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俗 雅(1 / 2)

晁凱查完蔡卞的資料後就明白自己之前的想法錯了。

一個能夠稱得上書畫大師的人的藝術水準有多高,晁凱想買宋代之前的贗品書畫糊弄蔡卞的計劃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人家沒準比現代的這些專家還專業呢。

這條路肯定行不通,晁凱一時有些撓頭。在天朝這送禮可是很有說法的事情,什麼時候送什麼禮、什麼人送什麼禮都有很大的學問,並不是說你送的東西價值高人家就一定買賬。

恰恰晁凱就遇到這個問題了,論錢蔡卞比他和張翰文多的不是一星半點,論才華論文化修養他們倆捆到一塊也拍馬不及。這樣一來對禮品的要求就有點高了。

不過晁凱身為現代天朝人內事不決問百度,自己想不出可以發帖子問網友嘛。編輯了一條“北宋文人最喜歡什麼”的帖子發在了宋朝吧、水滸吧等貼吧。雖然知道貼吧網友基本上都是調侃,但是也未必不能打開晁凱的思路,一群人瞎蒙起碼比他一個人瞎蒙強。

晁凱打開手機,這次走的時間短倒是沒有像以往那樣微信、未接電話滿屏飛。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番之後,晁凱決定先去辦自己的事。

想釀酒也不是說釀就釀的,東溪村的院子雖大卻沒有適合做酒坊的房間,還需要再起一座廠房。有現代時空廉價的水泥磚石,晁凱自然不會用北宋昂貴的青磚,更何況那些磚窯產量太低,不是說買就買得到的。

來到建材市場,晁凱對這些鋼筋水泥熟的不能熟。普通的建築水泥價格300-400軟妹子一噸,紅多孔磚一塊4-6毛錢。以晁凱預計的酒坊規模最多也就用五萬塊磚兩噸水泥,是的他並沒有想一次性的把訂購的五套釀酒設備全部用上去。

先開一座酒坊試試水,如果可行再擴大規模。雖說釀酒、做肥皂是穿越者兩大斂財利器,可晁凱並沒有那麼樂觀。尤其是在大宋這個凡是賺錢的行業老趙家都要參和一手的時代,他既要快速發展又要低調前行。

看過價格之後,晁凱並沒有直接訂購這些商品。他忽然想到自己還沒有一個隱秘的地方來放置這些東西呢,總不能把磚頭水泥送到自己的家或者是天利貨棧去吧。更何況這些東西他是要帶去北宋的,被人發現那還了得。

沒有辦法,晁凱隻能先去找個庫房解決問題。出了建材市場,找到一家金拱門,點了一個冰淇淋一邊吃一邊打開手機登上同城網查找庫房尋租的信息。

晁凱隻瀏覽了一會,就不由得感慨到,要不就說這年頭生意不好做這他喵的也太貴了,這1000平米的庫房都快出了京州了居然也敢要價一個月五萬。

但誰讓這地方偏偏就適合晁凱做事呢,遠離市區中心卻又在出城公路的邊上,正是京州通往下麵鄉鎮的必經之路。哪怕是單純的給天利貨棧做庫房都比較適合,再加上這地方人流不多處於工業區的邊上,哪怕晁凱有點動作也不會輕易的被人發現。看介紹簡直就是為晁凱量身定做一般。

撥打同城網上的電話,晁凱本以為能聯係到庫房的業主,哪知道中介公司就連這種冷門的庫房出租生意都要插手。晁凱本來是不願意和中介打交道的,總覺得這幫貨兩邊通吃不是什麼好東西。可沒辦法,你要想辦事還真就是找這些人來得痛快。

從電話中得知晁凱想租那個偏僻的庫房,中介的小姐姐笑得都快合不攏腿了。那個破庫房是她剛入行的時候被坑到手裏的資源,坐了一年冷板凳都沒人去問一問,那地方偏僻不說價還不低業主還不肯降價,導致一直都沒有租出去,總是影響她的業績。這回有個大頭來租她能不高興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