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12平方米的童年(1 / 3)

鈴鈴鈴。。。

鈴鈴鈴。。。

聽到鬧鍾聲音的於福紅,習慣性的從床上坐了起來,閉著眼睛緩神。

“起來了,蕭材”不一小會,於福紅開始拍打身邊躺著的老公,一個鬧鍾永遠叫不醒的人。

“幹嘛啊”三四十歲的蕭材像個小孩子一樣,明知是喊自己起床,但還是不耐煩的說了句。

“你說幹嘛,起來了。”

“兩點半了?”

“趕緊起來,別把勇子搞醒了。”

“這時間怎麼過的這麼快,剛睡著就兩點半了”蕭材一邊坐起來一邊抱怨著,沉悶的吐了吐口氣,昨日的疲憊還未散去,卻又要開始新的一天。

於福紅是奶奶的二女兒,在家排行老四,也是善善爸的妹妹;早年嫁給了隔壁鎮的蕭材,兩人在1995年迎來了他們的兒子蕭勇,一個肉嘟嘟的大男孩。

在20世紀90年代,SH大力開發PDX區一時聚集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其中也包括兩位在浦東東崗菜市場賣豬肉的蕭材哥哥;所以1997年於福紅一家三口搬家來到SH賺錢謀生。

於福紅他們一家租的住房是一個12平方米的瓦房,在SH浦東的一個棚戶區;屋子用一塊布簾分割開來,一大半用來存放雞毛、鴨毛和一些工具,還有一小半空間放了一張床算是一家人的生活區域;整個屋子除了陰暗潮濕外,還透著一股夏日的腐臭味,待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這種味道。

剛去SH的前三年一家人經營著一個家禽攤,2000年的時候,勤勞能幹的於福紅又在菜市場盤下一個豬肉攤,總想窮盡所有精力去掙錢,自此之後於福紅和蕭材各自負責一個攤位,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永遠睡不飽的覺。

微弱的燈光,寂靜的空氣,別人在睡夢中,而於福紅蕭材卻坐在床上用意念與身體做鬥爭;十來分鍾後,於福紅還是咬咬牙先起了床,穿衣洗漱;而後蕭材微微歎上一口無奈的氣爬起來,順便給兒子蓋好被子。

“路上騎車慢點”於福紅囑咐準備出門去十公裏外批發市場買豬肉的蕭材。

“知道了”蕭材帶上安全帽,擰了擰摩托車的油門。

“還有付錢的時候多數一遍”因為每次批發豬肉都是清晨,頭腦不是很清醒,之前有次批完豬肉回家對賬發現當時糊裏糊塗的多給批發戶300元;所以自此之後每天出發前於福紅都要囑咐一番。

“恩。”

“路上慢點騎”看著丈夫一個鬆刹,摩托車就飛奔而去;於福紅追出門大聲的喊道。

隨後於福紅倚在門前看著不遠處丈夫摩托車準備拐彎到大馬路上,一簇亮紅亮紅的摩托車尾燈亮起心才稍許踏實下來。

看著背影漸漸遠去,於福紅也要開始忙碌了。

第一件事:親吻熟睡的兒子。

第二件事:將屋子裏一籠雞和一籠鴨搬到屋外牆邊的一塊空地處。

第三件事:將熱水、煤爐、脫毛機、插線板、刀和桶之類的東西搬出來;於福紅雖是一位普通的婦女,但做起事來絲毫不比男人差,甚至可以說她是兄弟姐妹中最能幹的一個,幹練且不拖泥帶水;就像每天清晨這樣的準備工作,既要抓緊時間又要輕拿輕放而不影響孩子的睡眠。

第四件事:開屋外的燈,關屋裏的燈,關上房門;讓那12平方米的房子重歸安靜。

第五件事: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