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番茄 美國哈佛大學的動物實驗表明,番茄對前列腺、肺和胃有防癌、抗癌作用。其奧秘在於番茄裏有一種番茄紅素,它具有抗氧化作用。番茄還具有多方麵的保健功能。西瓜裏也含有這種物質。

9.柑橘 日本農科所與醫學機構通過實驗研究確診,柑橘具有抑製癌症的作用。科研人員對180名健康者血液裏的玉米黃質(CRP)含量進行測定、比較,結果發現食用柑橘越多的人,血液中玉米黃質的含量也越高。CRP對癌細胞有抑製作用。另外,柑橘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異黃酮、維生素C等抗癌物質。專家建議每日吃2隻柑橘就可獲得抑癌效果。

10.海帶 癌症患者的血液多呈酸性,而含鈣質極高的海帶不僅能調節和平衡血液酸堿度,而且能選擇性地濾除鍶、鎘等有害元素。此外,海帶所含豐富的纖維膠難被消化,食後增加腸胃蠕動,加速糞便排出,有利將有毒有害的致癌物排出,具有清體作用。另外,除海帶外還有海藻(紫菜等)含有褐藻膠,也是清體抑癌物質,可多吃。

11.生薑 生薑含有一種很重要的抗癌物質——多元酸人參萜三醇。可以降低細胞膜的滲透性,抑製癌細胞的增殖和擴張。

12.紅薯 對癌的抑製作用居黃綠色植物之冠。它含有一種名為去氫表雄酮的化學物質,可以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

13.香菇 香菇中含有一種“1.3-β-葡萄糖苷酶”的物質,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研究發現,香菇的浸出液中含有阻止細胞過度繁殖的抗體,因而對癌細胞有抑製作用。癌症患者手術後,每日服用香菇湯,可有效防止癌細胞複發和轉移。

14.花菜 花菜含有大量的抗癌酶,其含量遠遠超過其他含酶食酶。因此,花菜有延年益壽的作用。應經常吃。

15.香菜 香菜中富含鐵、鈣、鋅、鉀、維生素A和維生素C,可利尿,維持血糖含量,並有抗癌作用。

16.白菜 大白菜中含有一種叫做吲哚三甲醇的化合物,它能夠幫助分解與乳腺癌相關的致癌雌激素。所以,婦女每天吃0.5千克的白菜,就能吸收500毫克的吲哚三甲醇。

17.小麥 居於南方的中國人的主要糧食是米飯。但美國研究人員發現,西方人常吃的小麥,抗癌作用更佳。研究人員檢查了多種癌症,發現喜歡吃麵包和麥片等小麥成品的人,患癌機會是其他人的1/3。

18.玉米 在非洲、南歐、巴西等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癌症的發病率很低。研究發現,玉米中含有很重要的抗癌因子——穀胱甘肽。同時,玉米中大量纖維素能刺激腸胃蠕動,加速糞便排泄,可降低腸內致癌物的濃度。

19.醬油 科學家最近首次發現,傳統亞洲食物中常用的醬油、醬菜中,能產生一種抗氧化成分,專門消除致癌物質,效果比傳統的抗氧化藥維生素C和E要好上幾十倍。

20.草莓、葡萄(幹)、櫻桃 均含有豐富的排毒物質,利於抑製和消滅血液中加速癌變的物質。

21.麥胚芽、豆胚芽等 富含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及增強免疫功能。

22.魚 含優質脂肪酸,可對抗癌細胞生長。對乳腺癌有預防作用。

23.阿司匹林 除可保護心髒外,還可有效地減少肺癌發病。

24.水 日飲8杯,能有效抑製和預防膀胱癌。

三、蔬菜抗癌排行榜

日本國立癌症預防研究所,按抑癌有效率(%)從高到低排出20種對腫瘤有顯著抑製效應的蔬菜(表10-1)。

表10-1 20種蔬菜抑癌有效率(%)蔬菜品種 抑癌有效率% 蔬菜品種 抑癌有效率%熟紅薯 98.7 黃花菜 37.6生紅薯 94.4 薺菜 35.4蘆筍 93.7 苤藍 34.7花椰菜 92.8 芥菜 32.9卷心菜 91.45 雪裏蕻 29.8菜花 90.8 番茄 23.8西芹 83.7 大蔥 16.3茄子皮 74 大蒜 15.9甜椒 55.5 黃瓜 14.3胡蘿卜 46.5 大白菜 7.4

