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朝鮮之行(中)(2 / 2)

金宇華皺起眉頭道:“什麼?大……公子,你在哪裏看到的?”他趕緊拿起望遠鏡觀察起來。“果然,確實是平山府使李,這支軍隊人數可不少,這是李貴……不對啊,怎麼會是他?”

學生軍的頭目們一齊看著金上尉,等著他的下文。金宇華放下望遠鏡,想了想說道:“如果軍情部的通報沒有錯的話,此次朝鮮國政變的主使人之一,就是這位平山府使李貴。”

李貴,朝鮮國朋黨之爭中所謂西人黨當下的領袖,是年已經七十歲,本貫延安,字玉汝,號默齋,1583年任職小文官,反對當時的東西黨派鬥爭。1592年壬辰倭亂時組建了義軍,效力於黃廷彧的軍隊,參與了平壤之戰。後幫助李如鬆、柳成龍的聯軍收複了首都漢城。1603年考中科舉曆任刑曹佐郎、安山郡守、良才道察訪、白川郡守。1616年出任肅川府使,不久遭彈劾流放到了伊川地區。1619年被釋放後,於1622年出任平山府使,並結交了許多西人黨人員。李貴與另一位西人黨領袖金鎏在中華軍進入朝鮮後,就開始策劃政變。當李貴成為平山府使之後,就按照原來的計劃,引申景禛為中軍,率領軍隊直撲京城。不料此事敗露,幸得金自點和沈器遠相助,才阻擋了光海君的軍隊。長瑞府使的李曙也起兵相應。支持西人黨的各地反正軍隊彙集於京城,公推在軍中有極高聲望的兵使李適為大將軍,進攻王宮。與此同時,金自點也護送綾陽君到了軍中。在西人黨軍隊的直逼之下,光海君被迫逃出王宮。綾陽君派了金自點和李時昉營救了仁穆大妃。在得到仁穆大妃的認可之下,李貴等人率領軍隊追擊光海君。光海君以及大北派的軍隊抵擋不住,全部被俘虜。

本來,李貴應該能升任執政-相當於宰相,但是一旦得到政權,數月前還能團結一致打擊政敵的西人黨,在麵臨中華軍反攻的情況下,竟立刻就開始了內訌分裂,圍繞著權位開始爭奪不休。西人黨的主要成員李貴、金鎏、申景禛等人,都是下層的文武官員,他們是不可能也沒有能力立時之間就坐上一品大員的位置。比如,西人黨的核心人物李貴隻出任了吏曹參判,他甚至連六曹第一位的官職“判書”都做不到,隻能屈居第二位的官職“參判”。

另一位西人黨領袖金鎏由於與新君關係不錯,由此搶了六部第一位的禮曹判書位置。李貴雖然還是擁有不少權力,但是心中對金鎏極其支持者憤恨不已。南人黨的首領李元翼擔任了領議政,通信使吳允謙出任大司憲。……

“……本部已有一個月沒有北線第五師的戰況消息了,顏將軍是否已經攻占漢城,我也不清楚。但是,李貴此人剛剛執掌大權,按理不該離開中樞……如今他卻出現在釜山城外,這是怎麼回事?”

介紹完朝鮮政變局勢,金上尉搖頭皺眉,苦惱不已。這時,趙逸卻是已經想明白了,麵露喜色道:“這是個好消息!”

“逸哥,你是說,第五師已經攻占漢城?”尹斌立刻想到了關鍵點。

“英仔,我覺得朝鮮國政變的主要策劃者在釜山港出現,除了第五師已經攻占了漢城以外,也有可能是朝鮮國新國主南下了。”

尹斌立刻接上說道:“也就是說,朝鮮國主打算出海南逃?要從釜山出海嗎?那我們可就危險了。”

金宇華上尉對於幾名學生軍少年實習軍官的判斷能力,並不是很相信。他派出了自己的傳令兵去找來了幾名朝鮮人-與中華軍合作的朝鮮“帶路黨”分子,然後命令他們在晚間潛出城去打探消息。

打發走了朝鮮探子後,他回頭對幾名少年實習軍官說道:“方才傳令兵來報,蔚山的外籍軍團有消息了:他們被包圍在蔚山山城內,快要彈盡糧絕了。”

“不會是被困島山山城了吧?”戰史課成績很好的中華軍軍校步軍指揮科的尹斌同學大聲歎息道:“這一下,他們是自尋死路了!不出十天,他們就會被活活渴死的!”

蔚山的山城,這是萬曆二十六年中朝日蔚山激戰的地方。築城的所在地島山是位於蔚山平原太和江邊的一座僅高50米的小山,此城又被稱為甑城、新城、新鶴城、鶴城、島山城。當年倭人修築此城時,內城高15米,用石頭壘成,附以本丸及二之丸三之丸。外城為在本城外所壘起的土丘,傳說為新羅時期修築,其上立以鬆樹,三重木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