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1 / 2)

斯美塔那的《沃爾塔瓦河》

波希米亞的音樂家和音樂生活在十九世紀以前,和西方音樂的發展曆史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對維也納古典樂派發生過積極的影響。但它的音樂創作基本上沒有形成獨立於西歐音樂(尤其是德意誌音樂)的民族風格。十九世紀音樂曆史上的浪漫主義思潮,民族樂派成為其中一股強勁的潮流,它隨著歐洲各弱小民族解放運動的開展而興起、壯大。以斯美塔那、德沃夏克為代表的捷克民族樂派也在此時崛起。斯美塔那(1824—1884)一生從事積極的創作和社會活動,致力於通過音樂來喚起同胞民族意識的事業,他大量的歌劇、交響詩和其他創作,都是以波希米亞曆史上、宗教戰爭時期,反抗異族統治者的民族英雄的故事傳說作為題材,或描繪祖國的田野風光、自然美景。他被後人尊稱為“捷克民族音樂之父”是當之無愧的,而當德國法西斯占領捷克時,禁演斯美塔那的作品,也正是懼怕他音樂中所飽含著的熾烈的民族情感。

斯美塔那創作中最為世人所熟悉的,要舉他的歌劇《被出賣的新嫁娘》及交響詩《我的祖國》,著名的管弦樂曲《沃爾塔瓦河》就是這部交響詩套曲的第二首。

李斯特的藝術理想和交響詩創作直接影響了斯美塔那,他追隨李斯特,寫了不少標題性交響詩,但他的交響詩具有自己的特色,就拿《我的祖國》這部作品來說,它與李斯特交響詩的那種抽象理念、內在哲理性的特征不同,而是一部描繪性較強的交響詩,它直白、坦率地抒發出對民族英雄、瑰麗山川的歌頌、描述和讚美。

《我的祖國》是一部包含有六個樂章的交響詩作品。第一段《維謝格拉德》,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堡,它的名字象征著捷克古國的光榮顯赫,以及騎士們的征戰凱旋。第二段《沃爾塔瓦河》,這是一條流經捷克全境的最大河流,它成為祖國壯烈曆史的見證。第三段《薩爾卡》,取材於“薩爾卡和她的娘子軍”的古老傳奇故事。薩爾卡是捷克民間史詩中一位勇敢智慧的女英雄。第四段《捷克的田野和森林》,這是作曲家用音樂描繪出他想象中的捷克大地、原野森林,及所引起的內心情感體驗。第五段《塔波爾城》,“你們是上帝的戰士”,這是在讚頌十四、十五世紀間的捷克宗教改革——胡斯運動的戰士們,他們以塔波爾城為據點,反抗羅馬教皇、德國皇帝的英勇鬥爭事跡,永遠成為捷克民族不屈意誌的象征。最後一段《勃拉尼克山》,傳說中胡斯的英雄們並沒有真正死去,他們長眠於為他們而裂開的勃拉尼克山中,一旦祖國需要,他們立即會起來繼續戰鬥。斯美塔那滿懷熱愛祖國的強烈激情,寫下了這部構思宏偉、詩意盎然的作品,並親自為它們撰寫了散文式的標題說明。作曲家為完成這部巨作,花了從一八七四年到七九年的整五年時間,各部分先後完成並陸續公演,遺憾的是,待全部作品完成時,作曲家已因耳疾,聽不見任何聲音了,但斯美塔那的心伴隨著他的音樂留給了世人。

在這裏,我們集中介紹這首交響詩套曲裏的《沃爾塔瓦河》。

斯美塔那的說明是這樣寫的:“沃爾塔瓦河有兩個源頭——流過寒風呼嘯的森林的兩條小溪,一條清涼、一條溫和。這兩條溪水彙合成一道洪流,衝著卵石嘩嘩作響,映著陽光閃耀光芒。它在森林中遊弋,聆聽獵號的回音,它穿過田野,飽覽豐盛的收獲。歡樂的農村婚禮的聲音傳到它的岸邊。月光下,水仙女唱著迷惑人的歌曲,在那波浪上嬉戲。近旁荒野的懸崖上,保留著昔日光榮和功勳回憶的古城廢墟,在諦聽著它的波濤喧嘩。沃爾塔瓦從斯維特揚峽穀的激流中奔瀉而出,衝擊著岸邊峭壁,掀起浪花,轟轟作響。而後,到美麗的布拉格近旁,它的河麵更加寬闊,卷著滔滔波瀾,從古老的維謝格拉德旁邊流過,在這裏,它顯出自己全部的瑰麗和莊嚴。沃爾塔瓦繼續滾滾向前,最後逐漸消失在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