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效益和林業的特點
森林的效益
森林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在曆史發展的長河中,森林是人類的養育者,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森林;而人類則是森林的開發利用者和培育經營者。人們對森林的多種效益和林業建設的作用的認識,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步加深和提高的。在較長時期內,人們隻看到森林的經濟效益;隨著林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才逐漸認識到森林的生態效益和社會公益效益。在現代,森林被看成是人類的寶貴資源,社會的共同財富,人民生存、生活的必需條件。人們認為,發達的林業既是生產發展,國家富足,民族繁榮的象征,也是社會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誌。
在森林的多種效益中,最為明顯的是其經濟效益,包括提供木材、燒柴、木本油料、工業原料等林產品,出產幹鮮果品、食用菌類、藥用植物等山珍特產,棲息、繁衍野生動物,供應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需要。樹木渾身是寶,它的根、莖、葉、花、果實、汁液和樹皮各有妙用,都是寶貴的財富。據一些國家的林學家測算,木材的價值隻是森林多種效益總值中很小的一部分,不過占幾分之一,以至十幾分之一。
森林是整個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在維護陸地生態平衡、促進生態良性循環中起主導作用。這是森林作用於自然、造福於人類的最大功能。森林能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改良土壤,調節氣候,減免自然災害,保障農牧業生產和人類生活的安全。在整個生物圈的物質和能量交換過程中以及保持自然界動態平衡中,森林占有特殊地位。
森林還具有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氧氣,吸附灰塵,消除毒氣,淨化空氣,降低噪聲,點綴風景,美化環境,增進人們身心健康的社會公益效益。林區和森林公園是廣大人民旅遊、療養、休憩、保健的勝地。人類生活在大地上,需要一個清潔、安靜、優美、舒適的良好環境。森林景觀和綠化環境色調柔和,幽靜多姿,空氣清新,氣候宜人,令人呼吸輕鬆,疲勞消失,精神愉快,心情舒暢。隨著生產建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們更加重視森林的公益效益。
可是,直到現在,有些人還隻看到森林的經濟效益,而對森林的生態效益和公益效益認識不足。他們為了取得木材燒柴等林產品,竟成片地大量地采伐森林,而置破壞自然生態平衡和優美的生活環境於不顧,以致引起大自然的嚴厲懲罰。森林破壞容易恢複難。大片林木一經破壞,往往需要一代人以至幾代人的辛勤勞動,經過漫長的歲月,才能逐步恢複起來。
中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木材和其他林產品。同時,更加需要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如果生態環境惡化,水、旱、風、沙災害頻仍,水土流失嚴重,空氣、土壤、水源汙染,就會直接影響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國家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隨著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廣大群眾迫切要求能有清靜優美的生活環境和適於旅遊、療養、休憩、保健的場所。因此,我們要全麵地認識森林的多種效益,特別是它的生態效益和公益效益,切實認真地保護好現有森林,加速林業發展的步伐,使森林更好地為祖國“四化”建設和全國廣大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