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訴微軟“毀滅競爭”
競爭是美國社會鐵的也是至高無上的秩序。人們隻有維護它的義務,而誰都沒有破壞它的權利。如果有人膽敢破壞它,必將成為眾矢之的而遭到法律的審判。
1.微軟試圖庭外調解
微軟是個巨無霸,但它不僅是個巨人,而且是個聰明絕頂的巨人。既然戲已經開演,那就要考慮如何圓滿的結束。曠日持久地鬥下去,很清楚,微軟即使不敗訴,也會搞的焦頭爛額,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還沒受傷之前結束戰鬥。“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之策也。於是,比爾·蓋茨與他的律師積極地尋找突破口,與誰談判最能解決問題?最後決定,還是與手握生殺大權的司法部握手最為合適。
微軟與司法部首先在談判,試圖達成協議,庭外和解。談判自5月的第一個星期就開始了。微軟“對政府關心的問題做出了重要考慮”,並且還提出要“修改某些商業行為”。微軟感到不作出一定的妥協讓步是不行了。其實讓步就是讓市場,就是讓利益,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但這種讓步是有限度的。
微軟確認會談正在進行,但拒絕透露詳請。此後,司法部和微軟宣布已達成一項協議,把原訂於5月15日向電腦生產廠家發布的Windows98推遲到5月18日,這一跡象表明,微軟和政府之間的談判進行得很迅速。
微軟的發言人馬克·默裏說,“本公司采取這些措施使得會談能繼續下去。這對Windows98原定於6月25日的商業發布日期不會有任何影響”。
司法部及各州官員和微軟舉行了一次電話會議。會後雙方宣布了延期向電腦生產廠家發布Windows98的消息。
5月16日,美國司法部和20名州檢察官與微軟進行了一次長達11個小時的談判,但此次談判最終以失敗收場。據說,掠奪性的定價要求和在Windows98中捆綁瀏覽器的要求,是導致談判破裂的兩大因素。而且,據說微軟的競爭對手還請求政府分解微軟總公司。
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就談判的破裂說:“僵持局麵令人失望。我們努力尋找各種解決方法,但政府提出的要求太離譜,且毫無法律依據,而最重要的是,它並不符合消費者的利益。”
司法部發表的一項簡要聲明指出,司法部將不準備再進行談判。
據一些新聞媒體報道,微軟的競爭對手非常高興沒有達成庭外和解,並且因為還可能另有控訴,他們強烈要求司法部分解微軟。
2.司法部和各州檢察官共同聲討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終於又進一步擴大了。司法部於5月18日上午將此訴訟備案,控訴微軟從事了“不正當競爭和排除競爭對手的活動”。
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指出,“消費者和電腦生產廠家應有權選擇安裝在他們的個人電腦上的軟件。我們的目的是保護競爭,推動電腦軟件工業的革新。因特網是21世紀通訊、商業和信息的中心,不應允許任何公司利用其壟斷地位控製訪問因特網必須的瀏覽器軟件”。
司法部負責反托拉斯處的助理司法部長喬爾·克萊因補充說道:“我們的行動將保證任何軟件開發商都有參與市場競爭的平等機會,以此推動革新。如果微軟運用其Windows操作係統的壟斷地位,阻止軟件發明和投資者銷售他們的程序,並強迫消費者購買微軟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那麼,發明者和投資者就不能也不會再去開發和銷售創新的軟件程序。”
密歇根州檢察官弗蘭克·肯樂代表各州說:“微軟一直非常成功,然而它並不滿足於現有的成績,恰恰相反,它接受了一種公司哲學,即不擇手段——不論合法的抑或非法的手段來阻止競爭。微軟所展示的貪婪令人心痛萬分。維護市場的完整是至關重要的。微軟壟斷性的、掠奪性的行為對消費者是不公平的。”
依阿華州的檢察官湯姆·米勒說:“我們的目標是重建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微軟是一個非常引人注目的公司,但任何公司都不應該非法地顯示其力量。我們這次行動是想給微軟的競爭對手一個公平的機會,給消費者自由選擇的權利,畢竟這是美國最重要的工業之一。”
紐約州的檢察官丹尼斯·瓦喬把微軟比作一隻怪物,並說,今日的行為對消費者來說具有曆史性的意義。他說:“實際上,我們對比爾·蓋茨說的,隻是別讓你那800磅重的大猩猩堵塞信息高速公路的通道。如果你想如你所說的,讓你的大猩猩自得其所,那麼,就別再對你的競爭對手和消費者強加非法的限製。今天的確是美國消費者和客戶的勝利日,今天也是美國的發明家、夢想家和企業家的獨立日。他們正在設計和開發新產品,希望其產品能打入市場,以微軟創立時的方式創建自己的公司。因此,他們沒有到微軟尋求工作機會,沒有試圖通過微軟銷售其產品,他們能以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使新產品打入市場,發展自己的公司,不受微軟一直以來強加於人的非法限製。這種種限製使軟件市場作為一個整體受到被窒息的威脅。”
3.微軟的應對之策:我是微軟,我怕誰?