蔬菜中所含的有效抗癌成分都不耐高溫,經過炒、燒、溜、燉等高溫處理,或損失過半、或蕩然無存,故學者們強調,隻要條件允許、能生食時盡可能生食。“生食蔬菜利抗癌”成了癌症食療的“原則”。

我國科學家從蘿卜、絲瓜、葫蘆等多種普通蔬菜中提取一種能抗細胞癌變和抗病毒感染的幹擾素誘生藥,它作用於正常細胞的幹擾素基因,能使之產生幹擾素,對人的食管癌、胃癌、宮頸癌細胞的增殖均有抑製作用。但它十分嬌嫩,尤其不耐熱,在100℃以上時便呈不穩定狀態,隻有在生吃時才能接觸人體黏膜細胞,進而有效地發揮作用。經常生食大蔥、大蒜、洋蔥、青蔥的人,癌症發病率之所以明顯低,是因為這些蔬菜中含有櫟皮黃酮。日常生活中可以生食的蔬菜有:胡蘿卜、白蘿卜、番茄、黃瓜、白菜心、生薑、生菜等,吃時可適量加入鹽、味精、糖、醋、醬油、香油等調一下,要注意衛生,把菜清洗幹淨,菜上殘留的農藥、蟲卵及一切對人體有害物質應全部清洗掉,謹防農藥中毒和腸道傳染病的發生。

四、三類九種防癌食品

日本癌症學會總會列出防癌食品,共分三類九種:

1. 穀物類食品

(1)烤麵包片。所含麵包酵母可增加免疫力。

(2)大豆。可防乳腺癌與前列腺癌,大豆配合大蒜效果更好。

(3)芝麻。是有名的抗酸化食品,可預防肝癌。每天攝少許即可,無需大量食用。

2. 蔬菜水果類

(1)高麗菜:可預防大腸癌。

(2)紫菜:可增強免疫力,抑製癌症。

(3)蘋果與柑橘:可預防大腸癌。

3. 香菇、海藻類

(1)鬆茸等香菇類。可抑製癌細胞轉移。

(2)韓國人參。可預防糖尿病及癌症。

(3)海帶或海藻。有活化免疫功能的功效。

另外,每天喝10杯綠茶有助於防癌。

五、抗癌佳品——圓白菜

圓白菜又叫包菜,看似普普通通,價格也不貴,卻是治療多種疾病的“良藥”。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圓白菜對癌症、心腦血管病等很多現代生活疾病,有預防及輔助治療的功能,並且具有抗衰老作用。具體地說圓白菜有以下幾種主要食療作用。

(1)圓白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等。總的維生素含量比番茄多出3倍,因此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

(2)圓白菜富含葉酸,懷孕婦女,貧血者可多吃。

(3)新鮮的圓白菜具有殺菌、消炎作用。尤其是生吃圓白菜可消除咽喉疼痛,對外傷紅腫、蚊叮蟲咬、胃痛、牙痛等症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4)圓白菜含有豐富的異硫氰酸丙酯衍生物,此物能殺死人體內導致白血病的異常細胞。

(5)圓白菜富含維生素U,對潰瘍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能加速潰瘍的愈合和預防胃潰瘍惡變而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6)圓白菜中含有豐富的吲哚類化合物。實驗證明吲哚具有抗癌作用,能保護人類免患腸癌。

(7)圓白菜中含有“蘿卜硫素”,這種物質能刺激機體細胞產生有益的酶,進而形成一層對抗外來致癌物侵蝕的保護膜。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蔬菜中抗癌最強的物質。

食用時一是要選擇新鮮的圓白菜,二是最好能涼拌(生食)這樣菜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就高,治病療疾效果愈發明顯。

它的另一個優點是價廉物美,分布廣泛,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身影”,更適宜患者常年食用。

六、致 癌 食 品

1.兒茶酸雖好也要防“過猶不及” 喝綠茶能防癌是因為它富含一種名叫兒茶酸的多酚物質,但是好東西也不能多吃。日本研究人員發現,過量攝入兒茶酸會對人體的DNA造成傷害,進而誘發癌症,正應了“過猶不及”的說法。

日常生活中,喜歡喝茶的人可以通過良好習慣和生活方式,適量攝入對人體有益的兒茶酸。可是,有些人隻服用單純的兒茶酸,想預防癌症。但實驗證明,如果人們攝取兒茶酸的濃度是綠茶所含兒茶酸的40倍時,就會對DNA造成傷害,DNA傷害與細胞癌變密切相關。所以,好東西也不是“多多益善”。

