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六
李某,男,39歲,工人,2002年7月1日初診。
近兩年來曾不明原因雙下肢出現紫斑。尿檢:蛋白(+),在某醫院服中藥治療,未再發現紫斑,但腎功能有異常。於2007年7月1日來餘門診。症見:納差不欲食,少腹痛,小便短赤,大便幹。尿常規:蛋白(+),白細胞(+)。查腎功能:尿素氮7.30mmol/L,血肌酐160μmol/L。舌質淡紅,舌苔白膩,脈沉細。中醫診為紫斑,西醫診為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慢性腎衰竭。久治不愈,濕熱毒邪,蘊結於胃,下損及腎。擬用和胃降濁,清化濕熱。
陳 皮10克 半 夏10克 茯 苓20克 竹 茹10克
生大黃10克 生槐花30克 厚 樸10克 砂 仁10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山茱萸20克 菟絲子30克
紫 草20克 白茅根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救腎膠囊(院內製劑),每次3粒,日3次,口服。
2002年8月19日,上方服14付。尿檢:蛋白微量,白細胞(-)。查血肌酐143μmol/L,尿素氮5.90mmol/L。口甜,乏力,腰腹部隱痛,小便黃,眠差,舌質淡紅,舌苔黃膩,脈沉細。擬用益氣養血,清熱利濕。
黃 芪30克 當 歸15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延胡索12克 茯 苓20克 補骨脂15克 生槐花30克
大黃炭6克 薏苡仁20克 砂 仁10克 紫 草20克
白茅根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救腎膠囊,繼服。
2002年10月21日,上方服14付。脈沉細,舌苔薄潤,質淡。近日感冒,左下腹部痛,痛時大便溏,尿檢(-)。查腎功能:尿素氮7.6mmol/L,血肌酐107μmol/L。改用益氣健脾,活瘀益腎法。
黃 芪30克 黨 參15克 白 術10克 茯 苓30克
薏苡仁30克 白 芍20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延胡索12克 訶 子20克 補骨脂20克 白茅根30克
甘 草6克
救腎膠囊,減為每次2粒,日2次。
2003年7月16日,間斷服上方半年。B超:左腎95mm×37mm×42mm,右腎99mm×34mm×36mm,雙腎實質彌漫性改變。查尿素氮6.4mmol/L,血肌酐98μmol/L。病情穩定,血肌酐、尿素氮已降至正常。囑病人注意飲食,定期複查。
按語:本案患者紫癜已間發2年,從未係統治療,毒邪羈留體內已久,釀濕生熱,蘊結於中焦,中焦運化失職,納差不欲食,侵及下焦,以致排毒受阻,小便短赤,大便幹結,邪毒排泄受阻,於體內積聚則加劇了病情進展,形成惡性循環。疾病重疊,症情錯綜,認為該病案病機關鍵在於中焦是否健運,中焦健運,則濕熱得化,濕熱去,則飲食進,正氣漸盛則病邪自去。故方擬黃槐溫膽湯加涼血活瘀解毒之藥,意在和胃降濁、清化濕熱,恢複中焦健運之職。中焦運,下焦通,邪毒自去,改以益氣健脾、活瘀益腎之方善後調治,病情穩固。
六、係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
案 一
張某,女,16歲,學生,2003年8月29日複診。
2002年8月中旬患者外出遊泳,3日後感身體不適,發熱,關節痛,麵部出現散在性紅斑。赴某省級醫院檢查。尿常規:蛋白(+++),紅細胞(++++)。查血抗核抗體(ANA):(+),雙鏈脫氧核糖核酸抗體(抗ds-DNA):(++)。診斷為狼瘡性腎炎,給予潑尼鬆治療。家長主張患兒配服中藥治療,故來餘門診。症見:麵部紅斑減少,不發熱,關節不痛,飲食正常,大便日一次,小便深黃,泡沫較多。查尿常規:蛋白(++),紅細胞(+++)。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沉細。毒邪入侵,燔灼營血,傷及腎陰,腎失開闔,先擬用滋陰益腎,清熱解毒。
