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醫幫你治療胃病(6)(1 / 3)

檸檬鹹茶

【組成】檸檬15克。

【功效】理氣和胃,生津止渴。

【主治】胃脘疼痛、呃逆、食滯、腹瀉等;胎氣不安。

【服用】將檸檬煮熟去皮,用竹籃盛著曬幹,放入瓷器內加適量食鹽醃製,貯藏時間越久效果越佳。每次用開水衝泡,加蓋悶15分鍾,代茶頻頻飲用。

艾附暖胃茶

【組成】艾葉10克,香附10克,大棗5枚。

【功效】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方中艾葉溫中散寒,配以香附行氣止痛。全方主治受寒飲冷致脘腹疼痛,喜溫惡寒,惡吐清水,大便溏瀉,屬內有寒凝氣滯者。

【服用】艾葉和香附研末,與大棗一起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衝泡,悶15分鍾,代茶頻飲。

【宜忌】胃陰不足或脾胃濕熱者忌用。

檸檬紅茶

【組成】檸檬2片,紅茶3克,白糖3克。

【功效】補氣和胃,生津止渴。

【主治】本方中的檸檬,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檸檬的果實,主含橙皮苷、柚皮苷、檸檬素、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E、煙酸、糖類、磷、鈣、鐵等成分。《桂海虞衡誌》載:味極酸,功能生津止渴,理氣和胃。據藥理研究,檸檬所含的橙皮苷、柚皮苷有抗炎作用,適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紅茶也具有理氣和助消化作用,兩者匹配,其功效更為顯著。且兩者匹配在一起,其品質風味更佳。

【服用】將檸檬洗淨晾幹、切片,放入瓷器內加適量白糖醃製,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即可使用。每次用茶3克,檸檬1~2片,開水衝泡,加蓋悶10分鍾左右,頻頻服用,每日2~3次。

