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1 / 3)

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

在決定投入某一項工作之前,先對這項工作做一個全麵的了解,對自己如何在這項 工作中施展才幹,預先有一個整體的目標,然後就為自己的選擇孜孜不倦的努力吧,你所做的 這一切,都會在你今後的生活中有所回報。

一、目標是成功的起點

古羅馬小塞涅卡說:“有些人活著沒有任何目標,他們在世間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們不是行走,而是隨波逐流。”

隨波逐流的人正是如此,隨大流,繞圈子,瞎忙空耗,終其一生。一幕幕“悲劇”的根源,皆因缺乏自己的人生目標。

法國有一位叫做約翰·法伯的科學家曾做過一個著名的試驗,叫做“毛毛蟲實驗”。

這種毛毛蟲總是喜歡盲目地跟著前麵的毛毛蟲走,科學家把這種習慣稱之為“跟隨者”的習慣。

法伯把若幹個毛毛蟲放在一隻花盆的邊緣上,首尾相接,圍成一圈,在花盆周圍不到6米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鬆葉。毛毛蟲開始一個跟一個,繞著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個小時過去了,一天過去了,毛毛蟲還在不停地、堅韌地團團轉。一連走了7天7夜,終因饑餓和精疲力盡而死去。這其中,隻要任何一隻毛毛蟲稍稍與眾不同,便立刻會過上更好的生活(吃鬆葉)。

有些人又何嚐不像這毛毛蟲一樣,看起來忙碌不堪,但當問他為何而忙時,他卻隻能搖搖頭說:“瞎忙”這種人既不會成功,也不會真正快樂。正如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莊周所說:“哀莫大於心死,愁莫大於無誌。”

僅僅製定了目標是不夠的,同樣都是有目標的人,有人成功了,有人卻失敗了,這就取決於他是否專注於他所認定的目標。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有一位獵人有三個兒子。這天老獵人要帶上三個兒子去草原上獵野兔。一切準備得當,四個人來到了草原上,這時老獵人向三個兒子提出了一個問題:

“你們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們手裏的獵槍,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還有一望無際的草原。”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野兔,還有茫茫無際的草原。”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而老三的回答隻有一句話:“我隻看到了野兔。”

這時父親才說:“你答對了。”

專注就是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欲望上的行為,並要一直堅持到已經找出實現這個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為止。你可能還意識不到專注的力量,但它的力量卻是無窮的。

印尼的“木材大王”黃雙安正是由於專注目標而取得了成功。

黃雙安從小家裏很窮,沒有條件接受良好的教育。迫於生計,他16歲那年就跟隨他人離開家鄉,到印度尼西亞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他到了印尼後,開始找不到活幹,靠賣苦力維持生活。後來自己做小攤販,先後換了10多種行業,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這或許是命運對他的捉弄,或許是成功之神有意磨煉他的意誌。一些認識他的人看到他的慘況,都暗地說他命中注定永遠是失敗者。而黃雙安卻對種種痛苦的失敗泰然置之。他在認真總結了自己10多種行業的選擇之後,最後對準了一個目標,就是木材業。他這次確立的創業目標,基於他曾在伐木場工作過,對該業務熟悉。另外,他了解到印尼林業資源極為豐富,且尚未大量地開發。

從此黃雙安專注於木材業。他首先從事林木開發,後來又取得了伐木專營權,緊接著他發展木材下遊工業,成立加工廠及夾板廠。

經過40年的經營,黃雙安的材源帝集團已成為印尼第二大木材集團,擁有伐木專營區總麵積達400萬公頃。黃雙安在木材業務壯大發展時,為了擴展生意和分散風險,他也投資發展漁業和開展魚產品加工業,同樣獲得了成功。黃雙安終於化失敗為成功。據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的資料,他擁有的財富約為20億美元。

為了保證你的工作效率以及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你必須學會拒絕,學會拒絕那些耗盡你精力和時間的行為,你必須將你的注意力從那些與你的目標無關的事上挪開。

請記住,背離了你所應該專注的事業,就是背離了成功。

偉大的目標可以產生偉大的動力,偉大的動力導致偉大的行動,偉大的行動必然會成就你偉大的事業。

英國詩人華茲華斯說:“高尚的目標能切實地保持,就是高尚的事業。”

唐詩人李白有:“我誌在刪述,重輝映千春,”故留下了不朽詩作;明武將戚繼光有“封候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壯誌,最終成為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司馬遷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大誌,終於成就了古往今來第一史——《史記》。

偉大的目標將充分發掘你身上無窮的潛力。正如高爾基所說:“目標愈遠大,人的進步愈大。”一個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僅永遠不可能當上元帥,甚至不能成為一個好士兵。

有一個農夫意外地拾到了一隻老鷹的蛋。他把這隻蛋和一些雞蛋一起放到了一隻母雞的巢裏,這隻蛋孵出了一隻幼鷹。

這隻幼鷹長大後,行為舉止跟其他的雞一樣,它咯咯地叫,有時拍拍翅膀像雞一樣隻在低空飛幾公尺遠。也像雞一樣,隻吃在地上扒到的種籽和昆蟲。

有一天,它抬頭仰望天空,看到了一隻老鷹在萬裏晴空中繞著大圈子翱翔,在雲中鑽進鑽出的英姿,它問:“那是什麼東西啊?”