生地黃30克 牡丹皮12克 白 芍20克 墨旱蓮30克
茜 草30克 仙鶴草30克 藕 節20克 半枝蓮20克
石 韋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2003年10月20日,上方服20付。尿檢:蛋白(+),紅細胞(+),隱血(±)。查免疫抗ENA抗體六項全正常,抗ds-DNA:(+)。舌質暗紅,舌苔薄,脈弦細。乏力,手足心發熱,此為氣陰兩虛,上方略有加減。
黃 芪30克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5克 地骨皮15克
墨旱蓮30克 茜 草30克 小 薊30克 藕 節30克
半枝蓮30克 土茯苓20克 半邊蓮3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石 韋30克
2003年12月20日,服上方20付。舌質暗紅,舌苔薄,脈沉細。尿檢:蛋白(-),紅細胞少許。潑尼鬆減為5片。查:雙鏈DNA、抗核抗體均為陰性,免疫球蛋白均在正常範圍。上方加地錦草30克,守方治療5個月停服湯藥。繼服金水寶膠囊。
黃 芪30克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0克 地骨皮15克
墨旱蓮30克 茜 草30克 小 薊30克 藕 節30克
半枝蓮30克 半邊蓮30克 土茯苓2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地錦草30克 石 韋30克
隨訪4年,病情穩定。
按語:狼瘡性腎炎是係統性紅斑狼瘡以腎損害為主要表現者,其發病原因及臨床表現極為複雜多變,西醫學運用激素及細胞毒類藥物雖有一定的臨床效果,但由於其不良反應較大,加之病人病情複雜,故單純治療往往難以達到治療目的。而中醫藥辨證治療,對於該病的治療及預後往往會產生較好的效果。其中注意發掘老中醫的經驗,規範總結,發現規律,甚為關鍵。將該病病理進程劃分為早期或急性活動期(風熱瘀毒,陰虛內熱),中期或慢性發展期(氣陰兩虛、肝腎陰虛),後期或慢性期(脾腎兩虧、瘀毒阻絡)4個階段。治療上亦遵此分期,注重分階段論治,靈活掌握用藥,取得較好的療效。
案 二
吳某,女,42歲,2003年11月10日初診。
患者來問餘,“我近2個月雙手發青紫是否凍瘡?”帶著病家的疑問,我仔細地觀察了她全麵貌。症見:麵部兩頰有散在紫紅色斑,兩耳部有三四塊紫斑,雙手背部青紫冰涼,手指尖皮膚破損,雙足趾發黑紫,肢趾關節怕冷,口舌有小潰瘍,腰痛,尿泡沫多,納少,大便溏薄,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沉細,舌背絡脈暗紫。經過望聞問切後告訴病家,傷患不是凍瘡,可能患上了狼瘡性腎炎,建議係統檢查並做腎穿刺。尿常規檢查報告:蛋白(+++),紅細胞(+),隱血(++)。血抗核抗體(ANA)(+),雙鏈脫氫核糖核酸抗體(抗ds-DNA)(++)。血生化檢查:總蛋白58g/L,白蛋白37g/L,球蛋白21g/L,丙氨酸轉氨酶41U/L,門冬氨酸轉氨酶39U/L,尿素氮6.1mmol/L,血肌酐131μmol/L,膽固醇6.2mmol/L,三酰甘油1.58mmol/L,血糖4.8mmol/L。經檢驗提示臨床符合狼瘡性腎炎。但病人拒絕做腎穿刺。中醫診斷為紅蝴蝶斑,西醫診斷為係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此為毒邪入內,瘀阻經脈,傷及脾腎,擬用健脾溫腎,活血化瘀,改善臨床症狀。