盡管1998年5月18日美聯邦和各州律師針對微軟進行了訴訟備案,微軟仍向電腦生產廠家發布了Windows98,而且確定了最終的消費者版將於6月25日發布。
5月18日微軟聲明,微軟完全有權保證,首次運行Windows時就完全啟動IE。“讓微軟在初始屏幕上顯示其他公司的產品,無異於告訴到麥當勞想吃巨無霸的人,必須在購買前先到漢堡王去看一看。而在Windows98中配備網景公司的領航員瀏覽器,無異於讓可口可樂公司在其出售的6罐可口可樂中放入3罐百事可樂”。
比爾·蓋茨在1997年10月20日司法部提出訴訟後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把微軟的高級管理層召到了他家。蓋茨親自參加製定此案的戰略方針。
為獲取同業的支持,蓋茨四處遊說。5月6日,比爾·蓋茨和幾十個美國電腦業內高級經理級管理人員商議了一天,他們都保證支持微軟——他們惟一的桌麵操作係統提供商。當晚他又從紐約飛到華盛頓,勸說助理司法部長官喬爾·克萊因不要提出威脅他們公司的涉及廣泛的反托拉斯訴訟。
5月18日,蓋茨用了幾個小時接受采訪並召開新聞發布會。他說:“我認為,得有一些真正的領導力量才能確保我們不被弄得神誌不清,並且我也不明白我們為什麼會神誌不清。”
5月19日,一家在全美發行的報紙用一整頁的版麵,刊登了比爾·蓋茨的一封信,解釋微軟的立場。尊敬的微軟公司眾雇員及股東們:
在微軟短短的曆史中,我們已經迎接了許多挑戰,但還沒有哪一個可以與我們今天在華盛頓特區所麵臨的挑戰相提並論。我一直以為,要取得成功,我們隻需認真聽取顧客的意見,與生意夥伴竭誠合作以及努力開發優秀的軟件就可以了。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們也正是這樣做的。可是現在,我意識到,我們有必要把微軟及其合作夥伴是如何創建這麼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的PC工業,使用戶得以擁有快速更新的產品;也正是它,每年為美國經濟作出了1千億美元的巨大貢獻。
鑒於近日來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和誣蔑者在華盛頓特區以及其他一些地區所從事的活動,談一談微軟的事跡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對微軟的正直表示懷疑,動搖用戶對我們的信心,詆毀我們為國家經濟和為成千上萬用戶提供有用的技術方麵所發揮的積極作用。他們從事這些活動的部分目的,是想讓政府進行幹預,從而限製微軟的競爭力。
我的一貫目標就是要創造軟件,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因此,當看到政府現在試圖對創造了美國神話的微軟進行約束時,我感到非常失望。人們曾經問過我,為何在與司法部的這場有關微軟是否有權將網絡技術與Windows的操作係統相結合的官司中,我們采取如此強硬的立場。因為這關係到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則問題,微軟和其他成千上萬的美國軟件公司是否能繼續享有為用戶提供有益的軟件產品的自由。我十分敬重政府的權威以及美國法律製度的作用,也非常願意同政府一起解決這些分歧。而我們最近就先期強製令的服從問題所達成的協議,正說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