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生的焦點(1 / 3)

聚焦人生的焦點

當你把內在的心靈聚集在某些特定的目標上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朝這些目標前進,然後就會以比較寬容的想法去看待其它事物。你會看淡一些不相幹的事情,從而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減少注意力。

一、沒有聚焦,人生是一盤散沙

嚴格地專注你手上的工作、正在做的事和與你身邊有關的事,使感官所收集的信息能讓你的潛意識能及時參考你的環境,而做出自然的反應,這也是你意識的工作範圍。

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目前情況,養成“不要為明日憂愁”的習慣。

你的潛意識不會對明天的事情發生作用,它隻對眼前的事負責。對明日要有完整的計劃,但不要“生活”在往日中。創造的機器會對環境自動自發地進行反應,它對目前的環境能適當地、成功地反應,但是你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的環境上,而且要對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收集信息。好好準備,但是不要憂愁你的明日,甚至五分鍾後的事情也不要擔憂。

如果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目前發生的事情上,則你的潛意識將會對“眼前”做適當的反應,對於尚未發生的事,它不能成功地反應。

“生活在今日”這個簡單的習慣像其他任何習慣一樣可以加以培養,這是你一生幸福與成功的秘訣。不要回顧以前的24小時,也不要瞻顧以後的24小時。好好地生活在今日,這樣你就能充分地運用你的力量,使明日更加美好。

引起緊張、匆忙、焦慮等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同時想做很多事情的荒謬習慣:學生一麵看電視一麵做功課;事業家不將注意力集中在他正在關注的事上,卻在心裏盤算著今天應該完成的事情,心裏希望能夠馬上同時解決。這個壞習慣是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而當事者通常都感覺不出來。我們想著眼前的很多工作而感到憂愁、焦慮不安,這種神經不安的情緒並不是由於工作而產生的,乃是由心裏的想法——“我必須同時完成這些事情”而產生的。我們緊張,因為我們想做不可能的事,這樣無可避免地會招來徒勞與挫折。

真理是:我們一次隻能做一件事情。了解了這一點,完全相信了這個顯而易見的真理,我們的心裏就不會想要同時“做”幾件事。相反地,我們會把知覺與反應全部集中於正在進行的事情上。以這種態度來辦事,我們會感到輕鬆,不再有匆忙、焦慮的情緒,而且能集中全部注意力去全心思考。

當你的內在心靈將焦點集中在特定目標上時,你會不由自主地朝此目標前進,然後以比較寬容的想法去看待其他事情。你會看淡一些不相幹的事情,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減少注意力。

你可以在不同時候集中注意力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像是綁鞋帶、把青菜剁碎做成沙拉、看一本影集或思考你閱讀的小說。集中注意力隻不過是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件事情上,暫時沒有把心思轉開而已。

集中焦點比集中注意力更有意義。集中焦點是具有方向性的。集中焦點表示你把目光注視在你的目標上,而且你隻做那些可以幫助你實現目標的事情。

設定目標是集中焦點的中心主旨。如果你沒有目標,或假如你的目標不夠宏大或重要,集中焦點的效益就不大。舉例來說,曾聽說過有人能夠目視過電話簿就記得電話號碼。這真是在浪費他的精力。電話簿隨處可得,又常常更換,需要時隨時可以查得到。所以如果你的目標是要背下電話簿裏的電話,這個目標實在不夠重要。

時常提醒自己目標的存在也非常重要。要記得你是誰,你要成什麼樣的人,你也要常常在內心深處想像如何塑造自己的未來。立誌成為想要成為的人,每一天都要懷抱這樣的夢想和目標度日。如此一來,你會自動選擇相關的事去做,不相幹的事情暫且不做;你的選擇也會與此目標有關,而不會做出其他毫無關聯的選擇。你就過著你想要成為的人的日子,不會允許自己有任何的退縮或躲避。

你看待事情時總是會想想這與你的目標是否一致。你會不斷地問自己:

(1)要怎樣做才會幫助我實現目標?

(2)這件事情會不會對我真正夢想有所裨益?

(3)這件事能不能與我的目標或夢想配合?

(4)這件事情是不是和我的目標有相關性?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這個目標不一定是某一項物質、財產或有形的物品。你的最大目標可能是與你的配偶和小孩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而這種關係是非常珍貴的。如果這是你人生的第一大目標,你應該用不同以往的眼光去審視你的工作、活動、嗜好和與他人的關係。你要不斷地問自己:

(1)這件事會對我的配偶和小孩造成何種影響?

(2)這件事情會對我和我的家庭有何種效益?

(3)我要怎樣運用這件事為我的家庭生活帶來更多歡樂?

(4)這件事會不會影響我成為好的配偶和父(母)親?

