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辟雖出身黃巾卻也是忠義之士,真英雄也。後世有詩讚其曰:
亂世序曲起崢嶸,黃巾遍地烈轟轟。
天下豪傑皆並起,九州諸侯遍地生。
舍生忘死不為意,一心要把忠義立。
黃巾亦有真豪傑,忠肝義膽譜新篇。
劉辟的身體被長矛支撐著死在當場,雖是身死,卻也含笑而去。
叛軍全都駭然而立,不敢靠近,似乎怕劉辟的魂魄化為厲鬼找他們索命。
良久之後,看到劉辟確實死透了,才有軍士小心翼翼的靠近劉辟。伸手試了試劉辟的鼻息,見到確實死了多時,這才歡天喜地的對三氏族長說,劉辟已死!
三族長也都被劉辟的豪情所折服,隻是孫氏族長孫珪有點氣悶,劉辟這可是踩著他,成就的英雄。
自己一千多人拿不下劉辟區區十幾人,還被殺退了百步之遙,簡直是他的奇恥大辱!
本來吳氏跟唐氏是想按照武將的禮節安葬劉辟的,劉辟雖然身死但是也獲得了他們的尊重。不想再踐踏他的屍首,畢竟入土還是講究個全屍的!
但是還沒待吳氏族長多說什麼,孫珪就欺身向前,一劍把劉辟的腦袋砍了下來。又吩咐手下軍士取來石灰木盒,這是要把劉辟的頭顱懸掛在育陽城上的意思!
吳氏唐氏再想阻攔已然是來不及了,沒辦法隻得捏著鼻子認了這個事實。
他們轉念一想,這樣也好,起碼可以震懾育陽城內的袁術餘黨,接收起來更加順利。
待天光大亮之時,一切事了,不過滿地的鮮血還是敘說著昨晚的凶險。
百姓看到這種情況紛紛留在家中不敢出來,吳氏又差人張貼布告,差人敲鑼沿街叫喊,總算是把育陽易主的消息傳遞了出去。
聽到育陽易主的消息,不滿韓書的人皆是歡天喜地,擊節讚歎。不過底層的百姓卻沒有什麼喜悅之情。
袁術上任南陽以來施展的一切政令都對他們有利,而且這次育陽水患,又是掘開的官家這邊,保護了平民百姓,更加讓袁術受到他們愛戴,現在有人推翻了袁術,他們怎麼可能高興的起來。
他們怕又回到從前那種狀態。雖然其盡皆哀歎不止,但是他們也沒什麼辦法。他們隻是最底層的百姓,又能有什麼作為?
這一天三族忙的不可開交,偌大個育陽易主,需要安撫、把守、照顧的地方太多太多了。
不過快到傍晚的時候三族又不得不放下手上政務,從新聚集在一起商議,因為袁術帶領幾萬大軍到了育陽!
袁術大軍浩浩蕩蕩一路南下,隻用了半日便到了育陽城北。先鋒文聘更是早早的收攏劉辟麾下被打亂的部曲,又把叛軍趕出北營,重新紮住陣腳,等待袁術主力的到來。
叛亂已經過一整天了,消息早就傳到了袁術處。皆言劉辟已經戰死,不過他們死的很英勇,十幾人殺退千人,更是不斷衝鋒,直至身死。
劉辟再怎麼說也是個將才,怎麼可能死在這裏?袁術一點都不相信,還說這是育陽叛軍擾亂軍心的計謀。
不過袁術也有些擔心劉辟,畢竟眾口鑠金。大家都在這麼說,即使他心裏不願意相信,但是也暗暗著急起來。
一路上袁術不斷的催促大進趕路,這才經過半天時間就到了育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