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眼界大開(1 / 2)

青鬆拱手對中年男子拜道:“弟子青鬆,拜見師祖。”後者微微頷首,開口道:“無須見外,你可是老夫的救命恩人,這一拜,我受之有愧啊。”

青鬆忙開口回道:“師祖嚴重了,青鬆隻是盡了舉手之勞,傳個消息而已,您不必放在心上。”

中年男子聽過之後,臉上浮現出讚許的神情,笑著道:“好好,青鬆是吧,名字不錯,是個好苗子,不過這件事總歸來說還是老夫我欠你一個人情,日後若有需要老夫相助的地方,你可盡管開口,此事就這麼定了,你看如何?”

青鬆自是不能推辭師祖一番美意,畢恭畢敬地回道:“謹遵師祖所言。”

“好好,隨我進屋吧,我再與你說道一些事情。”中年男子擺手招呼青鬆道,立在門外,示意青鬆入內。

青鬆邁步進屋,略微打量了一下屋內擺設,正對門的屋牆下擺著一副案幾,兩側各放置了一把木椅,其下左右,屋子的側牆下,同樣是一副案幾加兩把木椅,如此而已,一貫的簡樸作風,對此,青鬆已不做驚奇。

待師祖落座後,青鬆坐在了師祖右手下的木椅之上,不做言辭,靜待師祖開口。

“我聽竹石所言,你的靈根是五色屬性?”師祖對青鬆問道。

青鬆如實答複。得到肯定之後,師祖眉頭微皺,似在思索什麼東西,少頃之後,他又開口對青鬆道:“想必你也了解過了,論修仙資質,你是差了一點,對此,你可有什麼想法?”

青鬆不甚明白師祖為什麼出此一問,略微思索之後,他對師祖回道:“是,關於資質一說,弟子已經明白,不過,眼下並沒有什麼過多的想法,能得山門恩惠,踏上修仙之路,弟子已經很是幸運,至於資質好壞與否,弟子並沒有過多祈求。”

“不錯,你能有如此心境甚好,修仙一道,講求機緣,你既已得仙緣,此便是你的福分,當多加珍惜,切莫好高騖遠。仙路漫漫,其中造化,莫有人能說清,你也不用苦於資質一說,且用心修行,莫要消沉倦怠,誤了自身。”師祖聽了青鬆答複,對他略加讚賞,同時又不忘教導其一番。

“是,弟子謹記師祖教誨。”青鬆微微頷首,畢恭畢敬地對師祖回道。

“你入山門也有幾日,可曾有不甚明白之處?你可一一道來,我與你答複。”師祖又開一話題,對青鬆問道。

青鬆本欲不多說什麼,但又怕自己不作言語拂了師祖好意,隻能在心裏暗加思索,挑幾條不輕不重的問題出來詢問。

俄而,青鬆道:“弟子有一事不明,希望師祖給自己解惑。”

“無妨,你可盡管到來。”師祖回道。

青鬆接著便問,“弟子觀山門之內人數了了,問過林葉師弟後才知門內隻有十三人,不知是本門情況特殊,還是修仙之人太過稀少緣故?”問題很簡單,但凡對修行界有些常識的人都不會做出此疑問,亦或是在此片大陸土生土長的仙人也不會有此疑問,無奈,青鬆兩者都不屬於,他僅有的一些常識都是來自於那本青川仙錄,但其中卻對修仙宗門之類未提半字,說白了,青鬆此刻的認知隻限於這本青川仙錄,離了它,青鬆便一眼摸黑。

師祖聽過之後,沒加思索,脫口就對青鬆道:“你有此疑問也很是正常,畢竟本門眼下狀況確實有些出乎尋常之人對仙家的印象,也罷,我就跟你多講一些好了。”

隨後,青鬆在師祖的話裏了解到了本門,也就是靈竹峰的由來,以及身處之地的大致狀況。

靈竹峰,按嚴格意義上來講,其實並不能算一個仙人門派,類比的話,他隻能相當於凡間的一戶人家,師傅帶徒弟的那種。百年前,師祖路經此處,見此地甚是清幽,頗為適合修行,便在山坡上修了一間竹舍,長年居住。他也就成了靈竹峰上的第一位仙人。後來,師叔祖也路經此處,對此地同樣心生歡喜,便與師祖稍一合計,住在了峰頂,同時在後山開辟了一座藥園,長居此地。他就成了靈竹峰上的第二位仙人。二人也偶有外出,師祖有次外出之後帶回來了兩個孩童,親人皆遇難慘死,這兩個孩童是其心生惻隱救回來的,此後,便教導二人修行,如此靈竹峰上有了第三與第四位仙人,便是掌門師尊與二師叔。

其後幾十年間,靈竹峰上未曾再添新人,轉眼間,當年的兩個孩童也已年過半百,這段時間,師叔祖在一次外出之後帶回來了靈竹峰上的第五位仙人,也就是三師叔,三師叔來到此地時已經十幾歲大小,家中親人同樣離世,由於他自小生活在一鐵匠之家,師叔祖一行人合計之後,便打算教其一些簡單的煉器之法,雖然師祖與師叔祖二人都不善此道,但教導一個毛頭小子一些入門之法卻也不再話下。出乎幾人預料的是,三師叔在此一道上卻是頗為靈慧,入門之後短短十幾年已技藝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