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王珂要想憑這件事就把侯君集打趴下,也是不可能的,可是至少也要讓李二同誌對侯君集產生不信任,最好是能把侯君集調離左衛軍,不讓他和太子天天見麵,那樣一來,王珂要想把太子和侯君集各個擊破,可就比現在要容易得多了。
王珂在說話的時候,故意把這個事情稱之為“事件”,無非就是要加重此事的份量,讓李二同誌不認為這個事情是一個簡單的事,而是侯君集故意挑唆的(本來也是侯君集故意的,隻不過侯君集猜對了開頭,卻沒有猜對結尾而已),用意就是要對自己下手。
中國字很有學問,一字之差,那意思就可能會差了千裏。王珂相信,自己用“事件”來稱呼此事,必定會讓李二同誌心裏有更多的想法。
李二同誌回味了一下王珂的話,也感到這樣是最好的一種結果,不但把事情說了個明白,也顯出了自己是一個公正的皇帝,對於這種“重大”的事件,自己的決定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隻要讓所有人相信自己是很公正的,自己的聲譽就不但不會受損,還會成倍的增加!
剛想到這裏,李二同誌有感覺不對勁了,這說起來倒是挺好,可是怎麼就感覺差點什麼呢!總是有那麼一些不對的感覺。
仔細想想,李二同誌才想起,就是沒有結論,這事情倒是說清楚了,可是還沒有給出結論來,這對於自己也是有損害的。這個時候李二同誌也想不起自己是不想處罰侯君集的了,隻是一門心思想著怎麼為自己正名,要讓自己的聲譽更高一些,讓以後大臣們一說到自己,就說這個皇上是個好皇帝,對待這麼“重大”的事件都能做到很理智的對待,不偏聽偏信,能從中的那麼一丁點破綻發現問題,還認的清白,是很了不起的一個皇帝。
李二同誌沉迷於自己的暢想裏,最後決定,對於此次重大事件,自己必須要給出一個嚴肅的結論來,哪怕是功勞再大的人,也不能依仗自己對他的信任,就可以胡亂的冤枉任何人!
李二同誌下定了決心,對著王珂說道:“小子,你就放心吧,朕會給你,給滿朝文武一個滿意的答複的!你的要求不過分,是很正常的。對於此事,朕會嚴肅處理!你先回家休息,待朕理出章程來,叫無忌他們下發就是了。”
雖然李二同誌沒有明確說出什麼,但王珂也已經明白,自己的潛台詞已經讓李二同誌理解了,現在李二同誌就是站在自己設下的套裏。至於這最後的結果嘛,嘿嘿,王珂相信和自己的估計也不會有太大的差距。
王珂這下才心滿意足了,向著李二同誌行禮告退,丟下李二同誌在那裏思考這篇文章該如何去做。
而他自己呢,卻是要到處走走,把今天到禦書房裏來給自己求情的所有人都謝上一謝,最好是都請到自己家裏去吃上一頓,以感謝他們的名義,也聯絡一下感情,免得以後自己再有什麼事的時候,這些人不出麵了,自己可就要少不少在背後給自己撐腰的人了。
特別是那個劉政會,自己雖說也認識吧,可是還真沒有好好和他相處過,今天要不是靠他,王珂都不敢再想後果了。
如果今天他要推辭,自己也好乘人多,讓幾個老不死的和老殺才們把他拿下,以後在律法方麵,還可以找他了解一下詳細的情況,以便研究一下裏麵的漏洞,讓自己能夠更加自如的混下去。
今天的事就是一個教訓,要不是自己人品太好,這吃飯的家夥可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