一隻公雞用嫌它少見多怪的口氣說:“那是老鷹,是最偉大的鳥。”

“太厲害了,我希望跟它一樣。”

那隻公雞說:“少做夢了,我們跟它不一樣。”

如果幼鷹放棄夢想,那麼它一輩子到死都會認為自己是隻雞,但它卻沒有放棄。雖然多年雞的生活讓它的翅膀無力,肌肉萎縮,但它堅持不懈,摔下來,再飛上去。終於有一天它飛離了雞巢,飛上了藍天,成為了“最偉大的鳥”。

目標越遠大,意誌才會越堅強。沒有遠大的目標,你一生都隻能是別人的陪襯和附庸。

如果你認為隻有特殊重要的人物才會擁有生命中偉大的目標,那你就永遠無法逃脫凡夫俗子的命運。不管過去的你如何,現在是必須改變的時候了,了解自己獨特、與眾不同的一麵,並相信自己的生命同其他人同等偉大。

二、設置切合實際的目標

社會無疑具有強大的同化作用,使得我們許多人都背離了人生的真諦,喪失了真情和本性。但唯有我們自己真正想要的才能使我們找到不滿足。放棄了自身的願望和需要,我們就變得麻木不仁,對任何事都無動於衷。

也許你已經犧牲自己想做的事太久了,再也想不起什麼才是當初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一定要想辦法花時間把它從內心深處找出來,你可以靠自己,或是在別人的幫助下,重新確立你的需要。

在你發掘自己真正的欲望的時候,一定要保證不盲目順從家人、最要好的朋友或是任何所謂的專家,按照他們的意思來做。你得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可以先把自己想要的記錄下來,讓它們一條條地明確、現形,這樣你就可以挑戰自己的欲望了。

在紙上、黑板上或用電腦記錄你所感受到的欲望,必須從自己所認定的需要往上找,找到這個需要的源頭。重要的是,要判斷識別出你的需要究竟是自發的還是受他人影響而產生的。當你明白了哪些欲望是自己內心的,哪些是受別人影響、社會製約而產生的,你的生活有了駛向滿意的目的之後,你才有較好的準備去發展自己的真正興趣。

也許在記錄和考察自己的欲望的過程中,你會發現,那些你一直以為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其實都不是自己的真正渴求,千萬不要傷心泄氣,你找不到自己的方向的話,你以後的日子還會全部浪費在別人要你去做的事情上,而這將會不利於你向滿足與快樂的生活邁進。

再次強調,寫下你所有的欲望、需求和目標,包括你想做什麼事以及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你發現自己的需要之後,你就可以挑選喜歡的休閑活動了。

塞纓爾·斯邁爾斯發現,在生活中,有不少人缺乏明確的目標。他們就像地球儀上的螞蟻,看起來很努力,總是不斷地在爬,然而卻永遠找不到終點,找不到目的地。同樣,在生活中沒有目標,活動沒有焦點,也會使你白費力氣,得不到任何成就與滿足。

沒有目標的活動無異於夢遊,沒有目標的生活隻不過是一種幻象。許多人把一些沒有計劃的活動錯當成人生的方向,他們即使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由於沒有明確的目標,最後還是哪裏都到不了。要攀到人生山峰的更高點,當然必須要有實際行動,但是首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的地。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更高處隻是空中樓閣,望不見更不可及。如果我們想要使生活有所突破,到達很新且很有價值的目的地,首先一定要確定這些目的地是什麼。隻有設定了目的地,人生之旅才會有方向、有進步、有終點、有滿足。

明確的目標讓我們有所適從、有所安心,為我們帶來目的,指導我們的行動,否則我們在生活中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當我們有了目標與方向,就有理由使自己不斷前進,不斷成長,開創新天地,發揮創造力。要設立目標需要努力自律,一旦建立好了目標,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夜以繼日來逐步實現,而督促人生的航標不脫離方向以及不斷給自己設定新的目標,需要更多的努力和自律。設定和實現目標要花費這麼多的努力和自律,毅力稍差的人幹脆就不設目標,不實現目標了。任由現狀,得過且過,放棄了目標,或是雖然有目標卻懶得去實現。光有目標並不能使我們不斷朝前邁進,還要有行動計劃的配合才行。目標的樹立是使我們明確方向,而行動計劃則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做什麼才能到達我們想要去的地方。行動計劃確定於我們追求目標時所要投入的活動。