黨 參15克 白 術10克 生山藥20克 茯 苓30克
薏苡仁30克 枸杞子30克 覆盆子30克 巴戟天15克
淫羊藿15克 仙 茅9克 丹 參30克 雞血藤30克
赤 芍15克 紅 花12克 甘 草6克 水蛭粉3克(衝)
2003年11月25日,上方服15付後,已不怕冷,手足轉溫,納食增多,大便不溏薄,日1次。麵部及耳部、手足部紫斑仍呈現,口腔潰瘍未見好轉,腰痛,尿泡沫多,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沉細。改用益腎活瘀解毒之法。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2克 丹 參30克 赤 芍15克
紅 花12克 枸杞子3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土茯苓20克 薏苡仁30克 半枝蓮30克 半邊蓮30克
補骨脂15克 甘 草6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2003年12月15日,上方服15付,麵部及耳後紫斑已消退,手及足趾紫斑變淺,口腔潰瘍已愈,腰痛減輕,尿泡沫減少。尿常規檢查:蛋白(+),紅細胞少,隱血(+)。服上方效果明顯,再進15付。
2004年1月26日,上方服15付。舌質偏暗紅,舌苔薄微黃,脈沉細。手及足趾部紫斑、皮損全部消退,病人精神愉快,腰及各關節處活動自如無疼痛,納食正常,二便調。尿常規檢查:蛋白(+~±),隱血(++)。查自身免疫性抗體:抗核抗體(-),抗雙鏈DNA(+)。守2003年11月25日方去補骨脂加小薊30克。
2004年3月21日,上方間斷服用20付。舌質稍紅,舌苔薄潤,脈沉細。近日因勞累感乏力,咽部不適,腰痛,蛋白(++),隱血(+)。治以益氣滋陰,補腎祛瘀,清化濕熱。
黃 芪30克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2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3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20克 丹 參30克
赤 芍15克 金銀花30克 重 樓9克 半枝蓮30克
半邊蓮30克 土茯苓20克 甘 草6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2004年4月28日,上方間斷服用30付,舌質稍紅,舌苔薄潤,脈沉細。精神振作,全身無有不適。尿常規檢查:蛋白(-),隱血(-)。查抗核抗體(-),抗雙鏈DNA(-)。血生化檢查:肝腎功能均在正常範圍。囑患者再進20付,定期複查,天氣漸熱,防紫外線照射,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按語:本案患者來診時已進入該病分期之中後期或慢性發展期,即脾腎兩虛,瘀毒阻絡,然經仔細問診及舌脈合參後,得知該病人雙手背部青紫發涼,肢趾關節怕冷,大便溏薄,舌質暗紅,脈沉細,來診時又正值寒冬,斷定本病患之邪毒為寒毒,而非一貫常見之燥熱毒邪,經化驗檢查證實確是狼瘡性腎炎。王師果斷采用健脾溫腎,活血化瘀之法施治,藥用黨參、白術、山藥、茯苓、薏苡仁、甘草益氣健脾,覆盆子、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溫腎,丹參、雞血藤、赤芍、紅花、水蛭活血,全方條理清晰,指向明確,患者煎服十五劑即見手足轉溫,怕冷消失,大便轉實,其陽氣已複,然瘀毒未除,遂改為益腎祛瘀解毒之法,隨證加減,繼續調理四月餘,乃至各項相關檢查均轉陰,病人無明顯不適,病情穩定。
案 三
楚某,女,34歲,農民,2004年8月7日初診。
