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腎病驗案(3)(2 / 3)

八、糖尿病腎病

案 一

孫某,女,54歲,2004年10月28日初診。

間發水腫及尿泡沫多半年餘。患者發現糖尿病10餘年,經胰島素治療,血糖控製尚可,近半年來腰酸困,水腫,在外院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服用中藥治療,效不佳,故來診。現麵目水腫,目癢酸困,上肢發脹,下肢水腫,納差,失眠多夢,大便日行2~3次,小便頻數,少腹不適。舌質淡暗,舌苔薄,脈沉細。尿常規:蛋白(++),白細胞3~6個/HP,上皮細胞(++)。血生化檢查:空腹血糖6.7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0mmol/L,白蛋白34.00g/L,膽固醇6.18mmol/L,三酰甘油3.29mmol/L。中醫診斷為消渴,西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泌尿係感染。證屬脾腎兩虛,兼有下焦濕熱,擬健脾益腎,清化濕熱。

黃 芪30克 黨 參15克 白 術10克 生山藥15克

茯 苓30克 澤 瀉20克 薏苡仁30克 白扁豆3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蓮 子20克 白花蛇舌草15克

淫羊藿15克 仙 茅9克 石 韋30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2004年11月15日,上方服10付,尿檢:隱血(+),蛋白(++),白細胞0~3個/HP,上皮細胞(++)。雙下肢水腫,胃脘痞悶,脈舌同前,上方加減。

黃 芪30克 黨 參15克 白 術10克 生山藥15克

茯 苓30克 澤 瀉20克 玉米須30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補骨脂15克 淫羊藿15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仙 茅9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石 韋30克

2004年12月26日,上方服20付,舌質淡紫,舌苔薄膩,脈沉細,雙下肢水腫消退,活動後麵部水脹。尿檢:蛋白(-),白細胞1~3個/HP。血生化複查:白蛋白41.20g/L,膽固醇5.8mmol/L,三酰甘油2.1mmol/L。

黃 芪30克 黨 參15克 白 術10克 生山藥15克

茯 苓30克 薏苡仁2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金櫻子30克 桑 椹30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石 韋3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再以20付鞏固療效。

按語:本例患者屬糖尿病腎病合並尿路感染者。糖尿病與感染常可相互影響,感染可加重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則容易並發感染。糖尿病病人並發感染的患病率可高達32.6%~90.5%,其中有10%~20%的患者表現為無症狀性菌尿。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發生率較一般人群高,主要與下列因素有關。①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較多的葡萄糖,某些細菌在含糖量較高的尿液中容易繁殖。②控製差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具有細胞吞噬、細胞內殺菌、細胞免疫等多種防禦功能的缺陷,從而使糖尿病病人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實驗證明,糖尿病病人粒細胞殺菌作用比一般人群明顯減弱,而經控製血糖後殺菌作用明顯加強。

③糖尿病患者易繼發神經源性膀胱、尿瀦留,使細菌容易在膀胱內繁殖,特別是使用導尿管後則更易發生逆行尿路感染。遵循祖國醫學的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原則,在健脾益腎、滲濕利水、清化濕熱的前提下,根據患者症候改變適時調整方藥,二診三診加用覆盆子、菟絲子、桑椹、金櫻子、枸杞子等補腎固精,促使蛋白尿的消退;又加用丹參、雞血藤等活血化瘀,血行水亦行。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優勢明顯,值得同道深入探索之並研究推廣。

案 二

焦某,男,45歲,工人,2003年7月8日初診。

間發雙下肢水腫半年。患者於5年前發現糖尿病,於當地醫院給予口服降糖藥治療,血糖控製效果不佳。近半年來開始出現雙下肢間發水腫,曾在當地服中藥無效。症見:乏力,納差,便溏,夜尿量大,尿泡沫多,雙下肢輕度水腫,舌質淡暗,舌底靜脈瘀紫,舌苔薄黃膩,脈弦緩。尿常規檢查:蛋白(+++),葡萄糖(+++)。血生化檢查:空腹血糖7.8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5mmol/L,糖化血紅蛋白8.2%,膽固醇6.99mmol/L,三酰甘油2.4mmol/L。24小時尿蛋白定量:3.8克。肝腎功能正常。中醫診斷為消渴,西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證屬脾氣虛弱,腎虛兼瘀。擬用益氣健脾,補腎活瘀。

