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大涅盤經》(2 / 2)

要偽作出鑒真的手抄佛經,當然必須得要用他的筆法,這對別人來說或許很難,但對於江華來說雖然不是小菜一碟,但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沒有寫什麼象什麼的本事,怎麼可能吃得了修複這一碗飯?

前世作為一名世界最為頂尖的修複師他有一雙能夠“複製”任何東西的手,書畫之類就更加是如此,楷、隸、行、草……各種書體,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各大書家,他都能夠“模仿”得惟妙惟肖,除非是書家本人重生,否則的話根本就沒有辦法分辯得出來。

比如說他就寫過王羲之的《蘭亭序》(虞世南摹本),如果不是墨色還有書寫的是現代紙,根本就沒有人鑒定得出來。

鑒真的書法水平放在華夏曆代之中,並非一流,難度並不大。

“十級鉗工”的雙手,絕對是寫什麼像什麼,宣紙上的這一行字,就算拿著《請經書貼》來比照,保證不差分厘。

江華又寫了幾行字,確定無論形又或者精氣神都和鑒真留下的《請經書貼》沒有區別後,就鋪好硬黃紙,行運流水般寫了起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屍那國力士生地阿利羅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

《大涅盤經》共40卷13品,近40萬字,全部寫完當然不可能的,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必要,江華隻是選了前麵的一部分,寫完十頁後就擱下了筆。

寫好的硬黃紙一張張擺開晾幹的同時,江華並沒有閑著,拿起刻刀和石頭,開始刻一枚石章。

隨著“沙沙”石粉散落的聲音,十來分鍾後一枚刻有“孝謙”古篆字的印章就已經刻好。

書畫鑒定中,印章是判定真假非常重要依據,江華刻孝謙的印章就是用來增加偽作出來的《大涅盤經》的真實性。

孝謙是島國第46代天皇,同時也是島國曆史上的第6位女帝,在位時間是749年至758年,篤信佛教,是鑒真東渡之後最有力支持者。

偽作除符合曆史之外,還得要有名人證明,孝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鑒真東渡之後,曾將自己手抄《大涅盤經》送給自己最主要的支持者孝謙,得到經書後,孝謙在上麵留下自己的印章。

這樣的故事非常符合曆史,極大增強說服力。

刻好孝謙印章後,江華把刻刀倒過來輕輕地敲著印石的邊緣,敲出一些小的缺口來——這會增加印章的古樸,會讓人覺得更加有年代感,更加象是古代的。

江華拿出印油,仔細調好後按在寫好的《大涅盤經》第一頁的右上角。

拿來把扇子,輕輕地扇起來,這樣會讓墨跡更加快點幹,事實上自然晾幹會比較好,但現在時間比較急,江華也顧不上了,幸好這點不是至關重要的。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

江華仔細地重新檢查一遍,沒有發現錯漏,準備進行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做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