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近鄉情更怯(1 / 3)

二人依言隨薛顛回轉洞中,薛顛將兩個大包袱放在大廳,說道:“你二人不識辟穀之法,這裏有些吃食和日常的用具,足夠半月用度。”說著打開包袱,裏麵果然是些炊具、食物,還有兩套粗布衣裳。

收拾停當,三人便到石鼓室坐定。薛顛道:“玄門功法,以意為先,以氣為用,三脈同一,隻是巧妙不同。我雖然喜歡獨來獨往,但源屬顯凡,所習乃是洞玄一脈,所煉之氣名曰玄氣。洞真一脈所煉為始氣,洞神一脈所煉為元氣。”

心然插口道:“那究竟哪個更厲害呢?”

薛顛笑道:“既是同屬一氣所化,哪有強弱貴賤之分。所謂哪個更厲害,無非要看修習之人道行深淺。”

心然又問:“那如果煉成,是不是就可以成仙了?”

薛顛又是哈哈大笑:“成仙之路,豈有這般容易!九華門人以百千計數,最終得道成仙者,不過寥寥幾人。”

心然道:“那他們是怎麼成仙的呢?”

薛顛道:“各門所說成仙之法也不盡相同。有的重視練氣歸心,有的強調積累功德,有的說要渡劫免災,還有的說要有仙人度化。正因如此,才有九華之分。在我看來,若要成仙,先要放棄成仙執念,如此才算擺脫凡俗。不過正如我之前對近禪所說,若是不想成仙,便不必成仙,這本身就是背道而馳,所以成仙一問,我是無法給出什麼答案的。不過,三氣煉成確可辟穀祛病,不畏寒暑;延壽續命,縱橫天地;甚至可以洞曉天機,遣物驅鬼,顯些常人無法做到的神跡。除了不免生死輪回,或許已與成仙無異了。”

二人聞言都是興奮異常,忙催著薛顛傳功授業。薛顛道:“修仙之人最忌急功近利,煉氣之法也非一日之功。咱們先從最基礎的運氣之法開始吧。”當下便傳授二人入門功法,二人默記在心,依言修習。

二人每日跟隨薛顛用功,倒也不覺寂寞。每隔十幾天,薛顛便下山采買吃穿用度之物。山上盡是積雪,每日也由薛顛用器具盛回,煮沸供眾人食用。轉眼兩月有餘,二人已可辟穀,數日不食也不甚饑餓。又過月餘,兩人亦可蹬踏山石如履平地,便改由他們輪流上山取雪。

山中歲月過得飛快,轉眼已近新年。如今的近禪和心然煉氣已有小成,尤其近禪,之前已得薛顛相助,又有泠圓之功,當真進境神速,登山涉水已可禦氣而行,瞬息便過。薛顛雖還未傳授什麼上乘功法,但心然甚是喜愛玉節十七式身法飄逸靈動,纏著近禪去學,薛顛便將玉節十七式稍加變化教給兩人。雖然仍用原有的名字,可威力早不可同日而語。

這一日已是臘月二十,上午做過功課,近禪便去采雪。眼望碧空如洗,群山似玉,近禪一時動了童心,提氣飄向遠處一座最高的峰頭。不一時到了峰頂,見群山環抱如玉龍在腳下飛騰,心中豪氣陡升,攀縱跳躍了好一陣,這才****而回。落在平台,卻見心然默默坐在崖邊,低頭盯著自己雙足蕩來蕩去,顯得悶悶不樂,忙將雪桶放在一邊,走過去挨著心然坐下,問道:“然妹,你怎麼看起來不太開心?”

心然正自發呆,聽近禪這麼問勉強一笑道:“沒什麼,隻是出來這麼久,有點想家了。”

近禪聞言也不禁屈指盤算,果然離開臨祁顧家已有半年,難怪她會有思家之情。心然又是背著家人跑出來的,此時臨近過年,想來心中更會難過。想到這裏,自己也起了思念師門之情,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兩人默然半晌,近禪才道:“然妹,不如我去問問爺爺,說不定他會讓你回臨祁看望家人。”

正說著,身後洞中走出薛顛,笑嗬嗬道:“兩個小娃娃又在說什麼悄悄話呢?”

近禪忙站起身,對薛顛道:“爺爺,然妹想家了,你能讓她回家去看看嗎?”

薛顛聞言想了想,笑道:“我正愁沒處安置你倆,這麼一來倒是解決了我一件難事。”

二人聞言不解,都圍到薛顛身邊,薛顛道:“剛剛我到後山去尋蘇麟先前留下的小玩意,不意收到了我大師兄逍遙子的飛劍傳書。我與兩位師兄已有許久不曾聯絡,此次師兄傳書與我必有大事。果然,是關於彌羅的無量少君已經開始大肆攻伐其他各門的事。師兄讓我急速回山商議,我雖浪蕩江湖,但畢竟是顯凡門下,事關千萬生靈,自當盡力。隻是你二人煉氣雖有小成,可此等凶險之事還是無法應付的。既然心然有心回家,那麼去暫避一時也是上佳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