黃 芪30克 黨 參15克 白 術10克 生山藥15克

枸杞子2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山茱萸30克

金櫻子30克 芡 實30克 蓮 子20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赤 芍15克 澤 蘭15克 白茅根30克

2003年8月15日,上方服10付。服藥後,症狀好轉,但因外出乘車勞累,症狀時有反複。尿常規檢查:蛋白(++),葡萄糖(+),紅細胞(+)。24小時尿蛋白定量:2.4克。勞累後大傷氣血,用益氣養血活血,固護腎氣。

黃 芪30克 當 歸15克 丹 參20克 雞血藤30克

獨 活15克 生山藥15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金櫻子30克 芡 實20克

金銀花30克 墨旱蓮30克 白茅根30克

2003年10月6日,上方服30付。舌質淡紅,舌苔薄潤,脈沉細。諸症減輕,夜尿量減少。尿檢:蛋白轉陰,紅細胞1~3個/HP。血生化檢查:空腹血糖6.9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7mmol/L,糖化血紅蛋白5.9%,膽固醇5.8mmol/L,三酰甘油1.7mmol/L。24小時尿蛋白定量:0.4克。上方加藕節30克。繼服1個月以善其後。

按語:糖尿病腎病又稱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是與糖代謝異常有關的腎合並症,也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並發症之一。本案患者屬糖尿病腎病中期,就診前血糖控製不佳,病情遷延,發為此病,其屬脾虛氣弱,腎虛不固,給予益氣健脾、補腎固攝之治,脾腎漸複,然因患者勞累後氣血傷,使病情反複,及時調整治法為益氣養血活血為主,終使病家病情穩定,身體漸複。但須注意,針對此類患者,血糖水平的穩定與否,直接關係到該病的發生、進展乃至預後,故應密切關注血糖動態及腎的變化,控製好飲食,積極采用中西藥規範治療,以防傳變。

九、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

案 一

任某,女,37歲,工人,2001年4月12日初診。

間發水腫、尿泡沫多1月餘。2000年12月15日於北京某醫院做腎穿示: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重度係膜增生性IgA腎病。曾在當地醫院住院治療,給予潑尼鬆日服12片治療,2個月後減量,現服6片,效不佳。尿檢:蛋白(+++),紅細胞(+)。查血:膽固醇7.68mmol/L,三酰甘油2.67mmol/L,載脂蛋白A11.6mmol/L,載脂蛋白B·1.3mmol/L,高密度脂蛋白2.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5.77mmol/L。乙肝檢查:HBsAg(+),HBeAg(+),HBeAb(+),肝功檢查正常。症見:麵黃,乏力,畏寒,氣短,小便黃渾,雙下肢水腫,舌質暗紅,舌苔薄膩,脈沉細。中醫診斷為水腫,西醫診斷為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病、IgA腎病。此為脾腎氣虛,擬健脾祛濕,溫陽利水。

黃芪30克 黨參15克 白 術20克 薏苡仁30克

茯苓20克 木瓜15克 淫羊藿30克 仙 茅10克

厚樸12克 木香15克 大腹皮15克 丹參30克

赤芍15克 甘 草6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2001年4月28日,服上方15付,麵黃退,乏力、畏寒等症均輕。查尿放免:白蛋白1

351μg/ml,免疫球蛋白G9.0μg/ml,β2微球蛋白80.8μg/ml。24小時尿蛋白定量1.24克。仍擬前方加強活血祛瘀之力。

黃 芪30克 當 歸15克 丹 參30克 雞血藤30克

牡丹皮15克 赤 芍15克 茯 苓3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3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芡 實20克

金櫻子30克 墨旱蓮3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20克

甘 草6克

2001年5月18日,上方服20付。尿檢:蛋白(+),隱血(+)。尿放免:白蛋白223μg/ml,免疫球蛋白13.5μg/ml。口幹,手心發熱,下肢水腫消退。舌質暗紅,舌苔薄,脈沉細。此為氣陰兩虛為主,改用益氣滋陰,補腎涼血法。

黃 芪30克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2克 丹 參30克

赤 芍15克 生山藥2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30克

菟絲子30克 覆盆子30克 桑 椹30克 金櫻子3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20克 茯 苓30克 甘 草6克