【宜忌】氣鬱化火,或陰虛火旺者忌用。孕婦亦當慎用。

佩藿茶

【組成】藿香3克,佩蘭5克,白豆蔻3克。

【功效】化濕濁,醒脾胃。

【主治】過食肥膩,消化不良所致胃納呆滯,飲食減少,口中黏膩無味或口氣臭穢難聞者。

【服用】將以上四味藥研成粗末。用沸水衝泡藥末,加蓋悶10分鍾即可飲用。每日1劑。

健脾止痛茶

【組成】雞內金5克,白糖5克。

【功效】消食健脾。

【主治】胃脘部脹滿,疼痛。

【服用】將雞內金焙幹研末,與白糖調服,每日3次,每次1~2克。

甘鬆茶

【組成】甘鬆10克,陳皮5克。

【功效】行氣解鬱,和胃止痛。

【主治】方中甘鬆能解除平滑肌痙攣,對中樞神經有鎮靜作用;陳皮行氣和胃。全方主治神經性胃痛,胃腸痙攣。

【服用】上藥切碎,放入保溫杯中,加沸水衝泡,悶15分鍾,代茶頻飲。

【宜忌】胃熱舌紅口幹者忌服。

石蕾蒲和胃茶

【組成】石菖蒲10克,茉莉花3克,綠茶3克。

【功效】行氣解鬱,化濕和胃。

【主治】方中石菖蒲能化濕和胃、辟穢化濁,茉莉花理氣和胃,全方主治肝鬱氣滯而致慢性胃炎,症見脘腹脹痛,食欲缺乏,噯氣頻頻,大便不爽,苔膩。

【服用】研末,放入熱水瓶中,用開水適量衝泡,悶15分鍾,頻頻飲用。

【宜忌】肺脾氣虛或腎虛喘息者忌用。

幹薑溫脾茶

【組成】幹薑5克,淫羊藿5克,木香5克,神曲5克。

【功效】溫脾助運,暖中開胃。

【主治】方中幹薑性熱,能健脾暖胃,淫羊藿溫補脾腎,木香行氣,神曲消食健胃。全方主治脘腹冷痛、大便溏瀉,腸鳴鼓氣脹痛不適,納差。

【服用】上藥研末,放入熱水瓶中,用開水衝泡,悶15分鍾,頻頻飲用。

【宜忌】脾胃濕熱引起的納減腹脹不宜飲用。

芍藥甘草茶

【組成】芍藥10克,炙甘草5克。

【功效】緩急止痛。

【主治】方中芍藥具有鎮靜、鎮痛和鬆弛平滑肌等作用;炙甘草能緩急止痛。全方主治腹部攣痛及腳腿攣急疼痛,如胃神經痛、胃炎、消化性潰瘍疼痛及腓腸朋痙攣等病症。

【服用】上藥研末,置保溫瓶中,以沸水適量衝泡,悶15分鍾後,去渣代茶頻飲。

【宜忌】胃腸有實熱、積滯者忌用。

醋茶

【組成】醋10毫升,烏龍茶8克。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主治突然跌打閃挫,瘀血阻滯經脈,血行不暢而致腰痛,俗稱“閃腰”,腰痛不能轉側。本方中的食醋味酸,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殺蟲等功能;茶葉善於利濕化滯,下氣散結。二藥合用,對濕滯血瘀腰痛確有療效。

【服用】上兩味用沸水衝泡10分鍾,不拘時代茶溫服,每日1劑。每劑可用沸水衝泡2~3次。

蘇薑陳皮茶

【組成】蘇梗6克,陳皮3克,生薑2片,紅茶3克。

【功效】理氣和胃,降逆止吐。

【主治】本方為治療妊娠嘔吐的常用驗方。方中以蘇梗為主藥,功能順氣止嘔安胎,配陳皮、生薑、紅茶,有加強理氣和胃之功效。

【服用】前三味研成粗末,與紅茶共用沸水泡悶10分鍾,不拘時代茶溫飲,每日1劑。

【宜忌】濕熱痢疾、發熱、煩渴、舌紅者忌用。

烏硼茶

【組成】烏梅3克,硼砂1克,紅茶3克。

【功效】降逆止嘔。

【主治】本方中烏梅味酸性溫,具有收斂生津、止嘔安蛔之功效。硼砂主解毒去腐,辟穢降逆,止嘔止吐。紅茶消膩去脂,除胸中飲滿而下氣降逆,有助於烏梅、硼砂治嘔吐之力。此方可治慢性胃炎或胃神經官能症之嘔吐。

【服用】上述三味置保溫杯中,以沸水適量衝泡,蓋悶10分鍾後,代茶頻飲,每日1劑。

【宜忌】胃中灼熱嘈雜,吞酸口苦者忌用。

甘蔗薑汁茶

【組成】甘蔗汁100毫升,生薑10克。

【功效】養胃,化痰,止嘔。

【主治】胃氣不和上逆而作嘔吐,胸中煩悶,頻吐痰涎者。

【服用】將生薑絞汁取3~5滴入蔗汁中,調勻,不拘時,代茶飲。

草薑茶

【組成】紅茶2克,幹薑3克,炙甘草3克。

【功效】溫胃散寒止嘔。

【主治】方中幹薑,性味辛熱,入脾、胃、肺經,功擅溫中驅寒;炙甘草能和中緩急,對脾胃虛弱者最宜;紅茶性偏溫,能化痰、消食、開胃,與幹薑二者相配伍,溫胃驅寒,寒去胃和則嘔吐自愈。

