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結
本文係對雲南省1985、1991、1995年3次學生體質健康調研中7~18歲學生身體素質資料作動態分析。初步分析了雲南省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年齡特征、性別差異,對城鄉學生身體素質的比較研究,並分別就漢、哈尼、納西、佤、傈僳5種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十年來的變化特點,以及各民族學生身體素質的特點作了分析討論,最後把5個民族學生身體素質的總體水平和全國相比作了總體評判。通過以上分析研究,了解了雲南省中小學生身體素質的現狀、特點、優劣以及十年來變化的情況,為今後學校衛生體育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我省的社會發展提供了科學的佐證。
雲南是多民族的省份。鑒於參加1985、1991、1995年3次全國學生體質調研的民族不盡相同,參1985、1991年調研的隻有漢、哈尼、納西、佤、傈僳等5個民族。如能多進行一些民族學生體質的跟蹤調查研究,則能更好地了解各民族學生體質的變化特點,也有利於更全麵地反映雲南省學生體質的全貌。
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生長發育的動態觀察
通過對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1985~1995年的生長發育狀況作10年的觀察,發現:新疆4個民族的青少年形態發育水平有較大幅度提高;機能發育水平和身體素質發展水平存在城鄉、性別、族別的差異。據此提出新疆自治區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改善的科學依據和建議。
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研究法、體質測試法、數理統計法和邏輯推理法。對所選擇的測試數據,根據需要在計算機上處理、完成。根據本研究需要,選擇了維、漢、哈、柯4個民族7~17歲的11個年齡組的3項形態指標、1項機能指標、7項身體素質指標和2項派生指標為研究對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維、漢民族按男、女、城、鄉4類分組,哈、柯民族隻按男女分組。
形態發育水平
10年間,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身高、體重、胸圍增長情況表明:生長發育速度很快,發育水平明顯提高呈長期加速趨勢。4個民族的男女生的身高平均增長速度比較快,均超過了文獻報道的在世界範圍內青少年兒童身高每10年增長1cm、體重增長0.5kg的增長速度。
4個民族的男女生胸圍平均增長幅度相對於身高、體重的增長不是很明顯,其中有5項指數呈下降趨勢,表明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細長型的所謂豆芽菜體型沒有得到明顯改善,而且有繼續的趨勢。從身高、體重10年增長均值上看,漢族學生在形態方麵的發育水平要高於3個少數民族。
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生長發育過程有提前的趨勢。其中,男生身高、體重、胸圍突增高峰年齡提前多在1年以上,女生也多在2年以上;從性別特征看,男生形態發育突增高峰年齡提前趨勢比女生明顯。生長發育提前趨勢提示我們學校、家庭、社會教育必須相應地做好準備。
機能發育水平
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肺活量指數10年間有增有減。其中有5項指數呈下降趨勢,它們是:哈族、柯族男女生和漢族鄉村女生。
10年間,4個民族的學生肺活量/體重指數的有增有減。其中有7項指數呈下降趨勢,它們是:哈族、柯族男女生、維族鄉村男生和漢族鄉村男女生。
身體素質發展水平
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身體素質的總體發展水平有所提高。其中,維、哈、柯族男女生身體素質的增長值多高於漢族男女生。說明少數民族男女生身體素質比漢族男女生提高的幅度大,漢族男女生個別素質指標10年間還有下隆的趨勢,這應引起新疆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另外,聯係反映新疆4個民族的學生1985~1995年10年間的機能發育水平和身體素質發展水平的指數看,肺活量指數的提高與身體素質中的耐力素質指標下降的反差,表明是由於學習負擔過重、缺乏體育鍛煉等原因所致,這一點應此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