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張谘屯駐魯陽,不肯去洛陽述職以來,日子並不好過。
袁術在南陽名望越來越高,民意越來越旺,基本上徹底的掌控了南陽。張谘不過是在魯陽苟延殘喘。
南陽大族張、王二氏的鼎力相助,再加上之前的郡兵,現在的張谘手下亦有兩萬兵馬。宛城府庫的糧草,兵器鎧甲,銀錢等都搬到了魯陽,養活著兩萬大軍不在話下。
但是南有袁術,北有董卓,現在潁川也有豫州刺史孔伷的大軍盤住,魯陽四縣不過彈丸之地,被各方勢力壓在當中,毫無前景可言。
張谘敢抗命,在魯陽屯兵也是有自己的野心的。看到天下諸侯紛紛做大,皇權沒落,他也想建功立業,光耀門楣。
但是袁術越來越強大,一直在南陽虎視眈眈,自己早晚是他嘴邊的一塊肉。張谘因此天天睡不著覺,生怕一覺醒來,自己成了袁術的階下之囚。
張、王二氏現在已經徹底的綁在張谘的戰車之上,他們再沒有回頭的可能。不過兩家倒也光棍,傾全力支持張谘,不過在暗中還是偷偷的把家族的可造之才送了出去,留下家族的種子。
這段時間,張谘天天跟兩家的族長商議對策。要不要起兵響應眾諸侯討伐董卓,以收名望。
但是魯陽離河南郡的廣成關隻三十裏,西涼多騎兵,半日即到,憑自己的兩萬雜兵怎麼可能擋住董卓的虎狼之師。
見這條路走不通,又商議要不徹底倒向董卓算了。但是一想到自己三番五次的拒絕董卓的命令,就算真投效過去,也沒有自己的好過。聽說董卓在洛陽天天吃人,自己不會被他吃了吧?想想就不寒而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愁的張谘茶不思飯不想,白發叢生,本來四十多歲但是看起來得有知天命之年了。
今日,張谘邀請兩族族長來魯陽府內商議事情,其實也沒有個所以然,不過是三人在一起唉聲歎氣。
忽然門下傳報——紅陽急報!
“嗯?莫非袁術那廝打過來了?”張谘心裏想著,招手讓紅陽的傳令軍士進來。
張谘封鎖了葉縣、紅陽,袁術北上過不去,同樣的張谘也南下不了。袁術頒布禁令,禁止商隊進入葉縣、魯陽等四縣,徹底斷絕了張谘南麵的所有消息。
傳令的軍士走進議事廳,單膝跪倒,從懷裏掏出,紅陽守將的告急手書,道“將軍,紅陽外來了幾萬大軍,為長沙太守孫堅的部曲,聲稱是借道北上進討董卓的。王都尉(紅陽守將)不敢答複,特來讓某傳書請命。”
“哦,孫堅到了南陽?”張谘展開紅陽守將寫的告急文書,確實跟傳令兵說的一般無二。
張谘把手書遞給張王二氏族長傳閱,開口詢問道“此道可借否?”
張氏族長張恙道“吾聽聞長沙太守孫文台,雄姿偉岸,武勇非常,先帝在時(漢靈帝劉宏),征討黃巾叛逆,又討羌族反叛,再平區星賊寇,以戰功壘升為長沙太守。以吾觀之,孫文台可為英雄,此次討伐董卓,必再立新功。魯陽四縣,四鄰皆是強敵,處於夾縫之中,無能為也。時刻皆有覆滅之險,吾等何不投孫堅,共討董卓,若立新功,你我皆有涉及,或可得休憩之地得以生養。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將軍應早做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