集中焦點,否則你將無法實現目標。

從貧窮到富有,第一步是最困難的。其中的關鍵,在於你必須了解,所有財富和物質的獲得,都必須先建立清晰且明確的目標;當目標的追求變成一種執著時,你就會發現,你所有的行動都會帶領你朝著這個目標邁進。

卡內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當他決定要製造鋼鐵時,腦海中便不時閃現此欲望,並變成他生命的動力。接著他尋求一位朋友的合作,由於這位朋友深受卡內基執著力量的感動,便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兩個人的共同熱忱,最後再說服另外兩個人加入行列。

這四個人最後形成卡內基王國的核心人物,他們組成了一個智囊團,他們四個人籌足了為達到目標所需要的資金,而最後他們每個人也都成為巨富。

沒有聚焦,人生就是一盤散沙。集中焦點,為你的目標努力奮鬥。二、把所有雞蛋放同一籃中

看過關在籠子裏的沙鼠不停地踩著輪子跑嗎?這隻可憐的小動物耗盡了全身的力氣,不斷地“工作”著,但它卻僅在原地打轉,哪裏也去不了。許多人在追求事業的過程中,就像這隻可憐的沙鼠一樣沒有效率。他們一天忙忙碌碌,但不分事情的主次輕重,除了疲憊和失望外,什麼也得不到。

有一個經常大驚小怪的中年經理。他的部門每年為公司賺取幾百萬。有一天公司突然提供這個部門一個隻要能適時掌握行動就可賺取更多利益的機會。按理說,該部門應該要暫拋一切事物,好好利用這個大好機會才是。但這位守舊落伍的經理卻為著自己部門平麵布置的問題而煞費心思。打字機、垃圾筒該放在那裏好呢?每個不同的大小桌子該占多大的麵積呢?他拿著計算尺白白浪費了兩三天的時間。雖然該部門平麵擺置的工作是完成了,但這個絕對賺錢的機會卻乘隙溜過。

你也許認為這個舉例過於誇張,其實一點也不。它確有其事,而且到處都可以看得到類似的這種例子。這種徒然耗費力氣在無謂的事物上,我們稱其為大錯特錯一點也不為過吧。人與人之間的賢愚差異並不是在頭腦,而是在是否具有洞悉事物輕重緩急重要性的能力。

主次輕重的技巧適用於任何情況——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工作上,甚至連選配偶都可以適用。有一個男士在試用了這個方法之後,發現對他而言挑選太太的重要條件隻有三項——她必須是身體健康、踏實、個性活潑爽朗。

使這個技巧充分發揮的要領,在於能熟練洞悉事物的本質。如果你想學習有效處理任何事情的方法,這項洞悉事物本質的能力便為第一必要條件。

以自己工作的方法為核心,運用這個技巧選出“重要與否”的經營者真是多得不勝枚舉。某總經理在談到他的經營哲學時說,他經常小心翼翼地注意下列四點。

(1)不斷地生產優秀的新產品,改良舊產品。

(2)將這些產品的銷售方法與銷售網進一步完善。

(3)不斷地要求降低成本。

(4)讓全體員工充滿幹勁,永遠朝前邁進。

這位總經理將其他一些細小的事物委托其部屬處理,自己則努力地貫注於這四點上。這位總經理采用的戰術和拿破侖一樣,一旦做出判斷,必須徹底予以無情攻擊直到擊潰對手為止。

他根本不和別人爭論小的問題。他認為,不必親自出麵,部屬也能將這些小問題解決好。而且,這些小問題通常是不需要立刻解決。

也許,你曾發現過,某行業的總經理突然成功地經營了另一個對他來說完全陌生的行業時,周圍的人是多麼地吃驚?大家一定覺得極為不可思議,想知道是怎麼做成的。答案就在這個技巧之中。這些被別人認為不可思議的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收集到某些事物的要領。他們了解事業成功的關鍵就係於這些少數的要領上。此外,當他們迅速地洞察出事物的重點之後,就能立刻將全部精力集中,這就是他們會比別人成功的原因。

如何判斷工作本身是有效率或隻是瞎忙而已呢?處理效率的專家認為,如果能將自己的工作內容明確清晰地寫出來,那麼,這個人的工作效率及處事能力將會大有進步。

一般公司將從事的工作內容明確地寫在紙上稱之為“工作報表”。然而並不限於公司方麵,隻要是自己該做的工作,如果事先都能寫出一份類似的“工作報表”,對於我們將產生各種預想不到的好處。

(1)依據這個“工作報表”,你可以清楚地了解該給自己安排什麼樣的工作,或者你要求的是什麼樣的工作成效等。在許多場合中,你每天到底該做些什麼事隻有你自己最清楚。

但就怕其中也包括了許多徒然浪費時間而不重要的工作。為什麼呢?因為工作一旦被確定,盡管這件工作已經不再重要,而我們卻仍然因循守舊怠惰地做著,不肯改弦易張是最常有的事。

由新的觀點重新衡量你現在的工作,可能會發現在你目前背負的幾項責任中,別人也應該可以分擔部分的責任。那時,你便會明白你應該全神貫注於非你自己參與否則無法達成的工作上了。

(2)依此,你才會知道你已經被一些煩雜瑣事壓迫到分不清事物性質的地步了。所謂“見樹不見林”就是這個樣子。我們一般人很容易有手頭上的事先解決的心理。其實,即使是迫在眉睫的工作也並非一定最重要。我們若能站在高處重新審視全部的工作,不但能清楚地找出工作的主要目標,而且對以往許多耗時的工作要領,也能重新有一個不同的評判。

(3)人往往貫注全部心力去做自己感覺有趣的事物,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事項。若預先做好工作報表,必定有助於矯正這種不易察覺的傾向。

在工作報表詳細寫出後,再把這些事情依重要性排列優先順序。因為你事先把所有的工作作了一個考慮和評估,所以要分清工作的主次輕重就不是件難事了。即使一般的日常生活,也可利用相同的方法,使你更加明了哪些是你必須把握時機的先做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