在休閑生活中,我們一樣要樹立明確的目標,投入實際的行動,才能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並且,由於你的欲望和需要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有些目標將會實現,而有些活動將不再對你有吸引力,因此你必須經常反省自己的欲望,修訂自己的目標與活動清單,每隔幾個星期你就該回顧一下了。

發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搞清楚自己的真正需要,樹立起明確的目標,並培養出強烈的動機和熱情,朝你心中向往的那個方麵前進。這是你自己的挑戰,與其他任何人都無關。你必須麵對現實,生活中每一件值得獲取的事——冒險、輕鬆的心情、愛、精神上的成就、友誼、滿足與愉快——都有代價,任何能使你的生存更有價值、生活更有意義的事都需要付出努力、時間、心血和行動。如果你不是這樣想的話,你一定會陷入更多的挫折。

雖然製定短期目標一直是經營的主要策略,但是大家仍然不太懂得如何製定目標。著名成功學家希爾認為,“短期目標”是一種獨特的工具,它是意義和行動的橋梁。它捉住你熱切的期望,把它們變成計劃的原料。短期目標界定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而且它使我們集中力量努力完成每一階段的目標。短期目標是動用人力去完成特殊結果的基本工具。希爾說:“製定短期目標,正是對慢工出細活這一鐵律的印證。”由於工作堆積如山,非得馬上動手,否則趕不完,於是有人豎立了一個牌子,提醒自己:“現在就做!”其實,匆匆忙忙不見得能夠把事情辦好,最好還是先坐下來,養養神,放鬆情緒。能夠想一想智者的想法,就更有好處。希爾勸導人們說:“有短期目標的人,比輕率行事的人更明智。”

除非有明確滿意的解決方法,否則,最好把問題擱在一邊。問題的解決,並不在於一蹴而就,而在於步步為營,深溝高壘,從冷靜沉著中尋找出可行的辦法。正確的途徑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獲得的。希爾說:“經過周密思考後,特意不采取行動。因為胸有成竹,所以不輕舉妄動。”時機尚未成熟便想一步登天,結果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聖經·舊約》中記載:阿十西德無論走到哪裏,都播下蘋果種子。希爾建議說,希望你向他看齊,不過,你們播的是成功的種子!無論走到哪裏,都要為成功播種,然後再證實有足夠的時間茁壯成長,你便有了成功的果實,豐饒的收獲了。

當然,越快成功越好,但是不要操之過急。操之過急的人,往往會有麻煩。避免麻煩比擺脫麻煩容易得多。所以,你要想順利地、輕鬆地實現“未來遠景”,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製定每一個事業發展階段的“短期目標”。這樣,你就可以踏著這些台階,拾級而上,奔向成功的目標了。

但是人們在製定目標時往往顯得十分笨拙,缺乏現實性和前瞻性,把目標搞得模糊不清,讓人不忍目睹。大家喜歡行動(這比較具體而刺激),卻不喜歡花費精神去擬定目標(這常是抽象的),誠如一位事業人所說。“製定目標使我頭痛。”

希爾說:“我們不能把目標放在真空裏,因為目標指揮我們的注意力朝向問題的解決或機會的掌握。你必須配合自己的需要、希望,看什麼需要留意。”

短期目標應該代表你當前事業麵臨的主要問題,這些問題的分類依據是:

重要性(解決這個問題或抓住這個機會,會使情況改觀嗎?)、類型(這個問題代表什麼挑戰?)和緊迫程度(如果不盡快處理,結果是否更慘,機會是否溜掉?)。

一旦我們分辨清楚主要問題,我們就能安排出優先順序,然後集中處理最嚴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短期目標應當切合實際。“希爾調查”的受訪者中,史蒂芬是一位新聞記者,他對自己的才能相當自負。

史蒂芬:老實說,我現在應該在符立德街(紐約報館集中地)。我有特殊的才能和豐富的經驗,但是他們認為我太不依循習俗,他們無法認同一個有眼光的聲音。

希爾:你明年的事業目標是什麼?史蒂芬:我要給傳播界一個強烈、遠大的衝擊。

希爾:你能說得具體一點嗎?史蒂芬:不必如此,這是靈感問題。我會讓人聽我的,傳播媒體會來找我,他們應該對我認同的。

史蒂芬的目標是幻想和模糊的,完全沒有紮根在實際世界中。這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必須與現實境況緊密相聯,絲絲入扣。所謂無風不起浪,無木難成林。鳥兒之所以能夠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展翅飛翔,是因為有風兒的依托;魚兒之所以能在水中穿梭遊戈,是因為有水流的憑藉。發展個人事業也正是如此,它起源於現實並反過來影響現實,在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現實實際起著紐帶的聯係作用。希爾告誡說:“記住,事業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它切合了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