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躍進”的影響和林業建設的調整
一九五八年“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在全國展開以後,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思潮也波及林業戰線,對林業建設的幹擾、破壞十分嚴重。不僅在林業生產建設方麵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浪費損失,而且使全國各地的林木普遍遭受了一次嚴重的破壞。刮到林業戰線上的“共產風”和“一平二調”,更大大地挫傷了廣大群眾造林育林的積極性。
一、一次全國性的林木大破壞
這次林木大破壞不僅範圍廣,規模大,而且時斷時續,此起彼伏,從一九五八年開始,前後延續4年之久。林木破壞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麵:一是各地大煉鋼鐵,大辦社隊食堂,大修水利和大搞工具改革,砍伐了大量林木;二是在木材生產中的高指標、瞎指揮,造成亂砍濫伐,集中過量采伐;三是困難時期毀林開荒,生產救災,毀掉不少林木。其中以第一方麵的破壞最為嚴重,遍及全國各地,毀掉的林木也最多。不論天然林或人工林,不論防護林或經濟林,不論村前屋後、路旁、水旁的散生林木,還是風水林、風景林,都程度不同地遭到了破壞。據中共中央辦公廳調查組一九六二年在福建、廣東、廣西、湖南和江西5省、自治區調查的結果,當時破壞最嚴重的是丘陵區和淺山區,有些地方的林木被砍光了。毛竹破壞情況更為嚴重。湖南省洞口縣從進入山口到雪峰山主峰的路程為100裏。一九五七年以前公路兩旁的森林很多,到調查時已所剩無幾。據洞口縣估計,木材資源減少了60%,毛竹資源減少了80%以上。廣東省樂昌縣由縣城到坪石,沿京廣鐵路兩側100裏的山地,一九五七年以前有很多杉木林,調查時變成了荒坡和灌木叢。對防護林的破壞也很嚴重。遼寧省的彰武、康平、新民等縣的農田防護林被砍掉70%;豫東防護林被破壞了80%,使開封縣的40萬畝耕地因此撂荒;冀西防護林被砍掉4萬畝,占防護林麵積三分之一以上;河北省固安縣境內的永定河下遊防護林被破壞了一半;陝西省榆林、橫山等縣毀林、刨沙蒿達200萬畝;甘肅省的河西防護林和固沙林被砍掉22.4萬畝。各地經濟林也遭到大破壞。全國油茶林減少了10%,油桐林減少了20%。經過這次破壞,有些地區的森林資源減少很多。湖北省一九五七年林木蓄積量為4,122萬立方米(不包括神農架林區),經過幾年破壞後,僅剩下2,733萬立方米,減少了34%。廣西一九五八年因燒炭、煉鋼砍伐木材1,750萬立方米,相當於當年國家計劃在該自治區收購木材127萬立方米的10倍以上。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共產風”、“一平二調”風刮起來後,林業首當其衝,受害很大。造成樹權、林權不清,林木、林地所有製混亂,不僅嚴重挫傷了山區廣大農民造林植樹、經營山林的積極性,而且增加了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林權、樹權、地權糾紛,帶來一係列不良後果,使林木權屬方麵有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這是以後多次發生群眾亂砍濫伐,搶砍山林和毆打護林員事件的根源,影響深遠。
二、“大躍進”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林業建設的關懷和指導
林業建設在“大躍進”期間受到嚴重破壞以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很關心,親自到林區視察,研究林業問題,對林業建設事業提出了很多方向性的意見。一九六一年,周恩來同誌到雲南省西雙版納視察,沿途看到群眾為了墾種,把陡坡上的一些樹木也砍了。他告誡大家:“這會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將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這裏是富饒美麗之鄉,如果破壞了森林,將來也會變成沙漠,我們共產黨人就成了曆史的罪人”。他語重心長地說:“要解決好合理開墾,保護好自然資源,改造好大自然”。一九六二年六月,周恩來同誌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視察,又就保護森林和植樹造林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同年十一月,在討論成立東北林業總局時,他明確指出:林業的經營一定要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作業。這已成為新中國林業建設的指導方針和奮鬥目標,今後還要繼續努力貫徹執行。
一九六一年七、八月間,劉少奇、鄧小平、譚震林等同誌視察東北大小興安嶺林區。劉少奇同誌在視察時提出了一些指導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