2001年10月20日,上方服用2個月,潑尼鬆於6月份已停服。查尿放免:白蛋白7.6μg/ml,免疫球蛋白1.1μg/ml,β2微球蛋白25μg/ml。血生化:膽固醇5.16mmol/L,三酰甘油2.47mmol/L。肝功能正常。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6克。尿檢:蛋白(-),隱血(+),紅細胞(±)。時發腰痛,舌質紅,舌苔薄,脈沉細數。守方治療,再服1個月,鞏固療效。

按語: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簡稱乙肝腎病,其臨床表現多見於祖國醫學中的“水腫”“臌脹”“黃疸”等疾病。本案病人經腎活檢確定為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重度係膜增生性IgA腎病,且服用糖皮質激素無效後,來就診。辨識此病,多以本虛標實立綱,以調整正邪虛實為法。初始患者水腫較甚,其為濕邪侵及脾胃,致使脾不健運行水,給予健脾溫腎,利水解毒治之,方用四君子湯合實脾飲加減,先使脾腎同調,水氣退卻。然因其病程較長,反複發作的特點,濕熱疫毒蘊結於肝、脾、腎,加之連服激素,久後必傷氣耗陰,故後期表現為本虛以氣陰兩虛為主,故此調整虛實之治,乃從益氣養陰,清解疫毒,利濕活瘀入手,方中以黃芪、生山藥益氣健脾,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覆盆子補腎養陰,藥對金銀花、蒲公英清熱解毒,茯苓利濕,丹參、赤芍、雞血藤活瘀,法藥嚴謹,標本兼顧,以使正盛邪卻,疾病乃緩。

十、泌尿係感染

案 一

李某,女,68歲,幹部,1995年1月29日初診。

患者尿急、尿頻、尿痛近1個月,曾用頭孢類藥及喹諾酮類抗生素,療效不佳。特來餘門診服中藥治療。症見:尿急頻,尿量少,色赤,少腹部不適,口幹口黏,腰痛,食欲尚可,大便正常。尿檢:白細胞(++++),紅細胞(+++),上皮細胞(++)。尿培養無細菌生長。舌質紅,舌苔薄膩,脈細數。中醫診為淋證,西醫診為泌尿係感染。此為陰虛濕熱,擬用滋陰清熱利濕法。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2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土茯苓20克 薏苡仁30克 魚腥草30克 敗醬草30克

赤 芍15克 香 附10克 丹 參20克 石 韋30克

黃 柏12克 甘 草1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1995年2月2日,上方服3付。舌質淡紅,舌苔薄膩,脈弦細。服上方尿急頻症狀消退,守方治療。

1995年2月5日,上方服3劑,查尿放免均在正常範圍,尿檢:紅細胞3~5個/HP,白細胞0~2個/HP,上皮細胞(+)。原方加小薊30克,再服6劑。於2月12日尿常規檢查無異常,身體亦無不適。

按語:本案泌尿係感染患者係中醫“淋證”範疇。該病屬臨床常見病,多見於女性,且易複發。該患者症見尿急頻,尿痛,腰痛,口幹口苦,舌紅苔膩,脈數,粗眼觀之,蓋屬“熱淋”,一般則八正散之輩清熱利濕治之,另外,該患者係老年女性,虛中有實,此病已反複發作多次,且多服西藥抗生素類,其正氣已損,不耐損害矣,且久病為瘀,亦應兼顧。故擬法為滋陰清熱,藥選滋陰清熱之生地黃、牡丹皮、黃柏、石韋;清熱解毒之金銀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赤芍、魚腥草、敗醬草;酌選淡滲清利化濕之品土茯苓、薏苡仁;再添涼血活血理氣之丹參、香附;甘草調和諸藥,清熱不傷脾胃,利濕未耗腎陰,藥進3劑症狀大減,再服數劑而愈。需注意到,土茯苓與薏苡仁皆有健脾胃之功,使全方通中寓補,蓋護脾胃之氣,用藥時注意顧護脾胃,由此可見一斑。

