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看著舒心掐指一算,信使把書信送到這裏已經十幾天了,想來現在袁紹應該已經離開渤海郡。現在正是渤海無主的時候,此時不出兵更待何時?
公孫瓚似乎看到了爭霸天下,入主中原的景象,笑嗬嗬的連說三聲袁紹仁義,又厚賞了信使之後,便集合部曲,準備南下入主渤海郡。
剛剛占領漁陽郡,四處還需要防守,再加上此次南下是接收無主之地,基本不用攻城,所以公孫瓚就帶了三萬人馬。一萬步兵,兩萬騎兵。
渤海郡地處平原,正好適合他的騎軍衝鋒,有這兩萬騎兵,他有信心殺退黃巾賊。黃巾賊眾不過是一群沒有訓練的農民,基本上就是烏合之眾,即便人數再多,又怎麼是他訓練有素的兩萬騎兵的對手?
整理好之後,公孫瓚就先帶騎兵南下了,讓那一萬步兵在後麵押著輜重糧草跟在後麵。
騎兵馬快,出漁陽縣,五日便進入了渤海郡,又五日便穿過渤海北部來到坐落在中部的治所南皮。進入南皮之後,公孫範把渤海太守的印綬交給公孫瓚,又拜公孫瓚為主公,交付兵權。由此公孫瓚便占領了渤海郡。
意氣風發的公孫瓚在南皮大排筵宴,整整玩樂了三天才停止。公孫瓚本來就好奢華,這次隨了心願,進入到冀州,又白得一郡之地,怎能不興奮?
興奮過後,公孫瓚就開始冷靜下來,雖然接收了渤海郡,但是南部的青州黃巾還是要盡快驅逐出境才好,不然讓他們肆意禍害,那就不好了。
跟公孫範還有手下重要將領商議之後,又在手下謀士的預估之下,確定了黃巾的行動路線。
現在他們已經到了重合縣,下一步肯定是走東光城。於是公孫瓚讓嚴綱帶領部曲把守南皮,自己則帶著大軍還有公孫範南下東光,準備再東光消滅黃巾賊。
一路急行軍,先頭騎軍第二天就到了東光城下,後續的步軍在第五日便入駐了東光城。
公孫瓚把騎軍屯在城外,畢竟騎兵還是衝鋒起來才能體現他的價值,如果下了坐騎,還不如步卒。
公孫瓚又在東光城準備守成的器械,收集滾木、雷石,火油、箭矢,等守城之物。
就這樣忙忙碌碌半個月之後,才看到黃巾的先頭來到城下。
看著城下宛如難民的黃巾賊,公孫瓚就抿嘴偷笑,就他們這群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人,又缺少兵器鎧甲,還妄想攻占自己把守的東光城,真是讓人笑掉大牙!
本來想趁夜偷營的,但是看到黃巾如此不堪,公孫瓚又不屑起來。即便不用偷營,就是當當正正的衝殺,這夥烏合之眾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一夜無話,第二天,公孫瓚安排好騎軍在黃巾攻城的時候,聽響箭號令,側擊黃巾之後,又等了半晌,直到天光大亮之時,黃巾賊才來到城下。
公孫瓚看著城下散亂無章的黃巾眾,哼哼冷笑,心道:就你們這樣的軍伍,還想攻破東光城?真是癡人說夢。真不知道袁紹的手下是什麼做的,居然讓這群烏合之眾嚇的逃離渤海郡,難道都是泥捏的不成?