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發展林業打基礎(1 / 1)

為發展林業打基礎

一、製定有關林業的方針政策

35年來,中共中央、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為了保護森林、發展林業,先後就植樹造林、護林防火、林權處理、製止亂砍濫伐、節約木材、加強木材市場管理等方麵發布了一係列法令、條例、決定、指示和通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把造林綠化定為基本國策,確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全國的植樹節,號召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充分反映了黨和國家對林業建設的重視和關切。

除了發布一係列有關的林業政策、法令外,國家還對林業建設采取經濟扶持政策。35年來國家對林業建設投資共計216.54億元,其中營林投資69.19億元,森林工業投資147.35億元。並從原木生產中提取育林費作為育林基金,到1983年止,已提取育林費80億元用於造林育林。

二、建立林業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成立,就在中央人民政府設立林墾部主管全國的林業建設,在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行政區設立農林部,在各省設立農林廳,分別負責管理本地區的林業建設。35年來,隨著林業建設的發展,林業機構經過不斷改革和完善,已經成為一個包括行政管理、經濟管理、調查設計、生產、科研、教育等在內的一整套機構。正在全麵開展林業生產建設,向現代化方向邁進。

三、林業專業隊伍建設

隨著林業建設的發展,林業職工隊伍不斷壯大。一九五○年全國林業職工隻有2.07萬人,一九八三年發展到226.56萬人,比一九五○年增長了108.4倍。

這支林業職工隊伍在以往的30多年中為中國的林業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它也是今後振興林業的一支基本力量。

在農村中也出現了林業專業隊伍。一九八三年,全國共有社隊林場17.5萬個,擁有固定專業人員133.8萬人。近幾年來,由於放寬林業政策,推行林業承包責任製,林業專業戶在全國農村象雨後春筍一樣蓬勃地發展起來,已達400萬戶,成為發展林業的一支生力軍。

有了發展林業的方針、政策,又有了比較完善的林業機構和強大的專業隊伍,這就為發展中國的林業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