際的奴隸起義領袖,被統治階級汙蔑為“盜”,後來襲稱盜蹠。
(14)莊:相傳是戰國時楚國農民起義領袖。
(15)陳王,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
(16)黃鉞:黃金裝飾的斧子,象征帝王權力。《書·牧誓》,“王左仗黃鉞,右秉白旄以麾”。
賞析
毛澤東一生愛讀史書,這首《賀新郎·讀史》就是寫他的讀史心得,全詩囊括了以中國曆史為中心的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而著墨僅僅115個字,的確是氣勢恢宏,古今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