患者於6年前患急性腎小球腎炎,在當地醫院治愈。近半個月感冒,勞累後感全身不適,乏力,麵部有小紅斑,口燥咽幹,關節痛,尿黃不利。尿常規檢查:蛋白(+++),紅細胞(+),隱血(+),白細胞(++)。查血:抗雙鏈DNA(++),抗核抗體ANA(+)。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沉細。中醫診斷為紅蝴蝶斑,西醫診斷為狼瘡性腎炎,由於外感風熱,邪毒傷腎,精微外泄,腎陰虧虛,內夾濕熱,治以滋陰補腎,清熱解毒。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5克 地骨皮15克 白 芍2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半枝蓮30克 半邊蓮30克 黃 柏12克 桑 椹30克
石 韋30克 龜 甲12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雷公藤多甙片,每次30mg,每日3次,口服。
2004年10月21日,上方服15付。現感腹脹,活動後小腿酸困,乏力,手心發熱。麵部紅斑已退,尿泡沫減少,尿色淡。查尿隱血(±),蛋白微量。查抗ds-DNA抗體(+),ANA(抗心磷脂抗體)陰性。舌質偏紅,舌苔薄膩,脈滑數。上方去桑椹,加黃芪30克繼服。
2004年11月4日,近日感冒,尿檢:隱血(+),蛋白(+),紅細胞(+),白細胞0~2個/HP。舌質淡,舌苔薄膩,脈沉細。改用益氣固表補腎。
黃 芪30克 防 風12克 白 術10克 白 芍15克
茯 苓20克 生山藥15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芡 實20克 蓮 子20克
金櫻子30克 桑 椹30克 丹 參20克 半枝蓮30克
甘 草6克
雷公藤多甙片繼服。
2004年12月30日,上方服15付。查尿檢:紅細胞2~3個/HP,隱血(+)。查ds-DNA弱陽性,ACA(-),ANA(-)。症狀均減,精神好轉,活動量大時感腰痛。舌質淡,舌苔薄潤,脈沉細。今再擬上方服20付,雷公藤多甙片停服。1個月後患者複查血ds-DNA轉陰,尿檢正常。
按語:係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簡稱為狼瘡性腎炎,為一組原因未明的多髒器損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上以發熱、關節炎、皮疹及腎損害症狀為主要表現。依據其臨床表現,其類屬於中醫“陰陽毒”“紅蝴蝶斑”“溫毒發斑”等病證範疇。此病之病因可分內外兩端,內因以素體正虛為主,外因則以感受邪毒相關,其中正虛以陰虛為多見,邪毒則以熱毒最為突出,因此陰虛為本,熱毒為標構成本病病機所在,治療時應注意以固護機體陰液為要,清解體內熱毒之邪為製,又因邪熱既能傷陰,複可耗氣,故氣陰兩虛證亦是本病常見證型,因此,針對患病日久者,常擬益氣滋陰,清熱解毒之法為治,常可獲效。
七、痛風性腎病
案 一
石某,男,40歲,幹部,2004年4月30日初診。
患者平日多食雞鴨魚肉,嗜酒。兩年來,經常感雙足趾關節疼痛不適,每次飲酒後加重。常服別嘌醇,近一年感腰痛、頭痛。尿檢異常。症見:麵色無華,頭痛頭暈,食欲減退,精神不振,全身無水腫,右足趾關節微痛,腰痛,雙腎區無明顯叩擊痛,舌質紅,舌苔薄,脈沉細。血壓:160/110mmHg。尿常規:蛋白(+++),紅細胞(++),隱血(++)。血生化:尿酸900μmol/L,血肌酐172μmol/L,尿素氮11.20mmol/L,膽固醇6.16mmol/L,三酰甘油4.05mmol/L。中醫診為痛風,西醫診為痛風性腎病、慢性腎衰竭。此屬宿食化生濕熱,留滯關節,久病傷及腎陰,陰虛陽亢,腎失開闔,擬用滋陰益腎,平肝潛陽,活血通絡。
牡丹皮10克 白 芍20克 龜 甲15克 生地黃炭2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金櫻子30克 桑 椹30克 墨旱蓮30克 茜 草30克
