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是番漢街的一處酒店,簡陋的竹棚下,昏暗油燈下隻有魯石頭和尹峰在喝酒。魯石頭大口喝著當地平埔族西拉雅人的土酒,神情有點頹喪:“這一路過來,俺們兄弟已經走了好幾個了,都不幹了。”
忽然他又喜笑顏開:“不過,俺找好了搽才,該是俺發財的時候了!”他看見尹峰滿臉疑惑的神情,哈哈大笑:“忘了,你不是江湖中人,哈哈。俺說的是,俺找到合夥做生意的人了。此人和你一樣,懂得好多夷人話語,也去過夷人住的地方。”
尹峰心想:當時在西洋人和中國人之間周旋的人物也不少的,會是哪一位呢?
很巧,這時就有一夥人走入酒店,紛紛向魯石頭打招呼:“魯老大!”“石頭兄弟!”
魯石頭跳起來,忙著把他們拉過來。這些人都是短衣打扮,身材都不高,臉色因常年海上生活而顯得黝黑,中間一人年紀30來歲,氣度不凡,腰插一把匕首,可以說是英俊的臉上帶著微笑,首先上前給尹峰抱拳施禮:“這位就是早間指揮若定,打退倭寇的尹峰兄弟吧?”
他的官話帶著點閩南話口音,尹峰連忙跳起來拱手施禮,謙虛道:“豈敢豈敢,指揮若定可不敢說,隻是逼上梁山,拚命一搏而已。”
魯石頭大笑說:“尹兄弟,這位就是俺的搽才人,李旦。”
“在下李旦,福建泉州人,現在呂宋馬尼拉做生意。”
尹峰身子一震,趕緊再次拱手施禮:“小弟尹峰,西洋歸來,現在福建泉州曾家好字商行幫忙。”
在尹峰的世界,李旦是明未中國海盜界的名人,是鄭芝龍的義父,曾經的東亞海上之王。他原本在菲律賓經商,為馬尼拉華人的首領,後與西班牙統治者鬧翻,被趕到日本九州定居,借助日本海盜集團的幫助,組成了大型武裝船隊,於中國、日本、東南亞等航線同時進行亦商亦盜的買賣。德川家康統一日本海外貿易,也是靠他的支持與資助。其子李國助繼承父業,也是當時著名大海商。鄭芝龍繼承了他的勢力,然後才成就了一代海上霸主的事業。
李旦介紹身後兩位不過17歲的年輕人,胖一點叫袁進,瘦的是李忠,都是福建同安人。尹峰在記憶中的沒想起這兩人,但這兩人實際上也是名人。尹峰的那個曆史時代,袁進、李忠也是明未活躍在東南沿海的海盜頭目。在尹峰的那個曆史時代,他們以後將會在閩廣海麵縱橫多年,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以40多隻船向官府投降,後來還去東北援遼,參加了與後金的作戰。不過現在,他們還隻是李旦的手下,處在自己海盜生涯的學徒期。
在1600年的這一天,未來東亞海盜界的三大名人都聚集在東番魍港的簡陋酒店中,和尹峰把酒言歡。
李旦確實是當時中國少見的,非常了解中國以外世界的人。他會流利的西拔牙語和葡萄牙語,還會日語,通曉閩南話、粵語、北京官話等各地方言----這一點讓尹峰自愧不如。李旦知道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區別,還知道兩國共奉一個國王;他聲稱受過天主教洗禮,但這是為了參加馬尼拉華人甲畢丹(華人首領)選舉才受洗入教的。因為西班牙人規定華人甲畢丹必須是天主教徒。但實際上當地很多被迫入教的華人教徒,常常回國的時候就取下十字架,去馬尼拉做生意時再戴上十字架。
李旦因太年輕,資曆不夠沒有選上華人首領甲畢丹的職位,但他在馬尼拉華人中仍是頭領之一。由於尹峰來自西洋,也對外部世界十分了解,兩人共同語言很多,使李旦對他不自覺地有了親近感。李旦聽說了尹峰的商業計劃後問:“為什麼要冒險去江南走私生絲呢?”
尹峰說:“李兄可知道馬尼拉生絲收購價是多少。”
“去年的價格是大約每擔240兩。”
“而今年澳門生絲收購價是150兩每擔。我打聽過了,在江南直接收購生絲,價格還要低一倍。”
李旦點點頭:“如此自然是省卻了中間周轉環節,利潤大增啊。可是,風險太大。”他一口喝幹了一大碗土酒,伸手豎起一個手指:“由魯兄弟處聽聞尹兄肝膽過人,義氣幹雲,早間對付倭寇有膽有謀,也是讓人佩服。我與尹兄相見恨晚,也不怕交淺言深,竊以為尹兄此行有失魯莽!”
尹峰眼神一亮;他從不認為自己作為穿越者就一定無敵,他的優勢僅僅在於與外國人的語言交際能力,以及對曆史大趨勢的把握,加上對當時海外貿易總形勢的書麵知識。實際上他感覺自己對當時中國海外貿易,以及各種商業的情況了解還是太少,正想要好好了解一下。他連忙說:“正要請教,請李兄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