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更了(2 / 3)

實在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王珂還是決定用硬的來和李二同誌周旋,不過王珂決定先試探一下李二同誌的反應,用軟的不行,那自己來硬的,看可以硬到什麼程度,李二同誌不會急,自己再一點一點的加碼,別一上來就把話給說僵了,那自己今天的打算就算徹底的落空了。

王珂抬起頭來,對著李二同誌一臉委屈地說道:“皇上,就算侯帥沒錯,皇上也得給臣恢複名譽吧,要不臣豈不是冤死了!再說了,這知道真相的人還好,這不知道真相的人還不認為皇上是徇私枉法,這對皇上的聲譽也是不好的吧。”

王珂本來隻想說前麵一句的,可是話一出口,腦子裏靈光一閃,發現自己把李二同誌也牽扯進來可能對自己的計劃更為有效,於是順口就把後麵一句話也帶了出來。

果然,這話的殺傷力很是強大,李二同誌聽完後,眉頭馬上就皺到了一塊,顯然是被王珂的話擊中了要害。

李二同誌對於自己的聲譽是十分看重的,被王珂這一提醒,他還真的感到這是個問題。你想啊,今天這事也不算小了,如果不讓朝裏的大臣都知道原委,剛才那一幫大臣也不是多嘴的人,這來龍去脈不一定就會讓所有人都知道。

這眾口鑠金呀,要是傳出說當今聖上因為王珂是自己的駙馬,就不按律處置,對王珂的聲譽不利是一回事,自己的聲譽也要跟著受到影響,這樣一來,還真的不知道以後在麵對這些大臣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

王珂看見李二同誌的樣子,就知道自己這話起作用了,心裏暗自樂著,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一丁點來,還是那副很委屈的模樣,讓李二同誌看在眼裏也感到,現在王珂同自己是一樣的心情。

這時的李二同誌也不去想用不用處罰侯君集了,他現在隻關心自己的聲譽會不會因為此事受到影響,如果是自己的聲譽會因此而受到影響,那處分一下侯君集也不是不可以的。

李二同誌著急地對王珂問道:“小子,那如今該如何辦才對?你與朕說說!”

王珂一愣,心裏說道:“這句話真的有這麼強大嗎?到讓李二同誌反過來問我的意見了,要真是問我的意見,嘿嘿,那可就沒侯君集的好果子吃了啊!”

王珂不知道李二同誌問自己的話,現在到底有幾分是真實的,故作遲疑的問道:“皇上,你是問臣嗎?”

李二同誌不耐煩地說道:“廢話!這裏就朕與你小子兩個人,不問你,朕問誰呀!”

得到了李二同誌肯定的答複,王珂心裏可就樂開花了。嘿嘿,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好事,這簡直就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三伏天剛坐下就有人送上涼茶嘛,實在是太順了!

王珂裝出一副冥思苦想後的樣子說道:“皇上,今日之事得這麼辦。首先把今日的事完整地記錄下來,侯帥是如何向皇上稟明此事的,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律法上是如何規定的。當然了,皇上得寫明白了,皇上並沒有聽信一麵之詞,就悍然對整個事件進行處理,而是以法律為準繩,通過對整個事件進行細致的調查,認真聽取了當事雙方的陳述,對其中的疑點進行了分析,再對照律法的規定,才得出了正確的決定。這樣不但整件事件的經過都說清楚了,也能夠體現皇上是按照律法來辦事的,並沒有隨意的就做出決定,所有人一看不就明白了嗎?”

王珂這樣說有幾個原因,首先讓李二同誌覺得,王珂是在就事論事,沒有什麼別的目的;再者,這樣一來,讓李二同誌感覺到,王珂是在維護他的尊嚴;第三,王珂故意不在這時說出李二同誌對自己和侯君集的裁定。

如果李二同誌就此打住,朝裏的大臣們看見這個通告,也會明白這個事情是侯君集故意挑起,王珂是被冤枉的。現在事情真相大白了,王珂卻沒有得到一個公正的結論,而侯君集沒有被處罰,也會讓李二同誌招來一些非議。如果李二同誌明白這深層次的含義,要繼續問下去,那好辦,王珂就會慢慢地把李二同誌引上他所想要的結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