【服用】將生薑洗淨切片,炒焦,臨用前將上方各藥按比例劑量置蓋杯內加開水300毫升,泡5~10分鍾,分3次,飯後飲,每日1劑。

【宜忌】氣鬱化火,或陰虛火旺者忌用。孕婦亦當慎用。

生薑半夏茶

【組成】生薑5克,半夏5克,紅糖10克。

【功效】化痰止嘔。

【主治】方中生薑辛散和胃止嘔;半夏消痞散結,降逆止嘔。全方主治胃虛飲停,嘔吐痰涎或痰嗽者。

【服用】生薑、半夏加清水煎10分鍾,取汁,加入紅糖,代茶飲。

【宜忌】胃陰不足之嘔吐症不宜。

麥芽山楂茶

【組成】炒麥芽10克,炒山楂5克,紅糖15克。

【功效】消食化滯。

【主治】方中炒麥芽消食和中下氣,善消麵食之積;山楂消積散瘀,善消肉食之積。全方主治傷食嘔吐,脘腹脹滿,噯腐吞酸,食後即吐,口味酸臭。

【服用】上藥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衝泡,悶15分鍾,代茶頻飲。

豆蔻藿香茶

【組成】豆蔻5克,藿香5克,半夏3克,陳皮3克,生薑3片。

【功效】行氣和中,消滯止嘔。

【主治】主治氣滯、食滯、痰濕內停所致惡心,嘔吐,脘悶腹脹,噯氣以及噎膈反胃等。

【服用】上方研成粗末,以紗布包,放入保溫杯中,以沸水衝泡,悶15分鍾,代茶頻飲。

【宜忌】肺胃火旺、口幹舌紅無苔者忌用。

竹茹蘆根茶

【組成】竹茹10克,蘆根10克,生薑3片。

【功效】清胃火、止嘔吐。

【主治】方中竹茹能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和胃消食;蘆根清熱生津,除煩止嘔,全方主治胃火上逆引起的嘔吐,嘔聲洪亮、衝逆而出,口臭煩渴,舌紅及熱病後嘔逆等症。妊娠嘔吐見上症者。

【服用】將前兩味藥搗碎,放入保溫杯中,加生薑2片,以沸水衝泡,悶15分鍾,頻頻飲用。

【宜忌】胃虛或寒濕傷胃,舌苔白膩者忌用。

(八)藥酒療法

黨參白術酒

【組成】黨參30克,生薑20克,炙甘草30克,大棗30克,炒白術40克,茯苓4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以上前6味加工粗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3日後去渣,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麵色萎黃,四肢乏力等。

【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毫升。

參芪茯苓酒

【組成】黨參30克,黃芪30克,山藥20克,茯苓20克,白扁豆20克,白術20克,甘草20克,大棗15克,白酒500毫升。

【製作】以上前8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每日振搖1次,浸泡14日後濾過,即成。

【功效】補氣健脾,養血。適用於氣虛無力,麵色無華,不思飲食等。

【服用】溫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毫升。

【宜忌】外感發熱者忌服。

人參山藥酒

【組成】山藥10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10克,人參1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以上前4味加工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後去渣,即成。

【功效】益精髓,健脾胃。適用於體質虛弱,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遺精早泄,盜汗等症。

【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30毫升。

【宜忌】外感發熱者忌服。

參薯七味酒

【組成】人參40克,山藥40克,白術50克,山楂3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30克,生薑2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以上前7味加工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1日後去渣,即成。

【功效】補脾腎,益氣力,和血脈。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欲缺乏,腎虛遺精,泄瀉肢冷,癆嗽氣喘等。

【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20毫升。

【宜忌】凡陰虛火旺者慎服。

山藥五味子酒

【組成】山藥100克,山茱萸30克,五味子10克,人參10克,白酒1000毫升。

【製作】以上前4味加工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日後去渣,即成。

【功效】益精髓,健脾胃。適用於體質虛弱,頭暈目眩,心悸怔忡,失眠多夢,遺精早泄,盜汗等症。

【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5~30毫升。

【宜忌】外感發熱者忌服。

參術苓棗酒

【組成】人參20克,生薑20克,炙甘草30克,大棗30克,茯苓40克,炒白術40克,黃酒1500毫升。

【製作】以上前6味共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3日後去渣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所致的食少便溏,麵色萎黃,語聲低微,四肢無力等症。

【服用】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10~15毫升。

人參白術酒

【組成】人參20克,生薑20克,炙甘草30克,大棗30克,茯苓40克,炒白術4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先將以上前6味共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3日後去渣,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