案 二

王某,女,60歲,2004年7月23日初診。

患者間發尿急尿頻5餘年,未係統治療,近2年來尿急頻加重。腰痛,少腹部下墜,思想苦惱,在某醫院做膀胱鏡檢查,診為“腺性膀胱炎”。舌質紅,舌苔薄黃膩,脈弦細。查尿放免:白蛋白2.9μg/ml,免疫球蛋白G1.6μg/ml,β2微球蛋白40μg/ml。尿檢:白細胞(++)。中醫診斷為淋證,西醫診斷為腺性膀胱炎。此為腎陰不足,濕熱留戀,先擬滋陰補腎,清熱利濕。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0克 地骨皮15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土茯苓20克 山茱萸30克 枸杞子20克

菟絲子30克 黃 柏10克 半枝蓮30克 淡竹葉10克

益智仁30克 補骨脂15克 甘 草6克

2004年8月10日,上方服10付。尿急,尿痛減輕,納可,仍少腹墜脹不適,大便正常。舌質稍紅,舌苔黃膩,脈弦。尿檢正常。因患者病程較長,導致氣虛下陷,改為益氣升提,清化濕熱。

黃 芪30克 柴 胡10克 升 麻6克 枳 殼10克

陳 皮10克 茯 苓20克 薏苡仁30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石 韋30克 延胡索10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2004年8月19日,上方服7付後,尿頻急減輕,但仍小腹下墜,少腹及腰背部發涼。舌質暗紅,舌苔薄黃,脈沉細。在上方基礎上,加溫陽、活血藥以助腎之氣化。

黃 芪30克 柴 胡10克 升 麻6克 枳 殼10克

丹 參20克 赤 芍15克 淫羊藿15克 仙 茅9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黃 柏12克 土茯苓20克

薏苡仁30克 石 韋30克 甘 草6克

2004年9月7日,上方服10付,查尿常規:白細胞(+)。症見:尿頻急,小腹墜脹,腰部發沉均減輕。舌質稍紅,舌苔薄,脈沉細。再進上方6付。

2004年9月13日,患者服上方後已無尿急頻及小腹下墜感,尿檢:白細胞(-)。今再擬原方6付鞏固療效。

按語:本案患者經膀胱鏡取活組織行病理學檢查診斷為“腺性膀胱炎”。該病好發於膀胱三角區和膀胱頸部,該病發生可能與膀胱慢性炎、結石、梗阻、神經源性膀胱、膀胱外翻等原發病有關。其最典型的症狀是膀胱刺激征即尿頻、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和膿尿。西醫對於此病尚無滿意的治療手段。根據其症狀表現,仍按中醫“淋證”進行辨證施治。濕熱邪毒久結下焦,傷及於腎,“諸淋者,腎虛膀胱熱故也”,故犯尿頻急症,腎虛腰腑失養則為腰痛。先擬滋陰清熱、益腎化氣之方,連服10劑,腎氣漸充,濕熱漸去,病情放緩。然因病程長久,熱毒損傷脾胃,氣虛日久,而致小腹墜脹之氣虛下陷症狀明顯,遂改方為補中益氣湯加減,健其中焦,升其下陷。隨後腰背發涼加二仙(淫羊藿、仙茅)以溫陽化氣,舌質暗紅,久病致瘀,加丹參、赤芍以活血調氣,但守益氣升提之法,終究諸症消失殆盡,病獲痊愈,可喜!

案 三

巴某,女,42歲,2005年11月29日初診。

患者尿急尿頻半年,2005年8月10日在某醫院做尿培養為奇異變形杆菌生長。曾服中藥症狀不減,故來我門診求治。症見:尿熱、尿頻,腰痛不適,口幹欲飲,夜尿5~6次,雙下肢無水腫,舌質紅,

舌苔薄黃,脈沉細。尿檢:白細胞(+)。既往有支原體感染史。中醫診為淋證,西醫診為泌尿係感染。此為腎水不足,陰虛內熱證,治宜養陰清熱化濁法。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2克 麥 冬15克 石 斛15克

玄 參15克 丹 參20克 赤 芍15克 金銀花30克

蒲公英30克 黃 柏12克 枸杞子30克 益智仁30克

懷牛膝15克 甘 草6克 白花蛇舌草30克

2005年12月3日,上方服5付。口幹,口渴欲飲症狀減輕,尿頻,尿放免檢查在正常範圍,舌質稍紅,舌苔薄黃,脈沉細。上方略有加減。

生地黃15克 牡丹皮12克 麥 冬15克 石 斛15克

玄 參15克 天花粉30克 知 母12克 山茱萸20克

枸杞子30克 益智仁30克 桑螵蛸20克 烏 藥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