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考試改革的嚐試(2 / 2)

表演:表演是充分體現學生音樂素質的一項考試,是學生將學到的音樂知識融彙貫通的實踐過程。具體考試內容有律動、歌表演、配樂詩朗誦、相聲、小品、重話劇等,要求學生自己找材料,自行組織排練,考試的課堂就是文藝演出的會場,節目形式多樣。表演的同學認真投入,觀看的同學聚精會神;課堂氣氛活潑而有序,笑聲喝彩聲此起彼伏。同學者師共同評議,給每位參演的同學公正打分。

通過這樣的音樂考試,學生的樂理知識、演唱技巧、創作表演及欣賞鑒別等方麵的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考試方法有如下好處:

1、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音色特點來選擇演唱曲目,使歌曲的藝術感染力更加豐富。

2、在輕鬆愉悅的氣氛中複習鞏固已學到的音樂知識,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

3、讓在某一方麵具有一技之長的學生有充分發揮的場合,激發學習的興趣。

4、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5、養成仔細觀看,聆聽他人演唱、演奏的好習慣,同時學會了鑒賞他人演唱的方法,提高了學生的欣賞能力。

6、采用同學老師共同打分的方法,既保證了評分的準確公正,又使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7、給每位學生提供了登台表演的機會,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又有利於教師發現和培養音樂人才。

實踐證明,這樣的改革是可行的,效果也是好的。能比較客觀公正地反映一個學生的音樂素質水準。衡量一個學生的音樂素質,不能從單方麵去定論,如一個學生天生聲帶閉合不全,那他發出的音不可能很準,盡管作了努力,但還是力不從心。難道就能因此說他音樂成績很差嗎?否!在我們所教的學生中就有這樣一位,他聲帶閉合不好且沙啞,讓他唱歌許多同學就會情不自禁地捂耳朵,但他揚琴演奏卻很出色,每次不論什麼演出或比賽,隻要聽到他的演奏就會掌聲雷動。

再如有的所謂的差生,讓他視唱練耳,老師費了好大的勁,他還是給你個抓耳撓腮,但讓他進行表演,他會將影星、歌星的動作、語言和演唱方式模仿得維妙維肖。因此我們認為要衡量一個學生的音樂素質,首先應給學生多方麵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各自施展自己的才能,取長補短,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己的愛好中學到其它的知識,提高他們音樂的全麵素質。

國民教育的根本是為了提高全民素質,要把麵向全體放在首位,小學音樂教育不是為了培養音樂專業人才,更不是培養音樂家,其宗旨是為了育人,要在統一培養的基礎上發展個人專長,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美的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