懷牛膝20克 丹 參30克 赤 芍15克 雞血藤30克
白茅根30克
雷公藤多甙片,每次30mg,日3次,口服。
2004年9月11日,間服上方4個月餘,諸症均減。查血生化:白蛋白35g/L,穀丙轉氨酶47U/L,尿素氮9.90mmol/L,肌酐167μmol/L,尿酸621μmol/L,膽固醇6.28mmol/L,三酰甘油4.91mmol/L。尿檢:蛋白(+),紅細胞(+)。近來失眠,多夢,上方加首烏藤30克,繼服20付。
救腎膠囊,每次2粒,日2次,口服。雷公藤多甙片繼服。
2004年10月30日,咽幹痛,流清涕7天,納眠可,大便溏。尿檢:隱血(+),紅細胞3~6個/HP。舌苔薄,脈沉細。擬用滋陰清咽,涼血止血。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0克 地骨皮15克 麥 冬15克
石 斛15克 射 幹10克 桑白皮15克 炙紫菀15克
女貞子20克 墨旱蓮30克 茜 草20克 石 韋30克
天花粉15克 知 母10克
2004年11月20日,上方服10付,感冒已愈,患者又飲酒,雙足趾關節腫痛,以右側為重,不能行走。尿檢:隱血(+++),紅細胞(+++),蛋白(++),顆粒管型1~3個/HP。查血:尿素氮9.30mmol/L,肌酐165μmol/L,尿酸563μmol/L。此為濕熱侵及下肢關節,血脈瘀阻,擬用燥濕清熱,化瘀通絡。
當 歸15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穿山甲10克
威靈仙20克 忍冬藤30克 獨 活15克 延胡索12克
赤 芍15克 知 母10克 黃 柏12克 蒼 術1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萆 薢15克 薏苡仁20克
石 韋30克
碳酸氫鈉片,每次2片,日3次,口服。
2004年12月25日,上方服20付。尿檢:隱血(+),蛋白(+),紅細胞1~3個/HP,白細胞0~2個/HP。右足趾及踝部紅腫大減,患者連連稱謝,現感背部瘙癢,右趾活動受限,眠差,多夢,納可,二便調,上方加枸杞子30克,蛇床子30克(布包)。
雷公藤多甙片繼服,救腎膠囊繼服。
另用:紅花15克 蘇木30克 雞血藤30克 延胡索15克
大黃20克 木瓜30克,3付,溫水外洗,每日2次。
2005年1月15日,查尿紅細胞0~3個/HP,蛋白微量,隱血(+)。查腎功:尿素氮9.00mmol/L,血肌酐149μmol/L,尿酸431μmol/L。病情緩解,步履輕快。再進20付以鞏固療效,停服西藥及中成藥。囑忌酒肉,定期複查。
按語:本案患者係痛風反複發作引發腎功能不全。該患者體形豐腴,平素喜食肥甘,嗜酒如命,酒肉宿食,久羈體內,化生濕濁,傷及氣血,血絡不暢,漸生瘀血,濁毒瘀閉,流注關節,發為劇痛,病邪鬱久化熱,加之藥毒亦烈,耗氣傷陰,腎主水,司二便,腎受損,難行排泄體內毒邪之職,濁毒之邪積聚體內,更加劇病情,形成惡性循環。該患者來診時,氣陰大傷,陰不潛陽,虛證顯著,此時益陰潛陽,複其腎用為當務之急,腎體複用,則二便調暢,濁毒自出,病乃緩。然該病人未遵醫囑,複因飲酒使病情反複,以治病為先,不計其過,再擬清熱利濕,化瘀通絡之方使病緩人安,病人感激涕零。此案教訓足見飲食之欲,過則傷身為害也。金元醫家朱震亨《格致餘論》有言可鑒:“人身之貴,父母遺體,為口傷身,滔滔皆是。人有此身,饑渴洊興,乃作飲食,以遂其生。眷彼昧者,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機甚微,饞涎所牽,忽而不思……曰節飲食,《易》之象辭,養小失大,孟子所譏。口能致病,亦敗爾德,守口如瓶,服之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