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互聯網:Internet(2 / 3)

在中國,人口為12億多,到1998年年底,我國上網計算機為74.7萬台,國內Internet用戶數達到210萬戶(加上單位用戶),比1997年底的60多萬增長了2倍多。至1998年11月底,國內注冊的各類域名達到16644個,比1997年底的5100個增長了2倍多,WWW站點數為5300個。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最新數據,截至1999年6月30日,我國上網人數大約為400萬,上網的計算機比年初翻了一番,達146萬台。

中國與Internet有關的新聞是:中國大陸第一個中文專業搜索引擎站“搜狐”的崛起。1998年10月,美國《時代》周刊將“搜狐”創建者張朝陽評為1998年世界IT信息技術行業的50位精英之一;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流行的熱門話題——政府上網,並預言1999年是政府上網年;另外就是瀛海威總裁張樹新和其他15名高層管理者先後辭職離開瀛海威。在中國人心目中,瀛海威一度是互聯網的代名詞,它曾許諾將中國人帶上信息高速公路。

據全球調查機構IDC的一項研究報告《全球Internet使用者和網上商業預測》表明,到1998年底,全球上網人數已突破1億。並指出,今後3年中,歐洲、亞太和拉美地區網民數量的增長速度將第一次高於美國國內的增長速度,以Internet為平台而進行的商業活動,如在線購物的前景非常樂觀,到2002年,在線購物的總額將達到4000億美元。

在Internet用戶規模不斷增長的同時,互聯網技術也進一步發展,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寬帶網開始投入使用。到1998年底,已有50多萬美國家庭通過地方有線電視網提供的高速電纜數據機上網,從而享受更為快速的信息交流。

另外,全球Internet發生了幾件讓人不得不提及的大事:

第一,美國在線(AOL)以42億美元收購網景,雖然兼並數額並不特別引人注目,但這是發生在一個興起才4~5年時間的全新行業,它所引起的關注和帶來的衝擊絲毫不亞於德國的奔馳汽車公司與美國克萊斯勒公司的合並。

美國在線的用戶從1400萬戶增加到4000萬戶左右,從而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門戶站點,直逼雅虎等其他著名站點。

第二,斯塔爾報告在網上發布,全球網民紛紛一睹為快,導致網絡大塞車。此事件標誌著第四媒體的誕生。

第三,雅虎、亞馬遜書店和美國在線等網絡企業的股票一個勁的往上竄,牛氣衝天,帶動道瓊斯和納斯達股票指數一路飆升,屢創新高。亞馬遜公司是目前最大的網上書店,至今未賺過一分錢,但股票卻一直不停地瘋漲,到1998年聖誕節前,其股票價格已經漲到每股200多美元。財富僅次於比爾·蓋茨的第二大億萬富翁,“代表工業時代的價值判斷而無法理解信息經濟法則”的美國股市預言家巴菲特一直不明白何以如此,連連說:“看不懂。”一直不曾涉足信息業股票。

最後,就是美國政府與軟微公司的官司。微軟不僅想在操作係統領域稱王稱霸,同時也想做網絡帝國的“秦始皇”。這樁涉及違反反托拉斯法的訴訟不可避免地影響網絡以後的發展。

2.國際互聯網(Internet)迅猛發展

Internet中譯名為因特網,又稱互聯網,是全球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通過電信網絡使用統一的通信協議(TCP/IP協議)連接在一起的集合,這些網上計算機用戶能夠共享信息資源並互通信息。

1867年貝爾發明電話這一神奇的通信工具時,他肯定沒有預想到100年後人類能利用電話線組建全球信息網絡-Internet。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互聯網絡,它連接了全球不計其數的網絡與電腦,是世界上最為開放的係統。Internet是將以往相互孤立的、散落在各個地方的單獨的計算機或是相對獨立的局域網,借助電信網絡,通過一定的通信協議而實現更高層次的互聯。

Internet是未來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礎,利用它我們能夠迅速檢索到所需的信息,還能與世界各地通信。它作為全球最大的、開放的、由成千上萬個網絡互聯而成的計算機網絡,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信息超級市場。它的出現將改變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方式。它以多媒體形式傳遞和共享信息,極大地縮短了時空距離,節省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

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互聯技術和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為Internet的產生奠定了必要的技術基礎,資源共享作為普遍的用戶需求成為Internet發展的一種強大的驅動力量。Internet在其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始終采取非常開放的策略,對於開發者和用戶都不施加不必要的限製。它不僅擁有極其龐大的用戶隊伍,也擁有甚為眾多的開發者。

有人把Internet稱謂“沒有首腦、沒有法律、沒有警察、沒有軍隊”的機構。的確,它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組織形式。在計算機網絡世界裏,Internet沒有通常的金字塔的權力結構,沒有總裁或首席執行官,它在許多方麵像是一個鬆散的“聯邦”,加入聯邦的網絡成員可以相對獨立地處理內部事務。

Internet信息傳播方式的最大優勢之一是使用簡單便捷,它不僅為用戶提供多種形式的信息服務,而且有非常友好的用戶界麵,用戶不必具備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專門知識就能學會使用。

Internet發展迅猛,提供的服務在不斷增加,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而且日益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成為日常交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本的服務與應用包括:電子郵件(E-mail)、新聞討論組(Newsgroup)、商業應用(BusinessApplication)、文件傳輸(FTP)、萬維網(WWW)、實時聊天(Chatting)、在線遊戲(OnlineGame)、網絡電話(WebPhone)、虛擬時空(VirtualReality)等。

3.中國因特網的發展

因特網作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形,由學術交流工具演變為商業工具,進而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通信工具和媒體。它跨越了現實世界的時空障礙,成為沒有國界、沒有地域差別的一體化空間。

“網絡就是計算機”,隻有與網絡相聯,計算機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計算機。一個設計優良的網絡才更能體現出資源共享的功能,微機所聯係的網絡越大,它的用處才越多,力量才越強。上網後,你不是在使用自己的個人計算機,而是在使用一台能量無限、資源豐富的龐大計算機。網絡已當仁不讓地成為計算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