2.過量食用紅辣椒易致膽囊癌 智利科學家研究發現,貧窮和大量食用紅辣椒會增加患膽囊癌的危險。20世紀70年代以來,腫瘤專家通過跟蹤觀察發現,智利人膽囊癌的發病率呈穩定上升的趨勢,病死率居世界第一。

智利膽囊癌的發病率從30年前的3/10萬,增加到12/10萬。為此,智利大學的研究人員對114名膽囊癌患者的各種習慣進行了調查,並與一組患有膽結石,但並不患膽囊癌的患者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膽囊癌患者社會經濟地位較低,膽結石病史較長,飲食中紅辣椒的消耗量較高,新鮮水果攝入較少。貧窮和紅辣椒食用過多會使患膽囊癌的概率分別增加6倍和3倍。

3.養殖的鮭魚含有致癌物 最近有人指出,人工養殖的鮭魚含有致癌化學物質——多氯聯二苯。

多氯聯二苯廣泛用做電容器、變壓器的絕緣液體。這種化學物質被稱作“環境激素”,會像激素一樣擾亂內分泌,能導致癌症,不孕症或變性(主要是男性)。美國從1979年開始,禁止使用多氯聯二苯(除了完全封閉的區域)。但是,在自然環境中以及動物脂肪中,依然有這種物質存在。鮭魚是一種肉食性魚類,它們捕食到含有多氯聯二苯的其他魚類後,多氯聯二苯就在它們體內積累起來。因為它處於食物鏈的頂端位置(肉食類動物)。

研究人員發現,人工養殖的鮭魚體內多氯聯二苯的含量是野生鮭的16倍,是牛肉的4倍,是其他海產品的3.4倍。加拿大、愛爾蘭、英國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發現。據推測,多氯聯二苯也來源於受到了嚴重汙染的飼料魚粉。

4.食品加工不當產生多環芳烴類致癌物 不少魚、肉食物經過烘、烤、或煎或炸或熏等方法加工後,可使食物中3.4-苯並芘的含量增加。3.4-苯並芘是多環芳烴類化合物中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質。如紅燒豬肉中3.4-苯並芘含量僅為0~0.04微克/千克,而熏肉中的含量可達1~10微克/千克,燒焦的豬肉可高達35~99微克/千克。用熏羊肉及熏鱒魚飼養大白鼠,可誘發大白鼠患肺癌、肝癌、前胃癌(大白鼠有前後兩個胃)。

據流行病學的報道,拉脫維亞沿海漁民有食用熏魚的習慣,5年內消化道癌的發病率為120/10萬,其中婦女為97/10萬,而鄰近的居民,不食熏魚,同期內消化道癌發病率為36/10萬。兩組資料的比較表明,食熏魚者癌發生率明顯高於不食用者。另一個例子,冰島胃癌病死率高,與當地居民喜食熏魚、熏肉有關。胃癌高發區居民所食的熏魚中3.4-苯並芘的含量達60微克/千克,明顯高於低發區,居民從熏製品中攝入的3.4-苯並芘總量為156微克/(人·年),明顯高於低發區的60微克/(人·年)。

5. N-亞硝基化合物及其食物中的前體物質 N-亞硝基化合物是一類強致癌物,可引發多種癌症,動物實驗證明可誘發大白鼠食管癌、前胃癌、腺胃癌、腸癌、肺癌、腦癌、皮膚癌和白血病等。N-亞硝基化合物的前體物為仲胺與亞硝酸鹽,二者可在體外合成亞硝胺,但易被陽光分解。亞硝胺中的亞硝酰胺為直接致癌物,無須經過體內活化,所以致癌性較強。

亞硝胺也可以在胃內合成。由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成仲胺,與食物中的亞硝酸鹽在胃內酸度pH=3時,可合成亞硝胺。因此,我們要控製含有仲胺和亞硝酸鹽食物的攝入。如不新鮮的魚和肉或醃製的魚和肉中含仲胺就高;在醃製的魚或肉中,常常加入亞硝酸鹽作為保色劑。另外,亞硝酸鹽可由蔬菜中的硝酸鹽經細菌或真菌作用還原成亞硝酸鹽,以及放置過夜的熟菜中也含有較高的亞硝酸鹽。廣東人習慣不吃隔夜菜,所以廣東省胃癌病死率是全國最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